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田野作业方法论.ppt
23页非 遗 调 查 田 野 作 业 方 法 论一、田野作业概述v1.定义 v 民俗学研究方法之一,是指研究者深入 到民间采集民俗资料的活动v2.历史 v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源于早期人类学家 他们为了研究异文化,深入到落后原始的民 族进行文化调查,往往一住就是几年、十几 年,如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等v在我国很早就有“采诗官”,采诗以观民风, 汉代的乐府就是这样的机构 v 在中国真正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民间文 学田野调查工作,是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 运动开始的其标志是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 的成立 v 顾颉刚搜集吴歌、孟姜女故事,资料达 500多万字;刘半农搜集江阴船歌;钟敬文 搜集陆安传说,闻一多搜集西南神话等 v 我们今天的田野调查是在学科理论指导下 的调查,设备与手段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先 进v3.功用 v 一是搜集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搜集大量 民间文学作品的异文,为研究奠定基础; v 二是民间文学研究者借此真正了解民间“ 创作”的真实情况,了解民间的思维方式, 使研究工作真正做到“登堂入室”,防止“隔 岸观火”; v 三是民间文学研究者借此提高感性认识, 强化自身的民间意识,增加民间情感。
v 四是田野调查是每位民间文学研究者必备 的基本功v观念的准备: 一、民间艺术的”第二生命“(航柯) 忠实记录而不是二次创作 二、我们为什么调查?传承?记录? 三、如何看待民间艺术?阳春白雪vs下 里巴人 四、如何处理调查和撰写过程中的”我“ ? ”自己人“的立场 五、”人“的在场二、走入田野本位偏见的弊害vs入乡随俗1.调查作业的观点很可能偏离 2.指导思想很难端正 3.鉴别很可能失真 4.事实可能遭到歪曲 5.评价难以准确 6.结论不可能客观 7.可能引出歧视性的后果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v主位:局内人(insider)和 客位:局外人(outsider) v主位研究:用当地人的解释来努力 解释当地人的文化 客位研究:以调查者既定的立场为出 发点来理解文化,所使用的观点并不是 当地人的观点 互不兼容还是相互依存?观察调查者v先有”田野“还是先有”作业“? v对调查者的观察 v马林诺夫斯基”移情“;格尔茨” 经验接近“、”经验远离“ v民间文学工作者的郁闷和尴尬三、田野作业的规范v田野作业的前期准备 1.调查课题的确定:专题采集,全面采集、预设问题 2.调查对象(地、人)的筛选、确定 3.资料准备调查课题资料准备(已搜集的作品,已有的研 究成果)调查对象资料准备(当地的文献资料;已有的 搜集整理情况,了解蕴藏民间文学情况;当地的人 文资料、教育、生产、方言、风俗) 5.调查设备的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照相机) 6.根据调查目标列出调查提纲(提问提纲,需要重 点调查的内容)进入田野的程序:参与观察v参与型观察:时间、语言、生 活 v“土著化” v巴莫曲布嫫“五个在场要素”:表演 事件、表演传统、表演者、传统受 众和研究者主体 v非参与型观察田野作业形式和规则v全面普查 v专项调查 v专题调查 v专访调查 v随机调查 v定居采录 v采风队采录v明确任务、有的放矢 v抓住机会、创造环境 v尊重演述者、融洽感情 v运用设备,科学记录田野作业的技巧1.拉家常。
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 2.主动提问沿着调查者的计划进行 3.启发在沉闷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先讲 个调查者熟悉的故事作引子 4.尊重采访者,不轻易打断话题;不可漫不 经心,显示不耐烦的态度 5.实地启示法 6.观察:表情捕捉、心理观察随机应变 7.如何正确使用现代设备?基本原则v全面搜集、不设禁区 v忠实记录:聆听部分、视觉部分、语境部分 v慎重整理 v立体描写:水中之鱼、六维常见的几种失误: A.没有当面记录,整理时根据听的印象加以追述; B.记录残缺不全,情节不完整; C.过于简单,只有情节要点,没有原讲述者的语言; D.听的是讲述人的话,写下的是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和 表达方法代替了讲述者全面搜集v各种体裁的作品俱收 v各种内容的作品俱收 v不同时代的作品俱收 v多种异文的作品俱收 v口头和书面作品俱收 v讲唱、表演“情境”俱收 v与作品相关的材料俱收忠实记录v忠实记录全部活动 v准确记录方言土语 v完整记录语气语调 v精确记录语法特点 v同步记录演唱过程 v详细记录相关资料慎重整理v“四个不改变”原则: v不改变:主题和内容、情节和结构 、人物和体裁、语言风格1.当天初步整理 2.结束后系统整理 3.照片整理和标注 4.田野手记、调查手记。
深度描写v民间文学作品:表演了什么 v民间文学志:表演是如何进行 的 v民众(间)历史的构建、地方 社会的构建v调研报告的撰写v口头程式理论 v表演理论 v民族志诗学思考v走进田野还是告别田野?推荐阅读v董晓萍:《田 野民俗志》,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3年推荐纪录片《年轮》 《苏园六记》 《江南》 《牛铃之声》 《滚拉拉的枪》网络媒体v 中国民俗学论坛: dex.php v 文化部非遗司: v 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论坛: http://www.ccrpf.org/bbs/ v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v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v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