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 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导学院“家长委员会”助学的告成实践 江西师范大学课题组 《国家中长期教导改革和进展纲要(2022—2022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导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成立高校家长委员会,探索家庭与学校合作互动双赢供给了依据结合“规划”精神和育人实际,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导学院于2022年12月17日,成立了全省高校首个家长委员会,有效整合了家长教导资源,拓展了学生教导工作空间,推动了学校教导与家庭教导的良性互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为“学校乐办、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注入了活力,赢得了家长、学生的好评,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关注 一、理念引领:协同·合作·共享 俗话说,思路抉择出路我们首先理清办学思路,树立协同、合作与共享理念 一是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在当前高度一体化的社会形势下,学校教导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务必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紧密合作,统一协调,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根基、社会为依托的“三维”教导网络,实现共同育人。
二是学校与家校合作学校教导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支持体系,家庭那么是学生采纳教导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人才培养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家庭互动合作,持续地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导目标一致、教导理念趋同、教导过程同步、教导方法互补 1 三是教导资源共享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教导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各具优势特色,互补性强,只有充分挖掘并合理配置共同的教导资源,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变,才能真正形成教导合力,提高教导质量和效益 二、行动诠释:参与·沟通·监视 好的想法要有刚健有为的实际行动支撑,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我们在工作推进中紧紧抓住家长参与、相互沟通、社会监视这三个关键词,在预案、落实、反应、整改几个环节狠下功夫,收到实效,尝到了甜头 一是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参与教导管理第一,家长积极献计献策,共谋学院进展各地家长委员会选派有教导管理阅历的委员代表定期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与学院领导一起共商育人良策,共谋进展大计,共除学生成长障碍同时,主动、实时、全面地把学院教导教学处境反应给全体家长,宣传学院进展成果,为打造学院公信教导、创造教导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家长利用行业优势,共绘职业规划学院学生数近4000人,学生家长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岗位、不同背景,其家长行业教导资源特别丰富学院利用丰富的家长行业教导资源,邀请家长为学生举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如九江家长委员会成立公务员考试模拟训练营,每学期集中训练一次,由家长现场出题,模拟正式考试程序,学生举行笔试、面试根据学生表现,试后再由家长委员会代表集中对考生举行南昌家长委员会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由各行业优秀家长代表给学生举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银行总经理对有意向进入银行系统的学生培训,人力资源老总对有意向进入公司工作的学生培训,私企老板结合创业体验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培训等等第三家长加入校园活动,共促学生成长各地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学院开展各项活动 2 供给扶助与支持宜春、九江家长委员会为学院捐赠200余册励志书籍与考研、考公务员书籍;南昌、新余、上饶、吉安家长委员会争取了一些非正规教导的培训工程,扶助学院学生社团与相关企业和机构联系合作,为学生社团活动供给实践平台、募集资金,以及选派精彩的文娱节目加入学院迎新年晚会等等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都能看到家长参与的身影,营造了家校共育的和谐空气。
二是学校与家长构建沟通长效机制第一,家长走进课堂,反应教学评价学院实行“邀请您进课堂”的教学开放筹划,全体课程随时面向家长开放,走进教室查看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教师教学处境,填写《教学评价反应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观法和建议其次,学校编发工作简报,交流教导信息为了让家长随时了解学院近期教导教学工作动态,感受孩子的点滴收获,实时宣传学院教导工作新进展,传递家教新理念学院组织气力编写《国际教导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简报》,每月定期发放到每位家长的手中,开发了“教子有方”栏目,为家长之间也搭建了交流沟通平台在实践中,学院进一步细化了专业分类,建立有效沟通结合各专业特色、学生轻易展现的困惑与问题,邀请学院分管领导等负责人与家长定期举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 三是社会监视依法办学第一,通过学生家长面向社会广开纳言渠道,创新监视方式学院聘请家长承担监视员,使家长实时掌管学生在校处境,调动学生家长教导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关系建立开门纳言制度,在学院门口醒目处安装了“观法箱”,随时从家长、社会中吸纳好方法、好建议定期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收集,由家长委员会举行分类统计汇总。
针对家长观法,学院采取办公会拟措施、教师会提要求、后期跟进落实等有效措施,做到广泛征求观法,真诚接纳建议,实时解决问题这 3 种开放的“家校”沟通方式,既可以得到家长认可与合作,又可以让家长深入了解学院教导教学处境,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巩固了合作育人的信仰和根基其次,在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中提升家长素质,强化家长委员会代表的履职才能家长委员会紧紧围绕学生生活中展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多方面指导家长找到解决方法与对策针对不同学生的处境,家长委员会选定不同专题举行授课,譬如对新生家长开设“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家长”等专题讲座并与专家开展交流互动,一对一帮扶指导通过学习,家长不仅了解学校的教导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与专家一起共享了先进的教导思想与告成的教导阅历家长委员会提倡彼此学习,定期举办“家长沙龙”,加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家庭和家庭之间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学生进展创造良好成长环境,更好地履行监视职能 三、制度保障:平台·体系·机制 任何一种告成的社会实践要想使它永葆活力,持续产生正能量,务必有制度保证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 一是着眼于搭建互动平台。
第一,举办委员论坛,开发网络阵地家长委员会每月定期举办委员论坛,分别以教学管理、实践活动、家长授课为主题举行交流,做到月月有主题,事事有回复同时为便当沟通,学院还开通了国际教导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网页,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通报相关处境;建立地、市家委会群,学院领导以及全体员均参与到此群中,随时与委员们针对展现的问题举行实时沟通和有效答复,实现了沟通的无障碍其次,挖掘家长教导资源,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一年多来,学院各地、市家委会很好地发挥家长的渠道资源作用,支持学院人才培养和社会办学从成立到现在共解决学生就业实习基地4个,推举就业岗位十余个如南昌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国际教导学院小平小道爱国主义教导 4 基地”、上饶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国际教导学院玉山县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吉安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国际教导学院吉安市吉州区旅游实习就业基地”;南昌家长委员会邀请江西浙大中凯科技园、江西华园进出口有限公司,新余家长委员会邀请新余市卓越创办房地产估价接洽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来学院召开专场雇用会等等 二是着力完善乐助体系首先,成立组织机构,构建工作网络,实行分地、市管理学院成立国际教导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家长委员会的筹备及日常管理、联系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各地家长委员会实行分地、市管理的社会助学模式,以区域为单位建立组织机构家长委员会成员由所在区域家长提名推举、学院研究、征得个人同意后确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由学院颁发聘书,一届聘期为2年为了更好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各地家委会成立了德育督察组和教学督察组,分别与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领导举行对口联系,以便察觉问题,实时反映,实时解决其次,细化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学院先后制定了《江西师大国际教导学院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十条、《江西师大国际教导学院家长委员会运行管理条例(试行)》十一条等相关工作章程与工作制度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家长委员会工作有序扎实开展 三是着重构建长效机制第一,设立专项经费,使活动开展有保障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院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学院为家长委员会划拨了10万余元的专项工作经费,为参与、沟通和监视“三项职能”的履行和“家校互访机制”的运行供给保障其次,实施考核评定,使活动效果可检验学院把家长委员会创办管理工作纳入学院教导教学总体规划当中,纳入对学院的办学水平考核评定体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5 考核评定体系当中,家校合作育人工作与日常教导教学工作有机融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家校合作、社会乐助取得实效。
课题组长:张艳国,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后、博导 课题组成员:肖忠民,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导学院院长;张友苏,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导学院党委书记;易娟,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导学院党委副书记 6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