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楹联的起源和发展.ppt

1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90220365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楹联的起源和发展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的起源,众说纷坛,尚无定对联的起源,众说纷坛,尚无定论,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先论,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先有了有了先秦先秦时期的时期的桃符桃符,而后从桃符演,而后从桃符演变成变成春联春联,并与同步发展的文体合二,并与同步发展的文体合二而一,形成了最初的对联形式而一,形成了最初的对联形式一、楹联的起源一、楹联的起源 《《后汉书后汉书··礼仪志礼仪志》》说,说,““以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桃符桃符 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一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见鬼祟,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时,便在桃木板上画上二神像,以去鬼瘴,这就是关于桃符的最初记载后来,人们将这一习俗继承下来到了宋代,人们已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将乞求吉祥或驱鬼避邪的联句写在纸上,贴在门上,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门贴中国最早的楹联便是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自中国最早的楹联便是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自个儿卧室门的桃符板上的题词个儿卧室门的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嘉节号长春”” 对联对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上古书籍中的对偶句的影响。

      对偶句式、句法,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如《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对句;《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的对句;《易经》中有“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对句;《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对句;《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都是工整的对偶句秦汉瓦当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对句,对工极巧,令人叹止 二、楹二、楹联的的发展展•楹联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 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第一阶段段为对偶偶阶段•时间跨度跨度为先秦、两先秦、两汉至南北朝至南北朝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招损,,谦受益受益《尚书·武成》)、“乘肥乘肥马,衣,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君子坦荡荡,小,小人常戚戚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 •汉代:辞赋兴起,它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 音乐 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灵鼓,起烽燧;车按按行,行,骑就就队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达到顶峰偶句亦较多运用汉乐府中对偶句更趋工整,俨如后代律诗中的联句。

      如:“少壮不努力,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大徒伤悲《长歌行》)、“将将军百百战死,死,壮士十年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本阶段的对偶句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运用,并非文体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数多从三字到七字之间;三是对仗很宽松,字数、词性、句式大体能相对,但缺乏平仄的对仗 •第二第二阶段是段是骈偶偶阶段•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如《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骈偶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 ,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

      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 规律 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第三第三阶段是律偶段是律偶阶段•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宫即1Do,商即2Re,角即3Mi,徵即5Sol,羽即La)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沈约、谢眺的“永明体”诗中已有比较工整的律偶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唐代,律诗达到了严格精密的阶段,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杜甫《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