
蒲公英的秘密教案.docx
19页蒲公英的秘密教案【篇一:三语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 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四)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课题名称:专题研读 (一)课题研究目标: 分层次指导学生朗读学习课文和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朗读感悟能力积累好词佳句、精彩段落与课外知识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措施: 1、确定好三年级上册重点研读的课文、三年级上册一般阅读的课文和三年级上册学生自读的课文 三年级上册重点研读的课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
三年级上册一般阅读的课文: 槐乡的孩子、我不能失信、听听,秋天的雨、找骆驼、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东方之珠”、狮子和鹿、好汉查理 三年级上册学生自读的课文: 不懂就要问、做风车的故事、五花山、六个矮儿子、神笔马良、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喜爱音乐的白鲸、信箱 2、重点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有: 《落满霞光的竹林》、《红蕾》、《中国少年儿童》、《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三)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1、建立“专题研读”课题研究学生资料记录册《足迹》 2、在《足迹》上记录课文和课外书的阅读情况 3、在《足迹》上摘抄重点研读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 4、练习续写重点研读的课文 5、定期写读书笔记,写清书名、作者、页数、大体内容、好词、佳句、精彩段落、收获与感受6、阅读了好文章,仿照练习写习作 7、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8、开展“综合性学习”,围绕与课文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增长课外知识,并将小组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用填表格、绘画、办手抄报等方式记录下来 第一单元要点分析 本组一共有四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 《我们的民族小学》描述了学生的民族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
文章语言优美,教学中要在自由朗读中了解学生的民族,了解学生上课与下课的情况;要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学校的美丽,学生的幸福与快乐;要在学习中积累优美的句子 《金色的草地》描绘了草地的美丽、可爱,揭示了蒲公英开合的秘密教学中要在自由朗读中发现草地的美好,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蒲公英的可爱、有趣,注意积累文中的优美句子 《爬天都峰》描述了天都峰的高、险,讲述了“我”和老爷爷登天都峰的经过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读出山的高、险,读出“我”与老爷爷的勇气,读出成功的快乐,从中认识战胜困难的重要 《槐乡的孩子》描绘了槐乡的槐树,讲述了孩子们的勤劳、快乐教学中宜放手学生自读自悟,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在走进课文的同时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4*、槐乡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在自由阅读中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与勤劳 二、教学重点:【篇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2、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⑴ 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⑵ 小组开火车比赛 ⑶ “顺风耳”比赛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三、再读课文,感悟 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 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⑴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⑵ 草地会变颜色: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 傍晚,花朵又(),是()色的,草地就变成()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