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气工程技术交底.doc
17页工程技术交底1.施工程序① 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提供开工报告② 熟悉图纸,已完成小区庭院聚乙烯燃气管道(PE管)技术交底资料以及其 它相关技术资料③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④ 现场安全措施完备⑤ 材料齐全、相关合格证、规格、型号符合要求⑥ 按操作规程要求组织施工,吹扫、强度试验、气密试验符合工艺要求2. 聚乙烯管(PE管)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1) 工程中使用的管材、管件在户外临时堆放时,须符合《聚乙烯燃气管道 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其中应特别注意管材须覆盖有遮蔽 物,并放置于平整场地上,管材两端必须进行封堵2) 管材的验收① 检查产品有无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② 对外观进行检查检查管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 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③ 燃气用聚乙烯管应为黄色或黑色,当为黑色时管口必须有醒目的黄色色 条,同时管材上应有连续的、间距不超过2m的永久性标志,写明用途、原材料 牌号、标准尺寸比、规格尺寸、标准代号和顺序号、生产厂名或商标、生产日期④ 不圆度检查:取三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管材的不圆度, 其值大于 5%为不合格。
⑤ 管材直径和壁厚的检查管材直径的检查测其两端的直径,任意一处不合格即为不合格壁厚的检查用千分尺来进行,测圆周的上下左右四点,任意一 点不合格即为不合格3)管材、管件运输与保管在聚乙烯产品的运输和保管中应按下述方法进行:① 应用非金属绳捆扎和吊装;② 不得抛摔和受剧烈撞击,也不得拖拽 ;③ 不得曝晒、雨淋,也不得与油类、酸、碱、盐、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接触④ 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C、不低于-5°C的库房 内,在施工现场临时堆放时,应有遮盖物;⑤ 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小管可以套插在大管中;⑥ 运输和储存时应水平放置在平整的地面或车厢内,当其不平时,应设平整的支撑物,其支撑物的间距以1〜1.5m为宜,管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⑦ 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之间的存放不应超过 1 年,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 的原则3. 聚乙烯管(PE管)安装的一般要求(1)聚乙烯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给水管0. 50. 50. 5排水管1. 01. 21. 2电力电缆0. 50. 50. 5通信电缆直埋0. 50. 50. 5在导管内1. 01. 01. 0其他燃气管道D)W300mmN0. 40. 40. 4D/300mmN0. 50. 50. 5电杆(塔)的基础W35KV1. 01. 01. 0>35KV2. 02. 02. 0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1. 01. 01. 0铁路路堤坡脚5. 05. 05. 0街树(至树中心)0. 750. 750. 75(2)聚乙烯燃气管道与各类地下管道或或设施的垂直净距(m)符合下表要求(表 2)名称给水管燃气管—排水管—电缆直埋在导管内供热管道t<150°C直埋供热管聚乙烯管道在该设施上方聚乙烯管道在设施下方0. 150. 150. 150. 20加套管0. 500. 50. 200. 20. 5加套管1. 3加套管t<150°C热水供热管沟蒸汽供热管沟0. 2加套管或0.400.3加套管t<280C蒸汽供热管沟1.00加套管,套管有降温措施可缩小不允许铁路轨底——1.20加套管3)聚乙烯燃气管道与供热管之间水平净距 符合下表要求(表3)供热管种类净距(m)注tv150C直埋供热管道供热管回水管3.02.0燃气管埋深小于2mt<150C热水供热管沟蒸气供热管沟1.5tv280C蒸气供热管沟3.0聚乙烯管工作压力不超过0.1MPa燃气管埋深小于2m(3)聚乙烯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管顶覆土厚度 (地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 埋设在车行道下,不得小于 0.9m ;② 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不得小于0.6m;③ 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0.5m; 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4)聚乙烯燃气管道敷设时,管道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管段上无承插接头时应满足表3的规定表3 聚乙烯燃气管道允许弯曲半径管道公称直径D (mm)允许弯曲半径R (mm)DW5030D50 对非均匀湿润性黄土地区、软弱管基及特 殊性腐蚀土壤,应按规范要求处理5.回填的质量控制(1) 聚乙烯管敷设下沟后应立即用细土或砂覆盖管道,厚度不小于 30cm, 以保证聚乙烯管不受外力损伤2) 沟槽回填,应先填实管底,再投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以上 0.5m 处如沟内有积水,必须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3)沟槽的支撑应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按回填进度依次拆除,拆除竖 板桩后,应以砂土填实缝隙4) 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 杂物,不得用冻土回填5)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以20cm为宜,管顶0.5m以上可用机械夯, 沟槽各部位的密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图1① 胸腔填土(I) 90%② 管顶以上0.5m范围内(II) 90%③ 管顶0.5m以上至地面(III)密实度应符合相应地面对密实度的要求6)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应尽快回填由于 PE 管道热膨胀系数大,建议回填时间选择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的时刻6.热熔连接的质量控制(1)专用连接加热板被加热到规定温度后,使熔接管线两端通过加热板加熔 化,同时迅速将两端贴合,通过机具保持一定的压力,冷却后达到连接的目的。 2)热熔对接前应注意:① 热熔连接前、后,连接工具加热面上的污物应用洁净棉布擦净② 对接前,两管段应各伸出夹具一定自由长度,并应校直两对应的连接件, 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宜大于壁厚的 10%管材或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应 用洁净棉布擦净,应铣削连接面,使其与轴线垂直,并使其与对应的待连接断面 吻合3) 预热阶段:即卷边过程,该过程中管材截面将根据控制设定产生一个卷 边,卷边的高度因管材的规格不同而同,卷边的高度将决定最终焊环的环形4) 吸热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热量在所要连接的管材内扩散,这个阶段需 要施加一个较小的压力5) 加热板取出阶段:这个阶段用来在将所连接的管材或管件接触之前,取 出加热板;取出加热板和使连接管材相接触的时间越短越好,以避免热量损失或 熔融端面被污染(灰尘、砂子)氧化等6) 熔接阶段:即纯粹的熔接,将要连接的管材熔化端面相互接触,按所选 择的标准逐渐建立和保持对接压力7) 冷却阶段:冷却过程按标准施以特定压力,冷却阶段所施加的压力与预 热阶段相同,但主要依据使用标准而定焊接工艺参数 热熔对接焊接关键工艺参数(1) 焊接工艺温度推荐的焊接工艺温度为200°C〜235°C(见表1、表2),管道元件制造单位 或者管道安装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材料,适当调整焊接温度。 2) 焊接压力与时间焊接压力与时间的关系见图2P1 ^-总的焊接压力(MPa);P2 —焊接规定的压力(MPa);Pt —拖动压力(MPa);T1 —卷边达到规定高度的时间(s);T 2 —焊接所需要的吸热时间(s)=Sx10 (s);T 3 —切换所规定的时间(s);T 4 —调整压力到片所规定的时间(s);T 5 一冷却时间(min)2、焊接压力片和焊接规定的压力P2分别按下式计算:P 二 P + P1t(1)A x PP 二一i o2 A2(2)式中:A1—管材的截面积(mm2) , A1=nxSx(DN-S),A2—焊机液压缸中活塞的有效面积(mm2),由焊机生产厂家提供;P0—作用于管材上单位面积的力(0.15N/mm2);—拖动压力(MPa)吸热时间与管道元件公称壁厚S的关系吸热时间与推荐的吸热时间与公称壁厚的关系为Sx10(s)当环境条件(温度、风力等)恶劣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3 热熔对接焊推荐的焊接工艺参数推荐的焊接工艺参数见表1、表2表1 SDR11管材焊接参数(加热板表面温度:PE80=210±10°C; PE100=225±10°C)压力=压力心公称公称PPt压力=Pi直径壁厚P21切换时间增压时间冷却时间DNS卷边高度吸热时间t 3t 4t 5(mm)(mm)(MPa)ht2(s)(s)(min)(mm)(s)756.8219/A21.068W5v6±10908.2315/A21.582W6v7±1111010.0471/A21.5100W6v7±1412511.4608/A21.5114W6v8±1514012.7763/A22.0127<8v8±W16014.5996/A22.0145<8v9±1918016.41261/A22.0164<8<10±2120018.21557/A22.0182<8<11±232252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