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再修改新)3.docx
6页心理课题结题报告(再修改新)3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粤北山区职校生心理问题成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清新县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负责人:韦镜波成员:朱卓鹏肖燕清黎娜朱锡辉柴力利邓艳丹黄葵张丹丹黎敏生【摘要】职业学校学生历来是受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群体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日渐成熟,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校生所承受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粤北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职校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掌握更高的技能,将碰到更多的挫折,所受心理冲击越大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教学需要提出来的课题组积极探讨职校生各种心理问题表现和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得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构粤北山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键词】调查分析探索促进发展【正文】我校的省级课题《粤北山区职校生心理问题成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于2008年4月获得立项,并于2008年5月8日举行了开题仪式启动实施,至今已研究实践了三年多的时间,本课题在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专家和市县教科研室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刻苦钻研、我校全体师生的积极配合及粤北山区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课题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地促进了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参与研究的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我校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背景1、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多年来受普高热的影响,社会上对职校生产生了一种歧视和偏见现象。
基于此原因,加上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日渐成熟,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校生所承受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委也在《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的重视和教育实际需要,促使全社会探讨职校生各种心理问题表现和有效解决对策的步伐不断加快2、从所处地理环境分析粤北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这也直接影响了地区职校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很长一段时期,职校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近年来,粤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尤其是清远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连续三年在全省几项主要经济增幅考核中位居第一,创造了引人瞩目的“清远现象”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清远市教育事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也为职校生才能的展示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社会就业机会增多,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校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掌握更高的技能,将碰到更多的挫折,所受心理冲击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3、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分析职业学校学生历来是受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群体一方面,职校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是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多发期,易产生多样化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职校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他们读职校主要是为了学点技术,尽早出来就业,处在学校与社会的衔接区,与社会接触较多,易受较为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教学需要提出来的不少地区的职业学校近几年积极探讨职校生各种心理问题表现和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出较为丰富的经验本课题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粤北山区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特点,探讨职校生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得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构粤北山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二、课题概念的界定“粤北山区”,是指广东省北部以清远、韶关为代表等地区的山区,这些地方相对珠三角地区经济落后,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探讨粤北山区职校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了解在这一背景下的学生的心理现象,掌握他们的心理规律,有针对性、科学开展心理教育,摸索出增强粤北山区职校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手段和有效方法策略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1、探索粤北山区职校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2、探索粤北山区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和途径四、课题研究的原则1、学生主体性原则在心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接受启示2、团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一切活动的计划、实施都要顾及全体学生,协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快乐、健康发展同时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采用灵活多变的策略3、活动实用性原则即解决职校生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怎样引导职校生不沉迷于网络”,“如何帮助职校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根据职校生心理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拓展训练等,激发他们丰富的个性、想象力、团队精神和意志力4、发展性原则从人本主义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帮助学生开发其潜力,充分挖掘学生个体自身和学生集体中的教育资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着重加强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应用人才。
5、保密性原则对于学生不愿公开或公开后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如心理测试、师生个别谈心内容等都应该保密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一)、问卷调查法根据实际需要,我们的课题从调查入手,实验实施前与适时总结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我校及粤北山区其他职校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二)访谈法为了广泛和详细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我们就有关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就业观、爱情观、心理和社会情结又进行了全面测试、调查和访谈,分别为学生、家长设计了调查问卷,学生参与不具名,因此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可靠三)、实验分析法在访谈基础上,对成因作较深入的分析掌握这些材料后,我们着手探索班级活动和专业教学对职校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作用在班级活动这一领域,我们主要是通过开展系统的班级活动方式进行操作性研究四)、个案分析法对课题研究实验班中较具代表性的学生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行之有效的一些途径、方法和策略五)文献法收集与该实验相关的信息、资料、经验总结等,为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可能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准备、启动阶段(2008年1月――2008年5月)1、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和实验研究小组,学习有关“十一五规划”有关文件,查阅资料,询问专家、上级意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组织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理论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撰写课题实施报告等3、举行开题仪式,正式启动实验研究二)实施阶段(2008年5月―2011年4月)1、调查阶段(2008年5月―2008年9月)问卷准备与设计准备职校生心理调查量表并对学生作心理调查,并将结果输进电脑分析,得到职校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归纳出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教育策略2、具体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10年7月)(1)课题组相关人员指定相关教育策略,并在实验班实施这些教育对策2)对实验班与控制班进行后测调查,输入数据,分析前后测的差异3)经心理测试摸底并结合班主任意见,随机抽取一部分存在主要心理问题的学生作被试建构班主任―心理老师―学生的三级网络,为这些被试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并利用团体等方式开展4)开发校本教材:《心灵成长1-4》、汇编主题班会教案集等5)校外课题成果交流,并进行推广试验三)成果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1年4月)(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分工负责资料归档,收集汇编心理活动课优秀教案集、心理教育论文集等,撰写课题实验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2)邀请专家指导,向有关部门申请课题结题评审;课题研究结题鉴定。
七、课题实验的成效分析:调查一: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我们对本校和韶关市曲江职业技术学校、连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80份调查评定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80名学生中,心理健康状况正常的占62.63%,异常的占37.37%.(具体见下表)表1:总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2:总体学生各因子得分超过常模正常得分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调查(访谈)二从发放给家长的300份问卷回收的210份中结果显示:孩子能与家长经常交流思想的占47.3%;家长对孩子将来的就业情况持乐观态度的占35.7%;平时经常注重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占38.7%;家长对孩子得品德满意率占65%调查(实验)三课题组从08级选取两个班08秋会计1、2班,08秋会计2班作为实验班,08秋会计1班作为控制班实验之前,我们先对两班做SCL―90自评量表测查,并将两班学生各自分数输进电脑,作为前测分数;然后,我们在实验班进行为期12周每周一次的班级活动形式的团体活动方案部分由我们自主设计,部分选自权威性较高的专著活动结束后,我们再对两班学生施测,将所得结果作为后测分数。
调查结果:实验前后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如下:从实验班实验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正异常人数比例对比分析图可以得知:1、实验班实验前心理测试结果正常的人数占35%,异常的人数占65%;实验后实验班心理测试结果正常的人数占88.7%,异常的人数占11.22%2、控制班实验前心理测试结果正常的人数占60.49%,异常的人数占39.1%;实验后心理测试结果正常的人数占66.67%,异常的人数占33.33%见附图)实验班实验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正异常人数比例对比分析图控制班实验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正异常人数比例对比分析图实验班、控制班实验前后心理测试各因子人数所占比例对比分析图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班参加测试人数98人,测试结果正常人数为87人,占88.78%;测试结果异常人数11人,占11.22%,比实验前心理测试正常人数有明显提高控制班参加测试人数75人,测试结果正常人数为50人,占66.67%;测试结果异常人数25人,占33.33%,与实验前心理测试正常人数相比没有明显提高一)通过上述各项调查研究,我们分析找到当前粤北山区职校生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际敏感,缺乏责任感缺乏崇高理想,胸无大志;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想他人,只为自己;脱离社会实际,异想天开,违背科学理论去逆向思维;对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