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doc.docx
3页"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41一142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已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各是什么形状? 2.教师出示:常见立体实物图,分别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与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3.生:指出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师:隐化抽象出长方体立体图形教师就此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评析:由复习平面图形入手,到认识常见立体实物图,最后定格抽象出长方体立体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进一步建立长方体的表象,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操作实验、感受新知 分组实验,由小组长主持操作,组员参与活动 1.用刀垂直切土豆,摸一摸切出的平面 2.将切出的平面朝下,再垂直地切一刀,拿出其中的一块,看一看有几个面?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部位,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教师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3.将某一平面朝下,垂直两平面再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看一看有几个面?几条棱?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部位,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教师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评析:通过以上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切一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使学生真正感知面、棱和顶点,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观察发现,探究规律 1.自主学习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遵照下列学习提纲,认真地看看、摸摸、数数、想想,相信你能完成学习任务! (1)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你是怎样数出来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2)长方体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3)相交于一个顶点有几条棱?有什么不同?分别叫做什么? [评析:设计学习提纲,借助学具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 2.小组探究 四人一组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然后大家一起议论、补充、形成共识填充下列报告单概念特 点面长方体共有( ),都是( )形 ,特殊情况有( )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的面分成( )组,相对的面( )棱长方体共有( )条棱,分成( )组,每组( )条,相对的棱的长度(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长方体共有( )个顶点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