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部CTA检查技术课件.ppt
20页头部头部CTA检查技术检查技术1 1 头颅头颅CTA检查技术检查技术CTA又称CT血管成像,是指从被检者的静脉中快速注入一种对比剂,通过人体血液循环,在血管(动脉及静脉)中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值的时间内进行扫描,经工作站的后处理重建出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头颅CT血管成像可以同时显示脑血管腔内、腔外和血管管壁病变,既可实现大范围血管又可实现小血管小分支的精细显像目前,这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头颅血管疾病的诊断2 2 适应症适应症1.脑血管疾病2.颅内肿瘤3 3头部头部CTA检查检查n n评估患者n n检查前准备n n摆位固定n n参数设定n n检查中n n检查后n n图像后处理n n胶片制作4 4评评 估估 患患 者者增强扫描不同于普通平扫,需要向患者血管内注射碘对比剂,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造影剂渗漏等不良反应其中CTA检查使用造影剂剂量及注射速度均高于普通增强扫描(注射速度4ml/s),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大,所以检查前对患者的评估尤其重要5 5评评 估估 患患 者者n n临床检查目的n n患者知情并同意检查n n了解病人有无碘造影剂禁忌症n n了解病人相关基础疾病n n了解病人相关既往病史6 6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n n确认患者n n评估患者现病情n n评估患者血管情况n n安置留置针(18G20G,右侧肘正中静脉)n n向患者介绍简略流程及正常生理反应n n检测相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n n正确连接高压注射器n n急救准备7 7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n n1.1.认真核对认真核对CT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n n2.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n n3.3.检查前检查前4h4h禁食、禁水禁食、禁水 n n4.4.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n n5.5.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n n6.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予适当的镇静剂8 8摆摆 位位 固固 定定n n正确摆位n n检查患者被检部位有无异物n n头部固定n n叮嘱患者制动及应激手势n n最后确认9 9.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n n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n n扫描方式:横断面螺旋扫描n n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n n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1010.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n n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具体确定一般从后床突下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具体确定一般从后床突下30mm30mm开始,向上达后床突上开始,向上达后床突上505060mm60mm。
建议范围颈建议范围颈2 2至颅顶)至颅顶)n n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0,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n n扫描野(扫描野(FOVFOV)头颅扫描,采取大视野扫描视野用)头颅扫描,采取大视野扫描视野用headhead即可)即可) n n扫描层厚、层距:扫描层厚、层距:0.6250.6251.25mm1.25mm (平扫正常头颅平扫正常头颅CTCT扫扫描即可描即可) ) 1111参参 数数 设设 定定n n小剂量峰值测定法小剂量峰值测定法TestBolusTestBolus检测颈内动脉检测颈内动脉C:4ml/s15mlC:4ml/s15mlS:4ml/s20mlS:4ml/s20ml使用使用DynEvaDynEva测出峰值时间测出峰值时间设定增强延时:设定增强延时:D=D=峰值时间峰值时间+5s+5sC:4ml/s(DX4)mlC:4ml/s(DX4)mlS:4ml/s40mlS:4ml/s40ml扫描方向:从下往上扫(足扫描方向:从下往上扫(足头)头)扫描范围:颅底至顶部颅骨内板扫描范围:颅底至顶部颅骨内板根据设备将平扫与增强使用根据设备将平扫与增强使用相同准直相同准直、起始位、结束位、起始位、结束位碘对比剂:碘对比剂:350350以上以上n n团注追踪法团注追踪法BolusTrackingBolusTracking检测颈动脉分叉(检测颈动脉分叉(C4C4水平),当颈动脉水平),当颈动脉CTCT值达到值达到150HU150HU后后自动触发启动扫描,扫描延时自动触发启动扫描,扫描延时4 4秒。
秒C:4ml/s50mlC:4ml/s50mlS:4ml/s50mlS:4ml/s50ml扫描方向:从下往上扫(足扫描方向:从下往上扫(足头)头)扫描范围:颅底至顶部颅骨内板扫描范围:颅底至顶部颅骨内板根据设备将平扫与增强使用根据设备将平扫与增强使用相同准直相同准直、起始位、结束位、起始位、结束位碘对比剂:碘对比剂:350350以上以上1212检检 查查 中中检查中密切注意患者情况、造影剂注射压力,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第一时间停止注射造影剂、停止扫描、询问患者情况,按应急方案处理在患者没有不良反应且愿意继续检查的情况,可考虑继续检查反之应终止检查,积极配合临床处理患者或送急诊处理,待稳定后转入病房观察注:造影剂注射与扫描需同时启动1313检检 查查 后后检查结束后,第一时间询问观察患者情况,确认患者没有不良反应后,除去高压注射器连接管,放患者下检查床,安排患者在观察区休息20分钟,无延时反应后取留置针,患者方可离开放射科如有不良反应,按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处理嘱患者多喝水或有临床进行水化1414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后期处理都在工作站上进行,利用MPR、MIP、VRT、等工具处理图像处理原则:整体到特写;带骨到去骨;全面到局部;突出重点;说明病变血管及其邻近结构关系。
1515多方法重建多方法重建1616多角度重建多角度重建1717整体到局部重建整体到局部重建1818胶片制作胶片制作1919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