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填空题3.doc
12页LOGO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填空题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填空题3 201.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限制器应分别由(起重量和幅度)进行掌握 202.对动臂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当吊钩装置顶部升至起重臂下端的最小距离为800mm处时,(起升高度限位器)应动作,使起升运动马上停止 203.塔式起重机的拆装作业必需在(白天)进行 204.当起重量大于相应挡位的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起重量限制器)应当动作,使塔机停止提升方向的运行 205.当起重量大于相应挡位的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起重量限制器应当动作,使塔机停止向(上升)方向的运行 206.(力距限制器)能够防止塔机超载,避免由于严重超载而引起塔机的倾覆或折臂等恶性事故 207.塔式起重机工作时,风速应低于(6)级 208.下列哪个安全装置是用来防止运行小车超过最大或最小幅度的两个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幅度限制器) 209.(小车行程限位器)设于小车变幅式起重臂的头部和根部,用来切断小车牵引机构的电路,防止小车越位 210.臂架根部铰点高度大于(50mm)的起重机,应安装风速仪 211.风速仪应安装在起重机顶部至吊具的(最高的位置间的不挡风处)。
212.(钢丝绳防脱槽装置)能够防止钢丝绳在传动过程中脱离滑轮槽而造成钢丝绳卡死和损伤 213.(吊钩保险)是防止起吊钢丝绳由于角度过大或挂钩不妥时,造成起吊钢丝绳脱钩的安全装置 214.塔式起重机拆装工艺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 215.风力在(4)级以上时,不得进行塔机顶升作业 216.塔机顶升作业,必需使用(起重臂)和平衡处于平衡状态 217.在装设附着框架和附着杆时,要通过调整附着杆的距离,保证(塔身的垂直度) 218.附着框架应尺尽可能设置在(塔身2个标准节之间) 219.塔机附着装置以上的塔身自由高度一般不得超过(40mm) 220.内爬升降机的固定间隔不得小于(4)个楼层 221.施工升降机是一种使用工作笼/吊笼沿(导轨架)作垂直或分倾斜运动来运送人员和物料的机械 222.施工升降机吊笼内空净高度不得小于(2m) 223.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提升吊笼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 224.施工升降机操作按钮中,(急停按钮)必需采用非自动复位型 225.施工升降机的(底架)与基础进行连接 226.“用来传递和承受荷载,是吊笼上下运动的导轨”表述的是施工升降机的(导轨架)。
227.物料提升机附墙架可采用(钢管)与架体及建筑连接 228.物料提升机吊笼/吊篮的两侧应设置(100cm)高的安全挡板或挡网 229.物料提升机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应大于(60度) 230.塔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路的距离不得小于(1)m 231.下列对物料提升机使用的传述中,(只准运送物料,严禁载人上下)是正确的 232.《井架及龙门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物料提升机的额定载重量为(2000kg)以下 233.物料提升机按结构形式分类,分为(龙门架式和井架式) 234.物料提升机的天梁应使用型钢,其截面高度应经过计算确定,但不得少于2根([14)的槽钢 235.下列哪个是安装在物料提升机吊笼上沿着导轨运行,可防止吊笼运行中偏移或摇摆,保证吊笼垂直上下运行的装置?(导靴) 236.超过(30m)高的塔机,必需在起重机的最高部位/臂架、塔帽或人字架顶端安装红色障碍指示灯,并保证供电不受停机影响 237.物料提升机的基础浇筑C20混凝土,百厚度不得小于(300mm) 238.起升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卷筒上的钢丝绳至少保留(300mm) 239.多塔作业时,处于高位的塔机/吊钩升至最高点与低位塔机的垂直距离在任何状况下不得小于(1.5)m。
240.物料提升机基础周边(5)m范围内不得挖排水沟 241.出现下列哪种状况,吊钩报废?(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原高10%) 24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所用的钢管规格尺寸(∮48X3.5或∮51X3) 243.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最大长度应为(2200)mm 24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最大长度应为(6500mm) 24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所用的扣件应采用(材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的可锻铸制作的扣件) 246.在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需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且严禁拆除,这是因为(横向水平杆是承受竖向荷载的重要受力构件,又是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的不可缺少的杆件) 247.为计算简便,并确保安全,对脚手架立杆要求(既按轴心压杆又按压弯杆计算) 248.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时,应采用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值,其值为(8kN) 249.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内力和挠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250.已知双排架连墙件间距竖向为L1,风荷载标准值WK,则此脚手架连墙件所受水平力设计值为(1.4H1xL1xWK+5kN) 251.当脚手板采用竹笆板时,纵向水平杆应满意以下要求。
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400mm) 252.脚手架作业层上为支承脚手板在非主节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的要求是(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 25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设置应满意要求(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180mm) 254.脚手架作业层的脚手板铺设规定为(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不超过120~150mm) 255.冲压钢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构造应满意的要求是(接头处必需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且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 256.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需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和伸出横向水平杆长度应分别为(大于200mm和不小于100mm) 257.脚手架底层肯距不应(大于2m) 258.有一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8m,h=1.5m,跨距La-=1.8m,此脚手架连墙件布置除应满意计算要求外,其最大竖向间距和最大水平间距还应不大于(竖向4.5m,水平向5.4m) 259.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这是为了(保证连墙件对脚手架起到约束作用) 260.连墙件的要求是(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61.对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定(更为严格,有特地规定) 262.高度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必需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牢靠连接) 263.连墙件必需(采用可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构造) 264.剪刀撑的设置宽度(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4.5m) 265.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和60度之间) 266.剪刀撑斜杆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67.运料斜道的宽度和坡度的规定是(不宜小于1.5m和宜采用1:6) 268.人行斜道的宽度的坡度的规定是(不宜小于1m和宜采用1:3) 269.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270.脚手架立杆底座底面标高宜至少应高于自然地坪(50mm) 271.立杆底座下的垫板长度和厚度尺寸是(不宜小于3跨和小于30mm) 272.脚手架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可分为(承重架/结构施工用3kN/m2,装修架2kN/m2) 273.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假如不采取加固措施,不应开挖)。
274.脚手架搭设时,应遵守(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275.开头搭设立杆时,应遵守下列规定:(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 276.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交叉布置,两根相邻的接头,在不同步或不同跨的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的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277.各类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应为(100mm) 278.脚手架拆除时必需是(必需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79.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应在两端按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280.扣件拧紧抽样检查的数目及质量制定标准为(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每51~90个应抽查5个,不允许存在不合格) 281.脚手架上各构配件拆除时(严禁抛掷至地面) 282.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283.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284.脚手架上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应高出于门洞口的1~2步) 285.高度在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需在外侧立面设剪刀撑,其规定为(两端各设一道,并从底到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净距不应大于15米) 286.脚手架的人行斜道和运料道应设防滑条,其距离为(250~300mm) 287.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288.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需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89.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平方米) 290.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灶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3)个 291.建筑工程外脚手架外侧采用的全封新立网,其网目密度不应低于(2000目/100cm2) 292.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与楼层边沿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 293.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次染,间距不应大于(40cm) 294.高度超过(24米)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设双层安全防护网 295.建筑施工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 296.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需位于(建筑物上) 297.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具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验算数据、安全防护设施及、验收记录、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及签证) 298.悬挑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需装置(固定)的防护栏杆 299.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进行操作 300.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需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