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七届校园辞典大赛校史校情参考资料.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55210841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届校园辞典大赛校史校情参考资料2011-05-08 10:30    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综合性大学1921年4月,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校主陈嘉庚先生本着“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从新加坡返回故乡厦门创办厦门大学为了筹措办学经费,陈嘉庚先生认捐了其全部资产的四百万大洋;在校址选择上,他“躬亲遍勘各处地点”,最后选定厦门岛南端早年郑成功演武场为校址       1921年4月6日,厦大正式建立邓萃英、林文庆等知名人士先后来校任职,特别是在林文庆任执掌厦门大学的16年时间里,厦门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初具规模,首批校舍于20年代初投入使用,沿用至今的厦大校徽、校训、校歌也在私立时期即已确立同时,厦大还重金聘请了包括林语堂、鲁迅、顾颉刚等在内的大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在国学、教育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均展现了较强的研究实力    从1921年至1937年长达16年的私立时期,陈嘉庚先生独立担负学校几乎所有经费,即使是在企业困厄、经济窘迫的景况下,他仍抱着“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坚定信念,先后变卖橡胶园、公司股本和三座豪华大厦,苦苦支撑着学校的正常运作,矢志不渝,直至1937年厦门大学改归国立。

      校主以高尚的人格建立起一座爱国兴教、侵资办学的巍巍丰碑,为世人景仰在此期间厦大还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至此,厦门大学形成了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和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成为厦门大学校史精神的重要积淀       1937年厦门大学改归国立,萨本栋任首任校长,但萨本栋任职不久,东南战事危急,厦门大学被迫内迁闽西山城长汀坚持办学,成为当时粤汉铁路线以东唯一的国立大学,也是当时最逼近战区的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尽管处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厦大师生不畏艰苦,在1940年和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中,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为厦大赢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此外,全校师生在嘉庚先生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厦大儿女为祖国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厦大开始了回迁厦门,在废墟上重建厦大的新历程至此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厦门大学形成了涵盖文理工商法五大学院十八个系别的综合性大学,其中,国际贸易学、航空工程学及海洋学三系均是当时在全国高校中最早开设的在长汀艰苦办学的7年时间里,厦门大学形成了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内迁闽西长汀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

         1950年5月,王亚南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建国后厦门大学的首任校长,厦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王亚南校长学术造诣深厚,知识渊博,是国内翻译《资本论》的第一人王亚南校长还善于发现人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在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厦门大学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在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厦大的大部分工科专业被调整、合并经调整后,厦大成为一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实行“全面的、彻底的教育改革计划”根据全国院系调整一盘棋计划,厦大航空工程学系调出与清华大学等校的航空系合并成立航空学院,海洋系调出参加组建青岛海洋学院,航海专科与集美水产学校合并成立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土木、机械、电机3个系并入浙江大学和南京工学院,政法学系归并华东政法学院,企管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学院1959年到1960年间,厦大承担起筹办福州大学任务,又将工科各专业并入福州大学,后厦大农学院又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农学院;期间,原福州大学(1953年改为福建师范学院)5个学系并入厦大经过这次大规模调整,厦大学科尤其是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受到较大挫折。

      厦大500多名师生走上新岗位,为福建省和全国的高教事业作出重要贡献院系调整后,厦门大学成为当时全国14所文理综合性大学之一    同时,50年代初,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他和女婿李光前共同斥巨资为厦大兴建了24座校舍,使得学校的建筑规模整整扩大近一倍,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1963年,厦门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    (文革时期,厦门大学与中华民族一起,陷入了10年之久的动乱浩劫中,学校发展停滞倒退,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办学处于灾难与困惑的状态    可以说,厦门大学从作为一所地处海疆边陲的私立大学,到目前全国唯一设立在经济特区的重点大学,她的发展壮大始终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扶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如邓小平、、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等先后莅临我校视察  1986年,厦门大学复办研究生院;1995年,厦门大学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厦门大学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3年与本部隔海相望的漳州校区投入使用,厦大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的跨海大学2004年,厦门大学被确立为中国副部级大学;2005年,厦门大学以全优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同样是在2005年,厦门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目前正向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      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厦门大学为各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展板上展示的是从厦大毕业的知名学者,这其中包括以陈景润为代表的32位两院院士,以及以余光中在内的文史哲,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的多位资深专家其中有被传为学界美谈的父子院士、父女院士除此之外,在国内党政商各界,以及海外、港澳台地区也活跃着多位厦大杰出的校友,展板上展现的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展板上的人物简要介绍)       群贤楼是典型的嘉庚建筑风格由陈嘉庚先生亲自设计,采用闽南与西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方法,极具特色,其中蕴含着陈嘉庚先生深深的爱国情怀在中厅下部是1921年5月9日群贤楼奠基时的奠基石,左右两侧的碑文记载了私立时期南洋华侨捐资办学的义举大厅正中墙壁上书写的“发扬陈嘉庚先生爱国兴学,为祖国培养人才的精神”的题词,是1980年春,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的廖承志先生为庆祝厦大建校60周年而题写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学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目前我校共有博士一级学科授权14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17个,共有140个专业可招收博士生,225个专业可招收硕士生,10个专业可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

      学位授予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我校还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7位,国家重点学科增幅居全国高校前列    截止2009年,厦门大学院系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共设21个学院、62个系、83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    目前,本部与漳州两个校区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备,全校已基本实现学生住宿“ 4 -2 -1 ”的目标,在全国首屈一指与此同时,校园数字化等软件设施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在这一基础上,厦大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实践教学与学生活动等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我们的就业率始终位于全国高校第一梯队,特别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服务    我校在海外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方面也走在全国各高校前列50年来厦门大学培养了2万多名来自世界五大洲95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函授生2004年,成立了由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三院合并而成的厦门大学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       2003年嘉庚学院挂牌成立,这是厦大创办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举措。

            科研工作一贯为厦门大学所重视我校在文科和理科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科研基础这两块展板展示的是自私立时期到文革期间,厦大人文社科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理科方面,通过九十年的发展,厦大形成了以数理、化学、海洋、生物四大学科为支柱的研究态势,近年来,一批中青年专家活跃于文科各个学科,成为当前科研的中流砥柱上世界80年代以来,厦门大学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了一批新兴研究机构,像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等,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服务社会的新形势,我校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面临的最急迫科研任务,关注社会对高校的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科技合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2007年8月,我校印发了《厦门大学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行动计划(2007-2010年)》,把贴近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    学校每年都举行校庆大会,以缅怀校主陈嘉庚的光辉业绩,总结过去的办学历史,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展板展示的便是历次校庆的盛况      厦大校友素有饮水思源、图报师恩的美德和传统不论是功业卓著、遐迩蜚声,还是潜龙待时、雏风清音,他们都时时不忘春风化雨之恩,囊萤映雪之情,谋求以各种方式回馈母校。

      2006年,学校85周年校庆之际,成立了“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无数关爱厦大的校友实现襄助教育的愿望搭建了一个新平台,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陈嘉庚的后辈们也把陈嘉庚先生克己奉公、爱国奉献的精神奉为典范,并发扬光大,除了继续捐献巨资支持厦大办学,还时常惦挂着厦大的建设和发展,分别莅临学校参观指导,为厦大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厦门大学在得到广大校友和新加坡李氏基金鼎力相助的同时,还得到海内外华侨华人和社会各界得大力支持展板展示的是海内外华人华侨捐资兴办的各种楼舍,像“华侨之家”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开创了新局面   (四种精神)九十年的风雨沧桑和几代厦大人的不懈努力,积淀成厦门大学“爱国爱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凝聚成厦大特有的“四种精神”,即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    建校之初,厦大即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职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交流合作愈加便利和频繁展柜中展示的2008年以来,我校发表于世界三大顶级杂志《自然》《科学》《细胞》上的24篇学术论文,高度体现了厦大的科研实力。

          厦大在国际上一直久负盛名,国际知名度持续增高,近年来,先后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的政界名流与工商界知名人士来校参观访问我校领导、专家教授也先后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大学不但重视师资力量,为了提高学术水平,我校每年都举办很多场学术交流会议    厦门大学也重视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采取联合办学、项目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自2004年4月起,我校与韩国仁荷大学、美国罗得岛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校成立“全球八校联盟”    同时,我校作为国家汉办的南方基地,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13所孔子学院    (对台交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缓和改善,我校利用对台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台交流与合作,率先设立对台研究机构,最早组织学者访问台湾,最早与台湾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先后与台湾20多所大学签订校际合作交流协议,几乎所有学科均有与台湾交流与合作,厦门大学是祖国大陆对台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高校       1980年7月成立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专门从事综合性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2004年改制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除已经投入使用的本部和漳州两个校区外,翔安校区已于去年奠基建设,届时,厦大校园总面积将达8000余亩,距离校主生前设想的建设“万亩大学”目标又将更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