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doc
9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升本专升本) )本文由 cdled002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专升本类) (二年制)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及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 术的基本知识,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基本能力的,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 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程 学等技术基础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 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须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技术前沿及发展趋势 4.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语书刊,且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工程 四、主要课程 / 学位课程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工程数学、CAD/CAM、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系 统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学、现代设计方法学 等。
学位课程:大学英语、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加工 技术、CAD/CAM 软件、机械制造工程学、工程测试技术、现代设计方法学、数控机床维修、数控原理与 系统等 部分课程教学内容: 1、 大学英语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作、翻译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 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或接近国家英语四级水平 2、工程数学 学习行列式的计算, 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秩的定义和计算, 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解方程组及逆阵,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利用正交变换化对称矩阵为对角形矩阵,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有关基础知识,培养 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学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实用接口技术具有在工业控制系统选择微机和接口的初步 应用能力 4、 机械原理 该课程主要讲授平面机构结构分析及运动分析,运动副摩擦及效率;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机构的选型和组合应用;机械运转机器速度波动的调 节及机械的平衡等。
具有设计一般机械传动机构的能力 5、机械设计 学习整部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一般尺寸和参数的通用零件,包括它们的基本设计 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有关技术资料的应用等具有设计通用零、部件的能力 6、材料成型及控制 学习各种毛坯的成型方法和制造工艺具有正确选用毛坯的种类及成型方法的能力17、电子技术 主要学习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熟悉各种门电路及各种集成元器件的功用及应 用 8、半导体变流技术 主要讲授由功率半导体二极管、晶闸管、大功率晶体等元件组成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等的工作原理 和性能分析、计算,晶闸管的出发电路,串、并联保护技术以及新波器、交流调压器等熟悉各种元器件 及各种典型控制的功用及应用场合 9、机电传动控制 了解机电传动控制的一般知识,掌握电机、电器、晶闸管等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和选用方法,掌 握常用的开环、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性能及应用场合所,了解最新控制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 应用 10、计算机绘图 掌握 AutoCAD 最新版本的常用命令及操作使用方法,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二维、三维绘图的基本方法 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运用 AutoCAD 进行二次开发,并能在工程实践中实际应用。
11、数控加工技术 重阐述微机数控系统(MNC)及数字控制系统(NC)的硬件部分的原理及构造;同时介绍软件系统的设计 及结构特点、进给伺服系统的原理、使用及特点;位置监测装置的原理及特点;数控加工程序的手工编程 法及自动编程法等 12、CAD/CAM 软件 学习 Pro/e 实体零件设计,装配图,爆炸图,工程图出图、曲面外观造型、模具分模及整体模具设计 等内容13、机械制造工程学 学习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提供出合理 的定位、夹紧方案;能够进行定位元件和夹紧机构的合理选择;对定位误差和夹紧力进行分析计算具有 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和选择工艺装备的初步能力 14、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圆柱形体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轴承公差与配合;量 规和检验;锥度公差与配合;花键结合;螺纹结合;圆柱齿轮传动公差和尺寸链等具有根据使用功能要 求确定机械零部件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能力 15、工程测试技术 主要讲授检测系统常用的各种传感器的类型、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常用检测装置的 使用方法、基本检测电路的原理,常用传感器的选型等知识。
16、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原理、组成要素和机电一体化的共性关键技术结合精度设计的 主要原理与原则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主要机械设计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采用数理方法对机械系统建模 设计中的基本物理量进行了描述和等效转化介绍伺服驱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对步进电机、直流、 交流伺服系统结构、原理及特性等 17、现代设计方法学 学习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 18、数控机床维修 介绍数控系统基本维修方法、故障诊断、报警及机床参数,主要介绍常用 FANUC 系统及 SIMENS 系统 的性能,同时对数控系统产品作一些必要的介绍对现代的检测技术及维修中所需现代的检测手段,仪器 也扼要作介绍. 19、数控原理与系统2数控基本概念,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及各种预处理,加工轨迹的轮廓插补原理,开环和闭环进给系统 的位置及速度控制原理数控系统主轴的驱动控制和主轴驱动装置的信号连接,辅助功能与 PLC,数控系 统的硬软件及相关技术,数控系统的应用使学生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于 数控系统具有初步的选型、安装、调试能力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共 27 周。
修业年限: 六、修业年限:二年 授予学位: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课程体系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 八、课程体系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培养计划设必修课 19 门,计 1056 学时,66 学分;实践 27 周,27 学分共计 1632 学时,93 学分 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 学期 一 二 三 四 合计 所占比例(%) 类别 公共基础课学分 专业基础课学分 专业必修课学分 实践环节学分 学分合计 说 明 12 12 0 1 25 5 14 0 4 23 0 0 21 4 25 0 0 0 20 20 17 26 21 29 93 17.5 26.2 20.4 26.2 100.00本专业毕业生至少要修满 103 个学分九、选修学分要求: 选修学分要求: 选修课 20 门,共计 576 学时,36 学分本专业毕业生至少要修满 10 个选修课学分 学期 类别 校定选修课学分 系定选修课学分 学分合计 说 明 8 一 8 二 8 4 12 三 4 11 15 四 1 0 1 合计 21 15 36 所占比例(%)本专业毕业生至少要修满 10 选修课个学分3十、培养计划一览表山东科技大学培养计划一览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制:二年 制订日期:2005 年 4 月。
一)学历周次 环节 学年 Ⅰ Ⅱ Ⅲ ⅣR R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C K K Q Q Q Q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C G C C K K Q Q Q Q Q Q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G S S C K K Q Q Q Q B B B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E Q Q Q Q Q Q符号 R:入学教育 J:理论教学 Y:认识实习 A:教学实习 说明:C:课程设计 D:毕业设计 G:生产劳动 F:机动 (二)时间分配(以周计) 时间分配(以周计)周 环 节 数 学 年S:生产实习 E:毕业鉴定B:毕业实习 Q:假期K:考试教 R Y A S K 各 C学 B D环 G F节 J EQ 合计环 节 所 占 时 间 (周) 4 4 1 5 3 3 17 17 1 1 2 31 15 46 1 1 42 41 83Ⅰ Ⅱ 合计 (三)实践环节 顺 序 1 2 3 4 5 6 7 8 合2 2 2 22 6名称 军训学 分周数 2各学期学分分配 一 2 1 3 1 1 1 2 3 17 3 4 4 20 二 三 四实践教学形式 集中 分散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上机 12 学时) 劳动教育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计1 3 2 1 2 3 17 291 3 2 1 2 3 17 31√ √ √ √ √ √ √4(四)必修课进程表 课 程 学 时 总 学 时 62 140 80 授 课 62 140 80 实 践 实 验 分学期课堂教学周学时 一16 周课 程 类 型课 程 类 别 公 共 基 础 课课 程 编 号 1 2 3 体育学 课 程 名 称 分 48二15 周三15 周四0 周课 程 归 属 GGGG GG2 5☆ 52 4☆大学英语 工程数学 形势与政策(专题) 公共基础课合计416 4 5 3 4 3 2 3 2 26 4 4 4 2 14 3 2 2 7 3 3 6 63282 60 80 60 64 48 30 45 30 417 60 60 60 30 210 45 30 3 112 60 45 112 1006282 52 74 56 60 42 26 41 16 367 54 30 56 26 166 41 30 22 100 54 41 102 896 8 12 6 4 10 110 8 6 4 4 6 4 4 14 50 6 30 4 4 44 4126 4☆ DQ JX 4☆ JX JX DQ 2 3☆ 2 DQ JX JX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5 专 业 基 础 课 6 7 8 9 10 11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材料成型及控制 电子技术 半导体变流技术 机电传动控制 计算机绘图 专业基础课合计5☆必4 3☆修1215 4☆ 4☆ 4☆ 2 14 3☆ 2 2☆ 7 4☆ 3☆ 7 JX JX JX JX JX JX JX JX JX课公 共 专 业 课机械 制造 及自 动专 业块 课程 数控 加工 技术 专业 模块 课程12 13 14 15数控加工技术 CAD/CAM 软件 机械制造工程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专业课程合计16 17 18工程测试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学 模块课时合计19 20 21数控机床维修 数控原理与系统 模块课时合计必修课时总和计2421215(五) 选修课进程表 :选修课进程表 : 课 程 学 时 总 学 时 30 30 18 18 30 30 18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