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研究-基于教师因素.docx
10页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研究基于教师因素 摘要:依据高校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研究了基于教师因素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授课的内容、专业水平、仪表、授课环节等,将之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主动性进行关联分析,能够找出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教师因素 一、引言 高校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生命线,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监督环节,而这一监督环节的有效执行者就是学生2004年,教育部在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的标准中增加了“学生满意”的内容,意味着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已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对高校教学质量满意与否,实际上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内在标准和内在标准满足度而对教学进行的评价[1]尽管学生的内在标准难免有偏颇之处,但作为教学,这一只有师生互动、互促,甚至互为欣赏从而互为满足,才可能有效进行或产生理想实效的活动,学生的满意度肯定是不可轻视的信息研究高校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从学生的视角考察教师的授课质量将更具说服力,能够对高校教学改革的结果做出客观评价,并根据评价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发现问题,找到差距,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优化教学活动全过程,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学满意度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初源于顾客满意度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对顾客满意度为理论基础,将之应用于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研究中 (一)国外研究现状 Harvey(2001)以及Elliot、Shin(2002)均认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对教学质量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的改进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反馈机制是否健全,所以,测度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至关重要[2,3]Tan和Kek(2004)认为学生需要和期望的被满足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情况,在这种前提下,高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满意度[4]Laura(2003)以及James和Ashley(2008)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大学生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问题涉及到学生、教师等多个方面,调查问卷通过量表的形式设计,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学生的满意度[5,6]Mo11er(2006)利用对Utrecht University实施的学生满意度调查,论证了其在学校教学发展中的作用[7]加拿大联合大学对学生满意度的测度已经进行了多年,由Noel-Levitz协助其完成此项研究,并以“全国大学生满意度报告”的形式每年公布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教学质量满意度的研究,更注重实际调查赵伶俐(2001)通过对重庆市24所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了高校学生对教学、任课教师和课程的满意度,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对高校教学总的满意度分布和对任课教师、课程的满意度分布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8]刘俊学等(2006)指出,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师教学、教学设施、校园环境、学生知识技能等都是学生教学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他们通过对某省12所高校1500名学生进行求学满意度调查,结合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求学满意度的因素,并分别对知识、教学环境、培养、服务、教学组织、管理六大因子进行评价,同时针对学生的性别、生源地及年级等个体特征对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9]杨旭超等(2007)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学生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张建军等(2010)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在对高校大学生样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设施、教学管理五个方面对教学满意度进行研究[10]杨有振等(2012)基于国内高校教学的调查数据,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等不同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大多都是从心理学或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定性研究,定量分析较少关注学生社会满意度以及服务满意度的文章较多,涉及学生教学质量满意度的标识变量很少[11] 教学质量是一个复合概念,其衡量标准并不是单一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受各种因素影响,任课教师和课程是两个较为直接的因素学生对授课教师的预期质量和实际感知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会对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教师的各个方面也均影响到学生的感知质量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发现了其中的一般规律,这对于加强教师教学管理,设置和调整课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设计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依托于高校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涉及到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等,本文将教学质量界定在满足学生一定需要的具体教学中,侧重于教师因素分析针对教师因素的内容包括两个结构指标,即专业及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通过对上述两个结构指标的分解,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表所有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从而初步构建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有关教学质量满意度的问题按内容分成两个结构指标和一个总体满意度评价指标,每个结构指标包含的问题如表1所示。
(二)抽样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以高校大学生教学质量满意度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和山西理工大学的学生,调查中我们根据性别、年级、专业属性对问卷进行分层,然后随机抽取学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问卷453份,问卷回收率为98.48% 四、数据分析 (一)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 为了衡量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我们设置了“您对本课程教学是否满意”的题项,依据此题项的回答结果见表3 (二)因素联合分析 进一步,我们将问卷中所涉及到的年纪、性别、专业、专业选择、所评课程类别、相关知识学习以及学习态度自评这七项问题与教师专业水平、是否明确教学目的、教师教学态度、教师仪表、多媒体作用、教师幽默感、课堂互动以及教学设备完善度这八项进行列联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类别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仪表以及课堂互动的满意度测评有影响,评价课程所属类别对授课教师专业水平以及互动教学的满意度测评有影响在学习课程前,学生是否有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对教师仪表以及教师幽默感有影响,学习态度对教师是否明确告知课程目标、要求、学习计划有影响。
1.不同专业类别对教学环节的满意度评价 (1)专业类别与教学态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经济类和文史类专业教师授课时态度较好,学生满意度较高,而管理类与理工类教师授课时学生的满意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学科性质不同,授课内容的趣味性也有差异文史类与经济类都是文科性专业,教师在授课时比较有趣,从而容易吸引学生,而理工类与管理类专业都是理科类专业,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教师授课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满意度较低 (2)专业类别与教师仪表由表5可知,理工类专业学生大多不认为教师仪表会影响课程兴趣,而管理类、经济类与文史类的学生则大多认为教师仪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程学习兴趣因此在经济类、管理类与文史类专业教学时,授课教师应更加注重自己的仪表,以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3)专业类别与课堂互动由表6可知,在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文史类专业的课程中,授课教师有与学生互动的环节,而在理工类专业的课程中则大多没有互动环节因此,理工类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加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适时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文史类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不同课程类别与对教学环节的满意度评价 (1)课程类别与本课程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分析表7可知,学生对理科基础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满意度较高,对文科专业课老师的满意度较低,因此文科专业课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提升课堂质量满意度 (2)不同课程类别与互动环节通过对表8进行分析可知,文科基础课的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互动环节相对较少,说明文科基础课老师在授课时不注重与同学们的交流因此,文科基础课的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3.是否有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与教学环节的满意度评价 (1)是否有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与教师仪表由表9可知,如果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有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那么认为教师仪表会影响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而当没有相关学习经历时,认为教师仪表会影响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求学生对本门课程进行预习,使学生对课程有大致的了解,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仪表对学生学习课程的影响 (2)是否有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与教师幽默感由表10可知,在学习本门课程前有过相关学习经历时,认为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有幽默感会提高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而没有过相关学习经历时,则认为教师的幽默感会提升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增加自身语言的幽默感之外,还应在授课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提前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 4.不同学习态度对教学环节的满意度评价通过分析表11可知,当学生的学习态度为被动学习时,认为教师可以明确告知课程的目标、要求以及学习计划的学生所比例较低,而当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学习时,认为教师可以明确告知课程的目标、要求以及学习计划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由此表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接受,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便可以及时掌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从而调整自己,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五、研究结论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因素既有来自学生自身的,也有来自教师的就学生因素而言,具有学习主动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要高于被动学习的学生就教师因素而言,要想提高学生对其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仅要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目的,还要注意多因素综合提升,如教师在课堂上个人魅力的展现、授课技巧的运用等同时还要懂得因材施教,提高那些具有学习潜力但暂时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们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提升教学质量满意度 (1)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是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直接感受的,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体现出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把握程度,授课时能够深入浅出地让学生顺利接受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会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科研内容往往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辅助案例,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思路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案例,这样比单纯地说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因此,高校应制定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分批、分阶段、有目的地让教师进行培训、进修等,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 (2)授课教师应当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当中,在授课过程中要添加活跃因素,如增加讨论环节、提高课件的视觉效果等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教师,如何在枯燥的授课内容中挖掘出有趣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对教师平时的知识积淀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