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法国主要文学流派.docx
11页浅析法国主要文学流派 李 宁(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Summary:法国文学是丰富而多样的,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从中世纪至现代,每个世纪的法国文坛都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流传下来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各种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代表作家及作品这些文学流派,不仅引领了法国的文学创作动向,更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发展方向Keys:法国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I565.09 :A :1673-2596(2011)07-0140-03法国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不仅具有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斯特拉斯堡宣言》是第一份用罗曼语写就的文献,它标志着法兰西王国的建立,同时,它也是法国文学起源的标志法国文学是丰富而多样的,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法国是每年都能出版大量新作品的国家之一这些作品不只数量多,而且具有极高的质量时间沉淀出了许多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都首屈一指的伟大的法国作家即使对于不是研究法国文学的人来说,拉伯雷的《巨人传》、蒙田的《随笔》、莫里哀的《悭吝人》、莫泊桑的《羊脂球》、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普鲁斯特的《追忆似灰年华》、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等等也都是耳熟能详的。
伴随着大量作家及作品的涌现,每个世纪的法国文坛都涌动着不同的文学潮流及运动一、中世纪的法国文学形式中世纪法国的主要文学形式有武功歌、骑士文学、圣战文学、资产阶级文学、言情文学等这些文学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中世纪这个词浓缩了五个世纪,即11至15世纪在这个时期,僧侣、哲学家、学者都使用拉丁文写作武功歌歌颂勇敢无畏、荣誉至上和光明磊落的骑士阶层的基本品质武功歌起初口头传唱,随后向早期的法语文学作品提供了素材武功歌将故事、传说与神话相融合,讲述历史人物的辉煌功绩,如查尔曼大帝其中,以《罗兰之歌》最为著名骑士文学主要描写在封建制时期英勇无畏的封臣骑马打仗,效忠于赐给自己姓氏的领主大人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新题材的骑士文学,讲述谦恭的骑士效力于上流社会的夫人骑士出身入死,屡建奇功,以求博得高不可攀的贵妇人的爱情圣战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圣战的文学创作1095年到1270年期间,为了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和基督之墓,天主教会组织了针对穆斯林的八次军事远征,又称为十字军东征关于这段历史的文学创作称为圣战文学资产阶级文学是指从13世纪起,伴随着城镇和资产阶级的出现发展起来的一种更受大众喜欢的文学,其文风滑稽、讽刺。
言情文学是指作家专为宫廷人士创作的作品,讲述一些爱情奇遇、英雄战功这些作品文风华丽,着重对情感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中世纪时期,宗教盛行,文学作品大都带有宗教色彩此外,中世纪时期还有一群特殊的文学从业人员——行吟诗人他们手执乐器,在城堡和集市吟唱一些自己或他人创作的诗歌或其文学作品二、16世纪——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舞台文艺复兴是指15至17世纪之间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在法国,这场运动从弗朗索瓦一世登基一直延续到亨利四世统治期间受到印刷术问世及意大利文化的影响,这场运动彻底切断了与中世纪各种观念、习俗及文学形式的联系,复兴了古希腊罗马审美及精神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转向对古代文学的研究,这股潮流被称为人文主义最早的人文学家都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学者,如研究古希腊文化的学者纪尧姆·布贷、哲学家埃拉斯姆等但很快,人文主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强调从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之下解脱出来的人类的伟大文艺复兴回归古文化,把人作为关注的中心学者和文人回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源头,重新考虑人的处境因而,强烈的求知欲、批评精神及对人的关注构成了人文主义的基本轮廓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弗朗索瓦·拉伯雷及其作品《巨人传》,若阿香·杜贝莱及其作品《罗马怀古集》,皮埃尔·德·沙龙及其诗歌,米歇尔·德·蒙田及其作品《随笔集》等。
三、17世纪的法国文坛17世纪的法国文坛是古典主义、理性的胜利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样板,推崇平衡、秩序与规范古典主义遵守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严格的规则,控制想象力或情感的过度洋溢古典主义作家必须保证真实性,保持客观作者隐藏在作品之后,只关注对人类的研究古典主义相信在一切变幻无常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原则、一种美的概念,作家应通过一种纯净的、优雅的、审慎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概念此外,古典主义作家们认为人类的命运是注定的,是任何主观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含有宿命论的观点古典主义是一种以美感为永恒原则的艺术1795年10月25日,法兰西学院成立,之后,语法、辞典纷纷问世文坛出现了对文学和语言的理性要求,对精神作品的创作也订立了严格规定,这是理性和古典主义的胜利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在法国,从17世纪初到1660年,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作家、语法家马里沃在这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古典主义的文学语言要求使用正规法语,而非平民的语言。
古典主义悲剧作家基本上都遵照“三一律”进行写作,即要求剧情限制在同一件事,发生在同一天和同一地点古典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有:高乃依及其作品《熙德》,拉辛及其作品《安德罗马克》,莫里哀及其作品《伪君子》、《悭吝人》,拉封丹及其所著寓言等四、18世纪的法国——理性与情感并存的启蒙时代启蒙运动是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活动这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哲学家致力于开导那些长久以来被偏见及错误的信仰所蒙蔽的思想观念,认为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驱逐黑暗,将人类引向光明启蒙运动哲理要求以理性评判所有事物,强调经验,蔑视传统,并宣扬对人类本身的尊重高于一切,提倡自由、平等,批判宗教愚昧、政治专制18世纪是启蒙思想家的时代,咖啡馆、沙龙的讨论巍然成风,促进了批评精神的发展哲学和社会的思考围绕宽容这个概念展开:思想宽容、宗教宽容、生活风尚的宽容这个思想最终导致了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的产生,并引发了后来陆续的女权运动这一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思想家孟德斯鸠及其作品《论法的精神》,伏尔泰及其作品《老实人》,卢梭及其作品《社会契约论》,狄德罗及由其主编的《百科全书》,作家肖德罗·德·拉克洛及其作品《危险关系》等。
五、19世纪的法国文学流派19世纪法国的主要文学潮流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19世纪末20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的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倾向自然主义将自然科学引入文学领域中自然主义小说家认为人类的行动、性格、感情都是由遗传、社会坏境、身体的精神状态所决定的自然主义文学首先是作为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抗而出现的自然主义排斥浪漫主义的过分想象、夸张、抒情等表达方式,追求绝对的客观性,推崇单纯的对自然的描写,并经常试图用自然规律尤其是生物学规律、遗传学规律解释人类及人类社会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开创者、领袖,其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是法国自然主义流派的开山之作其他代表人物还有龚古尔兄弟等二)现实主义法国现实主义开始于第二帝国初期,以福楼拜和莫泊桑为代表人物他们反对自然主义,提倡对现实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刻画现实主义重视对故事真实性的研究,接近真实人物及社会环境,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相较而言,自然主义重视从生物学规律、尤其是遗传学规律解释人类行为,但现实主义注重反应现实,冷静地观察事件,再客观地将它描绘出来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再者,自然主义的作品多描写社会中下层人士,而现实主义作品则较偏重于描写资产阶级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人间喜剧》;福楼拜及其作品《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泊桑及其作品《漂亮朋友》、《羊脂球》;司汤达及其作品《红与黑》等三)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从18世纪末开始蔓延至整个欧洲的文学艺术思潮浪漫主义的兴起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反映了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对于个性解放的要求浪漫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着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形式不受拘束,常运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及夸张的手法1810年到1835年期间,浪漫主义在法国的发展达到顶峰然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却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流派: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虽然当时的作家都不满意社会现实,都在尝试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但由于各个作家所持的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等有所不同,因而出现了以上两种方向不同的潮流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社会现实,批评社会黑暗,揭露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充满反抗与战斗的激情,寄希望于未来,期盼未来的美好世界。
代表作家与作品有: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及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及其作品《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女性作家乔治·桑及其作品《魔沼》等而消极浪漫主义作家不敢正视社会现实,抱持消极躲避的态度,尤以“世纪病”这一文学概念的出现为重要标志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法兰西帝国覆灭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毁掉了一代青年人的梦想,他们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陷于悲伤、或幻想、或孤独中这种精神状态为文学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夏多布里昂及其作品《勒内》,阿尔弗雷·德·缪塞及其作品《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法国文坛由消极浪漫主义所主导,20年代末30年代初,积极浪漫主义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夺取了主导地位浪漫主义摆脱了古典主义的各种束缚:戏剧方面,摆脱了“三一律”,解放语言,允许不同类型的混合;诗歌方面,抒情诗大量涌现;小说方面,可以抒写个人情感,研究外部世界伴随着资产阶级思想的胜利,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但浪漫主义思潮却一直在持续发展中四)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和几个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文学艺术思潮。
事实上,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由来已久,早在浪漫主义盛行时期,许多浪漫主义作家就已开始使用某些象征主义手法象征主义注重抒写个人情感,但却不同于浪漫主义,它描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表现的是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它含蓄、隐晦对于象征主义作家来说,重要的不再是让读者完全理解其内容,而是体会其中的深意;重要的不再是描写现实,而是以一种象征的手法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建立某种神秘的联系象征主义作品运用大量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来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自然景象也可用来喻指某种精神状态,比如,秋天代表伤感,雨滴代指泪滴《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视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其他代表人物还有诗人魏尔伦、兰波、马拉美、保罗·瓦雷里等六、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20世纪法国的主要文学潮流有荒诞派、存在主义、新小说、超现实主义一)荒诞派荒诞派文学主要存在于戏剧创作中,采用荒诞的手法,表达一种认为人类及世界的存在都没有意义的情感荒诞派戏剧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巴黎,随后对欧美各国也产生了影响荒诞派戏剧摒弃戏剧传统,忽视情节、结构、语言的逻辑性,常使用象征等手法,并选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荒诞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萨缪埃尔·贝凯特及其作品《等待戈多》,欧仁·尤涅斯库及其作品《秃头歌女》,让·热内及其作品《女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