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阅读课教学计划.pdf
6页小学生阅读课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课是其中重要的课型,那要怎么制定阅读课的教学方案呢?本文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阅读课教学方案,欢迎参考借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根本能力而这些能力不是一日而就,需要经过学习和锻炼获得为此,为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我们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为目标,在阅读课上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指导课的开展,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开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1、新课标指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古诗词 2、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推介一些文章或书籍,四年级主要以中外名著为主 1.阅读指导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或读书卡片;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写感想相结合的形式。
这种感想不一定是完整的文章,只言片语都可以,但一定要是学生读书后的真实想法,) 2.读物推荐课 六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积累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阅读研讨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文章后,自己提出问题或者由老师设计问题,分组讨论,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逐题答复讨论的问题,最后教师做总结 4.阅读欣赏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对文章进展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 5.读书汇报课 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根底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表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展评点。
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在汇报课上进展表演;“我为喜欢的书配上插图”等形式 1.对教师的要求: (1)各年级组长先制定好本年级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案,然后语文教师再按方案备课,进展课外阅读活动 (2)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做到每一课有,电子备课须详案,手写可以备简案可以集体备课,也可以独立备课教案主要包括阅读主题、阅读目标、阅读过程、阅读成果、教后小记等注意要确保教后小记的质量和阅读成果的收集工作 2.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人手一本《小小读书迷》《采蜜集》,每周可以选择性的布置一次摘抄或者读后感的作业内容由老师根据学生情况自定 (2)每周完成一至二首新课标必背古诗词教师指定) 3、详细安排 第一板块:走进名篇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给学生介绍主要内容和精彩章节,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鼓励学生书目,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 2.每周一节阅读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名篇,教给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摘记 第二板块:自主阅读 在集体阅读的根底上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1.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措施: (1)保证每周一定量的阅读时间与数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 (2)阅读的同时要动笔或利用《采蜜集》摘抄优美词句和摘精彩片断,或者写写自己的读后感想,还可以借助阅读发挥想象,学习编写童话故事 2.定期进展阅读摘记的检查与交流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编写的童话故事;制作相关的主题阅读的小报,展现阅读成果 周次/课型/内容/课时 1-2/阅读指导课/如何读书/2 3/读书推荐课/推荐《红楼梦》等/2 4/读书汇报课/交流读书心得/2 5/读书指导课课/如何摘抄/2 6-7/读物推荐课/《钢铁是在怎样炼成的》/2 8/阅读指导课/好书大家看/2 9/阅读欣赏课/欣赏《朱自清文集》/2 10/读书汇报课/交流读到的好文章/2 11/读物推荐课/《聊斋》/2 12/阅读欣赏课/欣赏《三个火枪手》/2 13/期中考试// 14/阅读指导课/指导写心得/2 15/读物推荐课/《雾都孤儿》/2 16/读物推荐课/《水浒传》/2 17/读物汇报课/汇报《水浒传》的感受/2 18/阅读欣赏课/《淘气包马小跳》/2 19/阅读指导课/《父与子》/2 20//《唐诗宋词鉴赏》/2 21/期末质量检测 22/期末总结 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立的高品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本着吸收中华文明之精华,同时起到开展学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制定 阅读课 阅读方案。
此方案作为学校阅读教学活动的延伸与补充,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1、新课标指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古诗词 2、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推介一些文章或书籍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图书 1、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展阅读指导训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力读;研读、赏读 等读书的方式 3、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班级的地方课程课以及每天中午的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平均不少于半小时 4、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指导列出自读提纲。
如: (1)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另外,强化 不动笔墨不读书 的方法: (1)圈点勾画; (2)做批注; (3)写读书笔记 5、与学生一起读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6、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优秀读后感评选、精彩片段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兴趣,稳固成果 7、有方案、分层次安排作好读书笔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