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质量提升及优秀工艺图文对比样板展示.ppt
62页质量提升及优秀分享质量提升及优秀分享门窗施工质量提升门窗施工质量提升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结构施工质量提升结构施工质量提升防空、裂质量提升防空、裂质量提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砌筑施工质量提升砌筑施工质量提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质量推手质量推手样板引路制度样板引路制度第五部分第五部分优秀分享优秀分享第六部分第六部分结构施工质量提升结构施工质量提升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对拉螺杆采用多伞形卡固定,伞形卡之间存在间隙,降低固定强度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强度较大单伞形卡固定,保证固定强度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墙梁结合部形成受力断面,结合部易出现错台现象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墙梁结合部采用梁侧木方压过模板拼缝位置,保证受力刚度梁测木方采用定型模具加固,保证上侧木方受力刚度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內排架无扫地杆,內排架无有效抗变形能力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离楼板1520cm设置双向扫地杆,强化內排架抗变形能力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顶板次龙骨平放且间距较大,模板易变形错误做法:顶板次龙骨平放且间距较大,模板易变形。
较好做法:顶板次龙骨木方全部立方,次龙骨间距不大于较好做法:顶板次龙骨木方全部立方,次龙骨间距不大于30cm30cm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层高2.9m范围内侧采用四道水平杆加固,剪力墙模板受力刚度不足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自下而上第一排螺杆离地200mm,一、二排间距450mm,二、三排间距450mm,最上道距顶板300mm,其余均分,模板根部应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拉螺栓距阴角200mm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梁底使用木方进行应力传递,传递到临边立杆上,刚度不满足要求,易造成梁下弯变形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梁底使用钢管 进行压力传递,保证足够的刚度把应力传递给梁侧边的两根立杆上,保证脚手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墙、柱根部模板和地面缝隙过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形成漏浆,浇筑完成后,现浇结构易形成烂根。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在楼面施工结束后,在墙、柱根部弹墙、柱身线,按照所留线条进行木条订裝,在底部木条上再进行墙、柱身线压线订裝二层木条,后期模板安装底部进行压缝安装,保证根部无漏浆,避免后期烂根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板底木方较差部位无主勒木方进行支撑,造成此部位形成受力真空部位,无有效支撑力,易造成板底变形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合理进行板底支撑木方的排版,保证次木方间距不小于20CM,对主楞排版需注意次木方较差区域,尽量把主楞排在此区域,对次木方端部进行支撑,保证教授叫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后期楼板变形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施工用钢模堆放杂乱,未按照规范要求堆放,影响钢模质量,间接造成现浇面成型质量存在缺陷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首先,在施工现场钢模存放区域应该专门设置,其次钢模存放应该竖向放置,设置专门的钢模摆放支架,保证不破坏钢模的整体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钢模施工中,梁和墙交接部位采用泡沫板、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封堵,易形成施工冷缝、断面,影响后期结构安全。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在此部位建议采用钢丝瓦片进行封堵,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钢模施工中,大钢模和阴阳角模固定采用伞形卡进行固定,不能达到固定要求,且固定间距过大,易造成阴阳角部变形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大钢模和阴阳角模部位的连接固定应采用配套的固定连接件,保证连接刚度满足要求,保证现浇结构的成型质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扣件排架:扣件排架:楼板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00mm,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00mm,且顶杆扣件须进行力矩检测立柱顶托必须采用双十字扣件木方背楞墙板体系:木方背楞墙板体系:采用45mm*90mm木方;中心间距150mm,木方必须立放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外墙、电梯间、斜屋面板采用三段内置式对撬螺栓,提高防渗隔音性能当梁高550mm时,与墙柱交接处须另设对拉螺杆,间距500mm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内外墙柱斜撑内外墙柱斜撑: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斜拉间距2000 mm ,距墙柱边500 mm。
楼板上安装固定件作为斜支撑底部固定,另一端分别支顶在墙的第二、五道水平钢管上内外墙柱斜撑内外墙柱斜撑:可采用单边斜撑,但须设置长拉丝,进行拉顶结合,保证砼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移位、倾斜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墙柱模板下口:墙柱模板下口:采用调平压脚板,保证不漏浆墙柱模板下口:墙柱模板下口:在楼板收光质量一般,不平整的情况下,可采用双层看脚板,保证不漏浆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降板处侧模降板处侧模1 1:卫生间、阳台降板150mm时,采用定制钢模或定制木方吊模支撑降板处侧模降板处侧模2 2:降板处侧模:降板处侧模1 1:降板150 mm时,降板部位侧模采用固定钢模固定侧模必须设置对拉螺栓限位夹具或定型内撑固定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提升混凝土成型质量优秀做法砌筑施工质量提升砌筑施工质量提升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窗台板未伸入墙体,与砌体形成断面该部位后期易出现八字裂缝且存在冷缝渗漏隐患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在砌筑达到窗台板标高后支模浇筑窗台板,厚度不小于10cm,伸入墙体不小于20cm,避免后期出现开裂及渗漏。
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窗台板工序倒置,采用预留口进行后期浇筑,浇筑较难密实,存在渗漏隐患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在砌筑达到窗台板标高后支模浇筑窗台板,厚度不小于10cm,伸入墙体不小于20cm,避免后期出现开裂及渗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构造柱采用步步紧穿透墙体固定模板,破坏砌体结构稳定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构造柱内设置对拉螺杆固定模板,避免破坏墙体,抹灰施工前对螺杆洞进行封堵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斜顶砖组砌不密实,斜顶角度过大,较长墙体斜顶采用同向方式组砌,后期该部位易开裂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斜顶砖应组砌密实,角度宜为4560度,当墙体较长时应采用倒八字双向砌筑,中间部位采用成品三角块放置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页岩空心砖直接组砌,根部未设置实心板材或素砼反坎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空心砌体及轻质填充材料应在根部砌筑不少于3皮实心板材或湿区需浇筑砼反坎。
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反坎二次浇筑前,楼板面未凿毛,反坎内垃圾未清理,浇筑后易出现施工冷缝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反坎浇筑前楼板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洒水湿润,充分振捣,提升反坎成型质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湿区管线及等电位破坏砼反坎,存在渗漏隐患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水电管线及设备等电位直接预埋于砼反坎,避免二次破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构造柱与砌体交接面未设置马牙槎,降低构造柱抗震、抗裂性能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构造柱马牙槎采取先退后进,隔皮进退,构造柱拉结筋按每50cm高度进行留置、拉结筋进入砌体内长度为500mm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门预制过梁搭接长度较短,稳定性不足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因尺寸限制,门过梁搭接长度不足20cm可采用现浇结构,确保门过梁稳定性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砌块之间灰缝大小不一,且饱满度不满足要求,形成瞎缝、通缝,后期易造成墙体空鼓。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加强砌筑施工管理,保证灰缝无瞎缝、通缝,提高砌筑质量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砌筑洞口未按照要求进行预制块留置,后期进行窗扇安装易造成墙体开裂破坏,且窗扇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在砌筑墙体时设置预制块,上下两块离端部不小于20CM,中间预制块距离不大于60CM,确保窗扇安装固定满足设计要求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常见通病与改善做法错误做法错误做法较好做法较好做法 错误做法:错误做法:大于30预留洞口未设置混凝土过梁,预留洞口稳定性不足,易导致墙体开裂 较好做法:较好做法:大于30cm洞口设置混凝土过梁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100、120墙体如有管线可设置构造柱,管线从构造柱内引上,避免后期墙体开槽破话前提结构 门边短垛砌体墙组砌难度较大,且后期易开裂变形,为提高短垛稳定性可采用现浇结构替代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 因页岩烧结砖较脆,开槽易破坏墙体,定制专用穿管页岩砖,避免墙体后期开槽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砌筑完成后,定期进行灰缝养护,避免水泥砂浆收缩导致灰缝开裂。
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砂加气设置有效防雨覆盖,控制砂加气含水率,避免砂加气含水率过高导致后期抹灰面开裂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场地内设置砂加气集中加工区,避免楼层切割到粉尘污染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提升砌筑质量优秀做法场地内砂加气块搬运使用专门车辆进行运输,避免施工现场二次调运对加气块的破坏,降低了材料破损率抹灰空鼓、开裂成因分析1.模模版版脱脱模模采采用用油油性性脱脱模模剂剂,混混凝凝土土表表面面过过于于光光滑滑,附附着着力力较较差差造造成成抹抹灰灰面空鼓开裂面空鼓开裂2.砌体组砌及构造方式不合理,砌体沉降导致抹灰面空鼓砌体组砌及构造方式不合理,砌体沉降导致抹灰面空鼓/开裂3.不同材料交界处未进行挂网处理,或挂网方式不合理,导致空裂不同材料交界处未进行挂网处理,或挂网方式不合理,导致空裂4.多管线开槽面不封堵或封堵方式不合理,导致抹灰面空裂多管线开槽面不封堵或封堵方式不合理,导致抹灰面空裂5.抹灰前混凝土、蒸压砌体未喷浆或喷浆附着力较差抹灰前混凝土、蒸压砌体未喷浆或喷浆附着力较差6.抹灰砂浆拌制随意,无有效保证砂浆强度。
抹灰砂浆拌制随意,无有效保证砂浆强度7.砂浆添加砂浆王等添加剂,降低砂浆强度砂浆添加砂浆王等添加剂,降低砂浆强度8.一一次次性性抹抹灰灰厚厚度度过过厚厚(超超过过12mm)或或分分层层抹抹灰灰工工序序的的间间隔隔时时间间不不足足(少少于于12小小时时),抹抹面面上上墙墙的的砂砂浆浆滑滑移移,抹抹灰灰层层就就极极易易出出现现呈呈水水平平走走向向的的下下垂垂裂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