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史之乱战役.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70378495
  • 上传时间:2022-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安史之乱战役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役,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头展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情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甲子日(西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安禄山联合突厥等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唐朝河北二十四郡纷纷瓦解当时在骊山华清宫的唐玄宗原本不相信安禄山会叛变,起初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人情急传给玄宗,玄宗才恍然大悟安禄山大军不久便攻陷洛阳,天宝十五年(西元756年)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自称雄武皇帝唐玄宗因急于解除长安之危,误斩两名大将封常清与高仙芝,此举令唐军上下 大为震撼叛军很快就迫近潼关,朝中无人迎敌,玄宗只好起用已告老返乡的老哥舒翰,统领临时拼凑的二十万大军去前线镇守潼关。

      正直忠勇的哥舒翰上奏皇帝说:安禄山不得人心,只要我们坚守城池,他们内部就会发生冲突争斗,等他们气力减弱,我们再出兵征讨,定能获胜现在出兵定中匿伏当时远在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也上书给皇帝:潼关天险,足以坚守,不成出击,待援军到达,一举可破可是杨国忠妒嫉哥舒翰权重,怕其将来对自己不利,一再撺掇唐玄宗让哥舒翰出兵,唐玄宗听信杨国忠,接二连三下旨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只得率军出关迎敌,公然中了匿伏,唐军大败哥舒翰被抓,因誓死不降叛军,被安禄山杀害,潼关失守 唐玄宗在危急下,仓惶逃往四川,途中禁卫军将士发动兵变,要求唐玄宗立刻将杨国忠、杨玉环正法,以向天下谢罪,唐玄宗无奈,只得杀了杨氏兄妹因唐玄宗逃至成都,所以太子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由于被视为祸水的杨氏兄妹已被歼灭,加上唐室有了维系民心的新政府,所以各地纷纷起兵响应灭叛军,尤以张巡和许远死守睢阳,阻断叛军掠食东南,更使粮食能够顺遂转运、财赋能够充裕支援北方的唐朝军队,奠定了长期对抗叛军的经济根基唐肃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正月,安禄山为其义子安庆绪所杀后,势力大为减弱郭子仪等率领大食、回纥的援兵乘机反攻,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败逃到邺(今河南安阳),其原有部将数万人悉归史思明全体。

      安庆绪因此想除掉史思明,史思明知道后,把所统领之十三郡及八万军投降于唐,唐封史思明为归义王但是唐朝对史思明仍旧不信任,想要筹划翦除他,史思明知道后又再次叛唐,与安庆绪复合干元二年(西元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后自称大燕帝位 上元二年(西元761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欲西进长安,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众叛亲离,军力大衰,屡次交战,都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借助回纥兵力收复洛阳,史朝义兵败逃至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宝应二年(763年),李适、仆固怀恩等收复失地,叛军逃往范阳,史朝义被部下李怀仙逼迫,穷途末路之际自杀身亡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终止 —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