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泉州石狮服装城-福建泉州石狮姑嫂塔导游词.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44745780
  • 上传时间:2022-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福建泉州石狮服装城|福建泉州石狮姑嫂塔导游词福建泉州石狮姑嫂塔导游词眼前这座黑压压的大岩石山叫宝盖山,你们看,它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看起来是不是显得特别孤单呢?所以,人们又叫它大孤山明朝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克晦在一首诗中这么说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高踞山头的那座塔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姑嫂塔它是一座用花岗岩建造的仿楼阁式的空心石塔塔共五层,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参观的泉州东西塔,东塔高48.27米,西塔高44.06米,虽然姑嫂塔还不足东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势,所以显得特别巍武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

      这里说的石塔,就是指姑嫂塔虽然志书记载只有廖廖数字,却十分明白地指出姑嫂塔在航海上起着指引商船抵岸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来到姑嫂塔前,大家请看,这塔的第一层西面开了一个拱形门,第二层以上各层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体梅花形,顶置护斗,塔身层层向上缩小,每层迭涩出檐每一层的塔身外都有围栏环卫四周;塔的里面有石阶直通塔顶第二层的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个字第五层的外壁有一个方形龛,龛里有石刻二女像,传说这二女是姑嫂明代苏紫溪有诗说:琼树当空出,飞帆带月遥二妃环佩响,秋色正萧萧这首诗就是写姑嫂塔的几百年来,人们都叫它姑嫂塔,为什么不叫它万寿塔或关锁塔呢?《闽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在闽南侨乡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还流传着更为传人的姑嫂塔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无法缴交财主的田租,被迫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还债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登上宝盖山远眺大海归舟,盼望骨内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已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惊涛骇浪把穷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

      穷哥哥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人大海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建起了这座姑嫂塔这当然是传说,但它却是侨乡人民过去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的见证,也是侨乡人民移民海外历史的见证大家知道,石狮市是闻名遐迩的闽南侨乡和与港台有密切亲缘关系的地区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地区的同胞有30多万人,侨眷侨属占石狮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狮市的旅外华侨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新加玻、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石狮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有着悠久的地缘、血缘关系祖籍石狮市的台胞有30多万人,目前居住在石狮的台湾籍同胞有二、三百人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泉州府志》中载,从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650年中,泉州发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饿死、民多游移、种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惨情景在那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困迫下,乡民大量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到菲岛谋生因住番定居国外,故乡人称华侨为番客,指的是从番邦返唐山的客人时朝著名文人何乔远在《镜山全集》中说:(华桥)皆背离其室家,或十余年末返者,返则儿子长育至不相识。

      盖有新婚之别,娶以数日离者这说明了晋江、石狮一代的乡民出洋谋生的辛酸历程早期乡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不少往菲律宾谋生的人,都有一定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在菲从事生产劳动,与菲人友好相处,共同开发菲岛,授以各种技能菲律宾史学家赛迪博士说:华人带来他们祖国的绝好文明、忍耐、勤劳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手艺据有关历史著作的记载,至少自春秋战国起,晋江、石狮与台湾就已存在血缘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观上为早期石狮人移居台湾提供了方便同时,政治上、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宋元时期石狮人移居台湾的重要社会因素解放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石狮侨属则大量定居港澳地区或转往东南亚各国由于历史和血缘的关系,生活在境外的右狮华侨,华人后代,港澳台同胞,一向热爱祖国,热爱故乡,在各个不同时期都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例如《大仑蔡氏宗谱》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侨居菲律宾的石狮华侨就有汇款回家买田盖屋的习惯和借贷亲人经营商业的史实近代由于华侨的事业有所发展,华侨回乡投资或捐办各种行业的日益增多许多华侨纷纷在石狮投资兴办钱庄,百货商场、旅社、交通业、房地产业以及为家乡捐资办学等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