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小方面基础物质(酶,ATP,激素).doc
7页小方面基础物质(ATP,酶,激素,)@ATP(细胞能量通货,直接能源物质)1.ATP的结构简式结构简式可以写为A—P~P~P,其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与核糖结合形成的腺苷,~代表高能磷酸键,所以共有2个高能磷酸键另外,要注意将ATP的结构简式和与遗传相关的DNA.RNA的结构简式中的不同部位的“A”进行区分,如下图中圆圈部分所代表的分别是:①腺苷 ②腺嘌呤 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图解分析ATP 参与主动运输等活动典例1】(2010·海淀区质检)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中ATP的惟一来源B.有氧状态下,谷氨酸棒状杆菌粒体内合成ATP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有氧条件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变式1】(2008·天津卷)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可逆原因分析: 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不是可逆反应,两过程反应的场所、条件、反应式中的“能量”均不同,具体如下:项目 ATP合成 ATP水解 反应式 场所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细胞内所有需要能量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 条件 由ATP合成酶催化 由ATP水解酶催化 能量来源 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光能(光合作用)和化学能(细胞呼吸)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在ATP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典例4】(2010·临沂质检)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的是 ( )①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②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变式4】(2010·临沂模拟)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4,ATP的主要来源来源于细胞呼吸,注意细胞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步骤其中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5,易错提醒1、学生对ATP合成时所需能量的提供途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膜)以及ATP水解时能量的用途(直接供生命活动利用等)混淆不清 ①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可通过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产生ATP但是,在无光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 ②不含叶绿体的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在氧气充足时通过有氧呼吸;在氧气相对不足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在无氧时,暂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长时间无氧呼吸,将产生大量的酒精或乳酸,使细胞中毒死亡 2、有许多学生将反应式ATP ADP+Pi+能量等同于化学中的可逆反应,实际上反应向左进行和反应向右进行的场所,所需的酶以及能量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不是可逆反应。
3、有学生认为高等磷酸化合物只有ATP一种实际上ATP只是其中一个代表,ADP、AMP、磷酸肌酸等均为高能磷酸化合物@酶1,酶相关的知识 正确说法错误说法产生场所活细胞就行(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化学本质有机物(大多为蛋白质,少数为RNA)蛋白质作用场所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温度影响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作用酶只起催化作用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来源生物体内合成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酶的定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特性:1,高效性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3,作用条件温和 温度、pH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1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 2 低温——酶的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酶的活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恢复 高温——酶的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酶的活性不可恢复丧失。
3 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而且在某一pH值下作用最强 在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 酶的最适pH多数为中性胃蛋白酶为酸性PH=2胰蛋白酶为碱性PH=8 4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但肽键仍在)典例1】 (2010·上海生物,17)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变式1】(2009·重庆理综,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2 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典例2】(2009·宁夏理综,2)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变式训练2】(2010·合肥质检)下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3 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的研究方法1.自变量:要研究的因素2.因变量:酶的催化效率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他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都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自变量外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研究要做到科学和严谨典例5】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项是 (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 H2O2+1mL过氧化氢酶 保温5min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 保温5min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 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mL 3%蔗糖+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L 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蓝色变化D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 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缓冲液和1mL新鲜唾液 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 斐林试剂检验 4,补充:1注意溶酶体中的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完成的)2呼吸酶在细胞内,而不再内环境中@激素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合成部位主要生理作用过多过少引起的病状 生长素(吲哚乙酸)茎尖、根尖、茎的形成层幼嫩的种子等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
原料是色氨酸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纸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过多:抑制生长,抑制发芽,疏花疏果顶端优势赤霉素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的幼嫩组织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促进萌发细胞分裂素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的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幼嫩或衰老的绿色植物组织中都能产生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有2,4-D,等,见必修三P51-542动物激素1主要激素主要来源激素化学本质生理功能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肽类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肽类促进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肽类促进垂体释放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抑制激素肽类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糖蛋白促进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糖蛋白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升高血压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糖蛋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糖蛋白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及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生长激素蛋白质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骨骼 肌肉 和内脏器官的生长;促进代谢,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脂肪的氧化分解,减少葡萄糖的消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肽类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催乳素蛋白质促进成熟 的乳腺分泌乳汁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胺类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肽类促进糖元(注意是肝糖原,肌糖原不分解)分解和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加速葡萄糖的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脂肪酸,从而降低血糖性腺睾丸雄性激素(睾酮)类固醇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