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艺术个性.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18259039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范成大词的艺术个性第一节风格特点风格乃作家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与创作个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指出,作家、作品“才性异区,文辞繁诡”1,因此,文章风格“各师成心,其异如画2按刘勰所言,独特性乃作家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作家在生活经历、思想素养、个性特性,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在捕获、驾驭题材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亦各具特色除独特性外,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风格,以及作家对前辈和老式流派的继承等,对风格的形成皆有影响就成大而言,其词风可谓博采众长,不拘一格,温润闲澹、清空绮丽、疏淡俊逸、雄伟激荡等不同风格均有佳作,总体而言,其主体风格则可用“清雅平和”概括本节将分别论述成大词的多种风格特点一、 温润闲澹温润闲澹乃历代词家对成大词风的主体评价先看被词家钟情的软温之作《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气,醉人花底,午梦扶头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毂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此词乃成大过萍乡时所作,魏庆之评曰:“词意清婉,咏味之,如在画图中3起句以温软之笔绘初春“乍晴”之景:被各色云彩染过的日光从云缝射到地面,地上的水汽开始升腾,在阳光的映射下,呈现紫色的烟雾状。

      随着温度的升高,着实让人感觉“妍暖”这种暖意,一方面是包裹在轻裘里的身体感觉到了,令人舒服又催人困意的暖气透过轻裘,阵阵飘出来和暖的天气,沁人的花香怎能不令人昏昏欲睡?“‘午梦扶头’句领起下文,如下五句借东风皱水,竭力写出春慵,笔意深透,可谓入木三分4“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意脉极细,此二句实在比“吹皱一池春水”更妖,难怪沈际飞云“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1(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译著:文心雕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第413页2(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译著:文心雕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第426页3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2页4(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58页231成大此首极尽软温之能事的《眼儿媚》在同类风格中,可谓自成一家然而观其温润词风的其她作品,不难发现,成大亦钟情于秦观与晏几道,有众多词在艺术手法与内蕴上都与两者相通成大对秦观的才干极其赏识,不仅在知处州时建“莺花亭”来纪念她,还用“文章光煽照金阁”、“纵有百年那可赎”2等诗句赞誉她的词章,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也故意模仿秦观在成大诗词中化用秦观词句的例子颇多,仅《春日》(一夕春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一首,成大就在词中先后化用过三次:《浣溪沙》——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浣溪沙》——无力海棠风淡荡;《秦楼月》——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无论秦观的原作亦或成大的摹句,均温润有余,可用轻、淡、柔、细四字概括以《鹊桥仙·七夕》为例: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此词上阙通过写群仙嫉妒牛郎织女相会鹊桥,一方面写出了爱情不分凡间仙界,另一方面更突出了牛郎织女能延续爱情的难能可贵本次相会,令众仙羡慕不已,两人本应快乐,然而下阙笔锋一转,直写相见的痛苦:匆匆相见,旧愁未消,反而载了新愁归去由此可见,成大乃用群仙皆妒,反衬、强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秦观的《鹊桥仙》中,则上阙发相见的美好:“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下阙进一步道出爱情真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通过比较可见,内容上,成大重在体现爱情的悲剧,秦观则道出爱情的真谛;构造上,成大上下阙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突出主题,秦观则采用层层递进的手法,推出主旨成大的此首《鹊桥仙》看似与秦观的同韵词毫无联系,事实上,成大到处以秦观词为准,在词的内容和构造上均故意与秦观相对,以凸显与其在体现方式及思想主题上的相异之处,从成大的软温之作中亦不难发现与晏几道词的相通之处。

      如其“秉烛夜阑,又疑梦里”(《三登乐》)、“崔徽卷轴瑶姬梦,纵有相逢不是真”(《鹧鸪天》)等句直接化用晏几道的名句,在有些词作上,亦通篇与晏几道的同韵词相似以两人同韵之作《浣溪沙》为例:1张璋等:历代词话,郑州:大象出版社,,第610页2(宋)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24白玉堂前绿绮疏,烛残歌罢困相扶,问人春思肯浓无梦里粉香浮枕簟,觉来烟月满琴书,个侬情分更何如?(范成大)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功夫,伴人歌笑懒妆梳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晏几道)两词上阙,一是作于歌罢,一是作于酒后,且身边均有人陪伴下阙则一是“梦里”与“觉来”相对,一是“户外”和“床前”相对,且都以问句作结,一问心情,一问爱情,皆忧思飘渺因晏几道词“追逼花间”1,故可知缘何周必大称成大“乐府措入《花间集》中谁曰否则”2了所谓闲澹,即闲适恬静之意成大归隐石湖后,多田园琐事、岁时风俗之作,皆淡雅闲适,清新恬美以婉约与豪放评论词风者,始于明代张綖《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宏之谓耳3而清代邹袛谟在其《远志斋词衷》中又提出词有闲澹一派,邹袛谟觉得:“时家有王、孟、储、韦一派,词流惟务观、仙伦、次山、少鲁诸家近似,与辛、刘徒作壮语者有别...更如岸初、文夏、耕乌、昆仑诸公,俱以闲澹秀脱为宗,不作浓情致语。

      4如此,则婉约、豪放外另有一体:专抒山林田园之趣,闲适平淡,和雅自然,可总括为田园词综观成大晚年诸作,当为此派人们成大以诗歌,特别是田园诗著称,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对农村景物的描写非常精彩,而其用田园诗笔法所作的田园词亦如此如其《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此词上阙写成大乘坐画舫游往横塘时所见:春水已涨满,岸上的芳草与水中的鹅儿在微风中轻轻抖动、游动,翠色欲滴画舫顺着曲折的河道缓缓前行,看着远方的横塘塔似乎很近了,其实尚有很远的距离虽然目的地为横塘,但眼前清新之景令成大倍感惬意,因此并不急于赶到横塘下阙写乡村风光的幽美及农民丰收时的喜悦:“村北村南”耕过的水田,一片连着一片,漫冈遍野的麦子也已出穗,将它们采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便能做成炒面此时的桑叶也便宜1(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2(宋)周必大:文忠集,影印四库全课本,第1147册,631页3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63页4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8页25了,农民丰收在望,因此有下面的“看看尝面收新茧”。

      尝面收茧乃谷雨时节事,成大此处选用带有即将之意的“看看”二字,透着农民喜迎丰收、津津乐道的神情又如其另一首小词《浣溪沙·江村道中》: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此词为成大行进在江村道中的所见所感:上阙绘出一派丰收景象,稻香四溢,果实累累下阙描述山村特有的清晨浓雾知秋,中午薄云遮日的秋日风光美好的风景,合适的天气,令人陶醉其中,不再受官事烦扰二、 清空绮丽清空绮丽乃成大词风又一特质清?江立《石湖词跋》云:“石湖词跌宕风流,都归于雅,所谓清空绮丽,兼而有之姜、史、高、张而外,杳然寡匹1何梦华亦谓“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小令更胜于长调”(见何梦华抄本石湖词)张炎虽标举清空,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2,却未对“清空”二字做出切实的理论阐明邓莹辉在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时觉得姜夔词给人的美感乃是“清冷之相、峭健之骨和超妙之神三者完美结合而形成一种平淡闲远、幽约冷香的独特风格和艺术境界”3此段文字即是对“清空”特质的恰当定义成大曾与姜夔交好,极其赏识姜夔的才干,并将家中歌妓小红赠与姜夔,由此成就了一番“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4的佳话。

      后人论姜夔诗词时往往提及成大,如厉鹗曾云:“旧时月色最清妍,香影都从授简传赠与小红应不惜,赏音只有石湖仙5成大卒后,姜夔以诗题成大画像,并有《悼石湖》三首,可见两人交情之笃由于两人常有诗词往来,故成大的词风一定限度上与姜夔相似试看其《秦楼月》: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1转引自黄畲:石湖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19页2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88页3邓莹辉《论姜白石词“清空”的美学意蕴》,《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六期,第185页4(宋)姜夔著,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0页5吴雄和、陶然辑: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第452页26此词写闺中少女春夜怀人陆韶云在《词旨》中将“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列为警句俞陛云对此词亦评价甚高,她觉得此词“上阙言室外之景,月斜花影,境极幽悄下阙言室内之人,灯昏欹枕,梦更迷茫,善用空灵之笔,不言愁而愁随梦远矣1全词始终不见写人,洗尽铅华又不失清丽的境界,依稀可见姜夔词的神韵。

      春闺怀远乃词的老式题材,前人所写极多,但往往采滥忽真,过于浓华,毫无新意此词却纯任自然,不加锤炼,淡朴而清雅,以素花幽月暗示少女的寂寞孤单,借昏灯咽漏烘托出少女的凄凉愁苦成大词亦有“绮丽”之风从字面意思看,“绮丽”乃鲜艳华丽之意,然将其作为一种风格,则并非此意绮丽”一词乃出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绮丽》品的品题《绮丽》全篇如下: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馀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人们很容易将“绮丽”与绮罗绸缎等富贵之物相联系,然而《绮丽》品所谈的“绮丽”之旨并非如此《绮丽》篇在一开始便表白此“绮丽”与物质上的富贵无关,而是指人的精神上的富贵接着提出,诗歌若要体现“绮丽”之风,如果尽用浓重的光色声影,便索然无味,必须以“淡”笔映衬第三联到第五联则进一步阐释“绮丽”实为一种因浓淡互补而生的秀丽华美,提出在艺术发明中要浓淡相宜,和实生物综上所述,“绮丽”的艺术境界是纤小的,它的美乃明丽疏朗而非浓艳盛美作诗如此,作词亦如此试当作大《醉落魄》: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箪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此词乃咏吹笙上阙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开头两句写景:鸟雀归巢,薄雾缭绕天河,星星闪烁其中,夜晚静谧美好接着由物及人,成大拖一床竹席,躺在凉爽的树荫之下,点上檀香,清香四溢,清闲之意跃然纸上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颂,俞陛云评曰:“淡黄月句已颇清新,更有吹笙人在花影中,风情绝妙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她,愁作淡黄月’五字融浑2过片紧承“笙”字,“好风碎竹笙如雪”乃写笙声,“昭华三弄临风咽”谓笙声已止鬓丝撩乱纶巾折”谓一阵风吹来,将成大的发稍吹起,纶巾亦乱,凉意1(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9页2(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9页27袭来末句则是成大自语,这种在凉风习习的夜晚静听笙声时所产生的惬意之感,不要给世俗的人说,悠然自得与孤芳自赏的心情跃然纸上一种“满”字,既是说凉意甚浓,更是成大的惬意之感又如前文已评析的《霜天晓角·梅》: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上阙咏梅,出以淡笔,清雅莹洁下阙由梅及人,极写“愁绝”。

      全词境界空灵,语出疏淡俊逸,酷似王维山水画景物奇淡,而情绪极浓,于浓淡相宜中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