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演绎推理理论及技巧.doc
3页演绎推理理论及技巧 摘自:阿里30考试网 由: 阿里 收录 一、演绎推理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演绎推理测验的命题形式 演绎推理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为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理,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的,要求应试者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二)、演绎推理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做演绎推理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演绎推理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稿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解答演绎推理题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法技巧: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但你心中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此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考生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提出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得出答案,而完全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 2、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演绎推理题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题干部分陈述的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必须注意的是,此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即各个选项几乎都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与陈述直接有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二、演绎推理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所有诗人都是文学家,有的文学家是诗人,张中是文学家,则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张中是诗人 B.张中不是诗人 C.张中可能是诗人 D.张中不是文学家就是诗人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这是一种简单的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如果直接从已知条件入手,张中是文学家,而有的文学家是诗人,所以张中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回到备选答案中看,选项A张中是诗人,这是不敢肯定的;同理选项B张中不是诗人,也是不对的;所以A、B可以排除。
C张中可能是诗人,这是正确选项而选项D的错误在于文学家和诗人的关系并非非此即彼的,是文学家同时也可以是诗人,所以D也是错误的 [例题2] 有一段时间,满街的女人都穿着一种高跟的皮鞋,但这种鞋不美是男人们的共识,不久这种皮鞋越来越少见如今,在男士的衣柜里,双排扣西装可能已落满了灰尘这种西装气派、庄重,但有拒女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可见: A.女人都爱赶潮流 B.市场上已经没有高跟皮鞋和双排扣西装销售了 C.穿高跟皮鞋没有女人味,穿双排扣西装男人味又太浓 D.男人和女人流行哪种服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性是否认同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这种题型,其陈述的结论可以直接从陈述中总结出来,而不需要太多的推论,男人们一致认为这种高跟鞋不美,于是这种皮鞋逐渐消失,双排扣西装给女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因此也不再流行很显然,正是异性是否认同决定了一种服饰的是否流行,只有选项D符合这种推理,其他选项都不是可以从陈述中直接得到的结论 [例题3] 小王、小刘、小张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议论 小王说:“我肯定考上重点大学 小刘说:“重点大学我是考不上了 小张说:“要是不论重点不重点,我考上肯定没问题。
发榜结果表明,三人中考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没考上大学的各有一个,并且他们三个人的预言只有一个人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都同事实恰好相反可见: A.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一般大学,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B.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没考上,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C.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考上一般大学 D.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没考上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根据题中的条件,我们知道只有一个人的预言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与现实是相反的先假定小王的预言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到小王和小刘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与题中的陈述是相矛盾的;再假定小刘的预言是正确的,则依次可以推知小张没考上,小刘和小王都考上了一般大学,这与题中的陈述也是相矛盾的;最后我们假设小张的预言是正确的,则依次可以推知小刘考上了重点大学,小王没考上,小张考上了一般大学,这与题中的各个条件都是不相矛盾的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 [例题4] 鲁讯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所以《狂人日记》不是一天可以读完的这句话: A.正确 B.错误 C.《狂人日记》可以一天读完 D.《狂人日记》一天读不完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该题是典型的偷换概念的题型,第一次提到的“鲁迅的著作”指的是所有鲁迅的著作,第二次提到的“鲁迅的著作”则专指《狂人日记》这一本著作,因而其推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至于《狂人日记》是否能够在一天之内读完则是不得而知的因此,题干的陈述是错误的,正确选项应为B 特别说明:如果您的备考时间比较充裕,不妨看一下有关“演绎推理”的理论知识,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太多,就不列出了,您可以访问以下网址: ①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