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改革.docx
15页新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改革 作者简介:相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相岚(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Reference: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实施之后,英国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成为了对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的全面鉴定在新世纪,英国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同时又面临诸多如质量下降、学业成绩差距拉大等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新世纪英国政府重要教育报告的分析,揭示英国政府对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及这些举措对改革我国普通高中会考的重要启示Keys: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学业成绩;改革;启示G531 :A :1005-2232(2011)05-0121-07自《1988年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英国义务教育结束后的16岁学生必须参加中等教育证书考试①(GCSE)在新世纪,GCSE考试在发展中面临质量下降、学业差距等更多新的问题同时为了应对国际教育的挑战,英国政府在这十年里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改革举措以提高学生16岁考试的质量一、GCSE考试制度简述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考试制度的国家,早在1836年得到政府财政援助而成立的伦敦大学,就是一个进行考试和授予学位的团体。
一战后,英国开始实行学校证书考试,但这时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考试制度英国的现代考试制度在二战后逐步发展起来一)GCSE考试制度的设立1951年英国建立“普通教育证书”(GCE)考试,分普通水平(O-Level)和高级水平(A-Level)两级1965年又增设“中等教育证书”(CSE)考试,这相当于“普通教育证书”的普通水平这两种考试并存的局面一直延续到80年代然而这两类考试却存在一些弊端,如剥夺了一些学生参加考试的资格;只注重普通教育;两种考试并存给学生选课造成困难等[1]80年代之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考试形式以统一中等教育考试1984年,英国政府在《把学校办得更好》的白皮书中指出,GCSE考试将取代GCE考试、CSE考试和16岁后的统考所以英国1986年第一次开始讲授GCSE课程,1988年夏天举行了第一次GCSE考试针对70年代英国教育质量下降问题,英国政府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主张设立全国统一性的考试制度1988年教育改革法把义务教育阶段内学生的学习阶段分为四段:5-7岁,8-11岁,12-14岁,15-16岁[2]法案规定,在每一学习阶段结束或临近结束时,要根据成绩目标对学生的每门科目进行评估,即学生要在7岁、11岁、14岁、16岁时参加4次考试。
所有公立学校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必须参加GCSE考试这样,GCSE考试就成为英国学生在义务阶段结束之后的最后一次全国性考试GCSE考试逐渐成为英国政府衡量中学生素质的标准,也是学生们继续学习和就业的阶梯二)GCSE考试的特点相比于之前的GCE 和CSE考试,GCSE考试既继承了两者的优点,同时又注重改革两者的弊端1985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颁布的《GCSE国家标准》统一了全国考试的标准,明确了考试的管理机构和各项标准其中,既涉及了对GCSE考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又对各个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的内容,提出具体详尽的特殊要求和指导意见1.国家统一的考试管理机构GCSE考试的中央机构是“学校考试与评价委员会”(School Examination Assessment Council,简称SEAC)它是英国政府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之后建立的统一国家考试制度的管理机构,直接对教育科学和国务大臣负责[3]SEAC负责审查所有中小学的考试与评价工作,包括协助国务大臣审查学校课程,负责制定和解释《GCSE国家标准》,审核、批准地方考试机构制订的各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计划,审查部分学科考试结果以及监督考试的实施等。
而涉及到具体的考试评价工作,则由五个考试联合委员会(Exam Board)来完成其中资格评估与认证联合会(The 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简称AQA)是英国最大的GSCE考试管理机构,其授予全国45%的课程证书[4]这些机构都是非官方机构,自筹经费,自负盈亏2.多种考试模式相结合GCSE考试的实施有三种模式:第一种由校外考试联合委员会制定各种考试大纲,学校按大纲组织教学,并由考试联合委员会命题,组织考试、阅卷、评定等等这是目前英国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学校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定某些学科考试大纲,由校外GCSE考试联合委员会,按照这些大纲编制试题,组织考试、评卷,报告成绩;第三种模式是那些因特殊需要设置,教学内容与众不同的学科,学校自行制定考试大纲,编制试题,组织考试[1]3.丰富的考试内容和灵活的测试方案英国的GCSE考试为学生提供50多门课程,学生通常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用两年时间学习8-12门课程,这些科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大多数学生都会学习学校规定的必修课在学生16岁之前必须学习的必修课有英语、数学、科学、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公民关系、宗教和体育等。
16岁以上学生的选修课程有艺术与设计、商务、戏剧、经济学、地理和历史等GCSE成绩的评估方式主要为作业评估和考试作业评估在学校内部进行,并且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GCSE考试的成绩共分为A*,A, B, C, D, E, F, G八个等级,若某门课成绩低于最低等级G,则为不合格,拿不到这门课的GCSE证书二、新世纪GCSE考试面临的问题GCSE考试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有各种争论,在23年的发展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2010年7月11日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在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中说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科学教育的质量已经从全球的第四名滑到第十四名,读写能力已经从第七名滑到第十七名,数学成绩从第八名滑到第二十四名……我们的教育是发展中国家最不公平的体系之一[5]面对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英国中学生的GCSE考试质量、灵活性和学业差距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质疑一)GCSE考试制度缺乏多样性GCSE考试取代了较高等级的GCE和较低级的CSE考试制度,它是针对所有结束了义务阶段的学生的全国性考试制度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专家质疑,这项考试是不是适用于所有不同个性的学生?GCSE考试能否反映不同能力学生的真实水平?[6]虽然GCSE考试达到G等就表示通过,但企业和教育机构已经只把C作为通过等级。
而事实上这种单一的分级标准没有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不利于学生更多潜力的发挥2004年10月的汤姆林森报告(Tomlinson Report)指出,学生应对太多的考试并没有使他们获得应对21世纪的各种技能,同时缺乏对优秀成绩学生的区分度[7]报告指出要建立一种新的考试制度取代GCSE考试、A-levels 考试A-Level(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是英国大学预科课程的简称,于1951年在英国正式启用一般学生在GCSE考试结束后开始A-Level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资格考试(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尽管2005年的政府白皮书拒绝了这一提议,但政府主张改革考试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因GCSE考试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可能会选择那些考试难度更小的课程,从而获得优秀考试成绩二)GCSE考试越来越简单,质量下降自1988年第一次GCSE成绩公布之后,英国GCSE考试获得A* - C 成绩的学生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秋季考试已经达到69.1℅,同时,获得了A或A*成绩的学生比例达到22.6%,是1988年的三倍左右(如图1)。
[8]面对GCSE成绩的快速上升,人们开始怀疑GCSE考试已经越来越简单,考试的区分度已经越来越低2010年8月份英国BBC新闻中就报道了一名年仅7岁的男孩已经在数学GCSE考试中取得A*的成绩,而GCSE考试是针对14-16岁考生的[9]英国学校和学院负责任协会(Association of School and College Leaders 简称ASCL)秘书长约翰·邓福德(John Dunford)指出,有些学校让学生更早地学习GCSE课程,以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证书尽管政府和学校认为GCSE考试的A* - C通过率上升是由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反对者却认为,GCSE考试已缺少区分度,即使没有达到教育的基本技能要求也能够通过考试尽管英国学生的GCSE成绩提高了许多,但是GCSE考试的质量一直遭到公众的怀疑早在2005年英国政府的《14-19岁:教育和技能》中就指出,越来越多的雇主和大学提出,很多获得GCSE证书的学生在工作和继续学习中缺乏基本的技能而且在国际上,英国的中等教育考试成绩仍然处于低水平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在《2007年教育一瞥》报告中指出,英国中学生在GCSE考试以及同类考试中,成绩位于发达国家的最低列。
过去10年英国没有取得GCSE证书的学生,他们的就业率在1995年为61%,到2004年已下降为52%,2004年这些人当中有35%的人其收入水平只有全国平均工资的一半[10] (三)英国中学生学业成就差距加剧英国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差距一直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影响学生成绩差距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性别、贫富差距、家庭环境以及更多与学生能力无关的各种因素虽然政府增加了经济投入,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然而这种差距仍然显著性别学业成就差距几乎已经是所有发达国家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特点为女生的学业成绩明显优于男生在英国,男女生23年的GCSE考试成绩差距也一直在不断拉大2010年英国政府在《教学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白皮书中指出,性别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表现非常明显并且反映在学业成绩上,最后还会影响到学生在高等教育及之后的教育和学习中尽管男女生A* - C成绩差距在2009年已从8.1%下降到7.3%,但实际上男女生在获得最优成绩上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1989年获得A或A*成绩的男女生比例相差只有1.5%,而到2010年时男女生获得A或A*成绩的比例分别是19.5% 和25.5% ,差距扩大到6%。
[11]对于男女生成绩差距存在的原因,有学者指出,除了考试方式改革使得女生在日常的作业评估中更有优势之外,《1988年教育改革法》所推行的全国统一课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2]另外,英国分别为贫穷学生和残疾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和特殊教育,但这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这些学生在学业上的不利地位2008年9月的英国国家数据表明,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特殊教育需求(Special Education Needs):为相比于同龄学生而言,有学习困难或残疾的学生提供的特殊学习帮助,这些学生可能在作业、阅读、理解、交际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包含英语和数学的五门及以上GCSE考试中获得A* - C成绩的比率是16.5%,而普通学生是61.3%那些同时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和免费午餐资格的学生在五门及以上GCSE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仅仅只有8.9%,几乎是普通学生的七分之一[11]同时,相比于来自富裕家庭的特殊儿童,享有免费午餐资格的特殊儿童被学校排斥的可能性则提高了两倍和贫穷因素联系在一起的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差,在学校中也更容易遭到种族歧视和恐吓相岚.新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改革三、新世纪GCSE考试的改革措施GCSE考试的目的重在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教学水平,但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兼顾高一级学校、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及师生家长等多方需求,对于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