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蔬菜演示文稿ppt课件.ppt
71页特种及创汇蔬菜,第一章 概论 一、创汇蔬菜和特种蔬菜 创汇蔬菜:又称出口蔬菜,也即出口到国外供给外国人食用的蔬菜 特种蔬菜:又称稀特蔬菜,主要是指当地栽培较少,适应区域有特殊要求和新引进的蔬菜种类以及为满足特殊需求而栽培的蔬菜球茎茴香,,我国农业起源很早,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栽培驯化蔬菜,经过漫长岁月的选择进化,形成了丰富的蔬菜品种资源 世界上栽培的许多蔬菜是中国起源的,或者中国是其次生起源地,这些蔬菜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各地的蔬菜品种资源,对世界蔬菜种质资源的进化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我国目前栽培的许多蔬菜种类如番茄、辣椒、洋葱、胡萝卜等是从国外传入的同样也丰富了我国蔬菜的品种资源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加入WTO,蔬菜的出口量逐步增加国际化趋势加快,蔬菜出口已成为我国农产品中,仅次于粮食和油料重要农产品 就目前出口蔬菜的种类看,出口蔬菜的种类非常多从产品种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蔬菜食用产品 二是蔬菜品种种子,目前出口量主要集中于蔬菜食用产品 蔬菜种子出口主要集中在与我国接壤的周边国家,以及我国农民在国外的土地承包经营和在中东、非洲的中资企业带出,大批量出口的蔬菜种子较少。
二、蔬菜出口种类和产品形式,(一)出口种类 (1)我国传统蔬菜:这类蔬菜往往是中国特有,国外没有;或者中国外国都有,但由于进化选择方向不同,中国的蔬菜比外国的品质优良 这类蔬菜主要有:白菜(大白菜、小白菜)、金针菜(黄花菜)、莲藕、茨菇、荸荠、百合、韭菜、茭白、菱角等 这些蔬菜的食用对象主要是日本、韩国等与我国消费习惯相近的国家和地区此外华侨也是消费的重要群体,随着华侨走向世界各地,中国的传统蔬菜也跟着出口到世界各地2)外国特有的蔬菜:也即专供出口的蔬菜,国内基本没有消费市场或消费市场很小如牛蒡、辣根、食用大黄、芦笋、朝鲜蓟、紫苏、黄秋葵 等 种植这些蔬菜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口,往往由外国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最后由其收购产品出口3)国内外皆有的蔬菜(世界性蔬菜),这类蔬菜占出口创汇蔬菜的大部分,如洋葱、大蒜、大葱、甘蓝、萝卜、胡萝卜、番茄、辣椒等等 但是这些蔬菜往往受外国消费习惯不同,长途运输要求不同,加工要求不同,品种类型也有所不同二)蔬菜产品出口形式,1保鲜出口:这类蔬菜大部分是比较耐贮运的蔬菜,出口比较方便,但受国外贸易壁垒限制也最多,贸易摩擦出较多 如洋葱、大蒜、萝卜、胡萝卜、包菜、牛蒡、香葱、大白菜等。
2加工出口,(1)脱水产品:这类蔬菜需经过烘干,将蔬菜产品中的大部分水分脱去成为菜干或菜粉,由于工艺简单,生产设备建造和运行成本较低,同时原料消耗量大,所以在我国生产厂家很多 如兴化是中国最大的脱水蔬菜生产加工基地,淮安的脱水蔬菜发展也很快 脱水蔬菜的出口量占全部蔬菜产品出口的较大比重,如洋葱片、大蒜粉、香葱、胡萝卜粒、菠菜、包菜、菜薹等2)速冻保鲜产品:,这类产品大多是经济价值较高,但又不耐贮藏的蔬菜,这种产品速冻之前需经过烫漂,所以是熟食品 其过程是在-36下快速冷冻,然后保存在-18的低温下,恢复常温即可食用,故消费者食用很方便,只是生产设备制造和运行成本都比较高,当然销售价格也比较高, 如青花菜、芦笋、草莓、荷仁豆 、莲藕、蚕豆粒、嫩毛豆、四季豆等3)盐渍产品:这些蔬菜同样不耐贮藏,但是制作腌制品的原料,所以往往用盐渍透后出口,如萝卜、白菜、莲藕、黄瓜、辣椒、榨菜等 (4)蔬菜酱:番茄酱、冬瓜酱、胡萝卜酱等 (5)蔬菜汁:番茄汁、胡萝卜汁、西瓜汁等 (6)混合调味菜:(日本三池高菜)酸泡菜三、出口国家和地区,我国蔬菜出口过去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消费习惯、文化传统比较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海外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东南亚、港澳台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美国、欧盟、前苏联及中东等国家。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人走遍世界,中餐馆开遍世界,蔬菜出口已遍布全世界,目前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四、加入WTO促进我国创汇蔬菜发展,我国已加入WTO,这对农业生产既是严峻的考验,更是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是一个千载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发展出口(创汇)蔬菜前途巨大 1国际市场对蔬菜需求量剧增,近几年来,全世界蔬菜年贸易量不断增加,亚、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多,,,其原因有: (1)人们饮食结构改变:人们饮食的发展规律是温饱型向营养型过渡,再由营养型向保健型过渡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步向保健型食品阶段过渡,美国和欧洲也大力提倡以素食为主2)一些发达国家蔬菜生产弱化: 由于蔬菜品种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农活都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以致一些发达国家种菜的劳动力转向现代工业大生产上去,蔬菜生产严重弱化,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蔬菜产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财政补贴维持蔬菜生产,但这是WTO原则所不允许的3)发达国家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大, 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实行高度保护如日本对蔬菜生产每年拿出100多亿的日元财政补贴 加入WTO按照乌拉圭农业谈判达成的协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张各国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农产品补贴。
农业保护减少将导致世界农业生产布局重新调整,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是,各国趋向按比较效益的原则安排农业生产,发达国家必将减少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以日本为例,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3222美元,是中国人均(740美元)的45倍2014年我国人均JDP是7485美元,仍然比较低日本的蔬菜生产不仅成本高,而且愿意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 这样,必然造成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规模效益高的农产品,从而让出蔬菜等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这就为我国扩大蔬菜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4)蔬菜出口潜力巨大:我国年均蔬菜出口量是进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额是进口金额的50多倍,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2出口蔬菜比较效益显著:,蔬菜是我国农产品中出口值最大,比较效益最高的产品 美国的农业比较发达,是世界农副产品出口国,其粮、棉、油的价格较低,而蔬菜的价格较高2006年,每磅蔬菜的零售价是:番茄3.5 $、马铃薯2.5 $、平菇2.75 $、生姜2.5 $、韭菜1.69 $棉花的价格仅为0.87 $,蔬菜的价格是棉花的两倍以上根据江苏海星集团经营的实践,本地农民种植日本的常磐黄瓜,收购价格为1.4元/千克,同量的黄瓜经腌制装箱出口价格为2.6元,而在日本市场销售价为34元,产加销比为1: 26: 24。
据山东省农委提供的资料,种草莓亩产1500公斤,国内市场每千克3.2元,收入4800元,经速冻加工增值收入1.8万元,而出口创汇可收入3800 $,通过加工增值是国内市场价格的3.9倍,出口增值又是市场价格的7.3倍 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为3: 1,我国仅为0.38: 1发展潜力巨大第二章 加入WTO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影响与对策,第一节 我国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其地位 一、蔬菜生产现状及其国际比较 1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产量与区域分布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范筹(不含瓜果)播种面积1523.6万公顷,产量4.24亿吨,人均占有量320千克,我国的蔬菜包括瓜果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以上我国的蔬菜生产在各地均有分布,但因人口分布,气候条件和交通运输能力的差异而形成的市场分布呈现较大的不平衡,2005年蔬菜产量居前10位的省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3.3%,产量占全国的73.3%山东、河北、辽宁三省,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设施优势,蔬菜产品的扩散范围较广; 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5省,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而向三北市场的冬季蔬菜生产,对于三北地区蔬菜的周年均衡 供应起重要的作用, 河南、江苏、湖北、湖南、安徽5省蔬菜生产较发达,除局部地区销售半径较大外,总体上流通范围相对较少。
2我国蔬菜的总产值,净产值和城乡集市贸易额 我国的蔬菜总产值已由1995年的2100多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3150多亿元,净产值由1300多亿元增加到2160多亿元; 2000年全国蔬菜城乡集市贸易额3000多亿元,居农产品之首3我国蔬菜进出口与流通体制,我国的蔬菜进出口在过去10多年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999年我国蔬菜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出口额为20亿美元左右,但仅占世界蔬菜出口贸易额的8.4% 2010年我国蔬菜出口贸易额已达到100多亿美元1)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圈,保鲜菜出口: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部份特产蔬菜(大蒜)出口到英国、澳大利亚、法国; 腌制蔬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特别是日本市场每年消费盐渍蔬菜约40亿美元 脱水菜主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总之我国的蔬菜出口贸易国家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国家和地区,我国蔬菜的出口对象主要分布于三大贸易圈: aAPEC贸易圈中的蔬菜输出:向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输出:运输距离相对较短,出口蔬菜的针对性较强,与周边国家有竞争关系,但具有比较优势b对欧盟贸易圈的蔬菜输出:目前由于我国的蔬菜采后处理和加工技术不够先进,且运输距离较远,新鲜蔬菜产品对欧盟国家出口还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但贸易空间大。
c对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输出:俄罗斯及与我国毗邻的其他独联体国家,蔬菜市场对我国的依存度较高,而且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发展,我国对以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国家的蔬菜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我国蔬菜的出口生产体制模式:,(1)国营外贸公司为主体的蔬菜外向型生产:由于体制的关系,国营外贸公司在我国蔬菜产品出口中心历史较久远,作用很突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外贸公司曾做出过重要贡献,使我国蔬菜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声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政策,这些国营外贸公司也走向市场化,在其经营活动中有比较稳定的种植和加工基地,及稳定的外贸客户和贸易通道 国营外贸公司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减少我国蔬菜产品出口中的无序竞争有着积极的意义2)三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的出口基地型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一些外资、港资、台资进入国内,并建立蔬菜生产基地,从事蔬菜的种植,加工和出口业务 这主要得益于资本输入国(地区)的劳务费用过高这些企业的蔬菜生产加工正逐步走向本土化,其贸易通道,生产技术与管理理念,正成为我国蔬菜外型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境外贸易公司在国内的订单式生产,近年来,一些国外和港台贸易公司直接在国内建立外向型蔬菜生产加工基地,产品几乎全部销往境外。
这种体制对于农业企业或农民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稳定的价格水平对于缓解国内局部蔬菜产品供于求的矛盾有重要意义4)民营企业的外向型生产,民营企业的外向型生产的出口量越来越大,由于蔬菜种类繁多,出口要求各不相同,价格比较高,同时蔬菜生产的劳动力需要也较多因此,非常适合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 目前,一些地区的生产企业和农户,存在着盲目的外向型蔬菜生产,主要表现在内需较少的种类上,且产品规格与国外市场需求又不太吻合,出口针对性不强 同时,因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还会出现竞争抬价或竞相杀价的恶性竞争生产效益得不到保证综上所述,加入WTO后,我国必须加大农产品外贸体制的改革力度,培育蔬菜出口产业协会,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为增强我国出口蔬菜生产、加工、贮运和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风险化解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护,并理顺内外贸价格体系,避免蔬菜出口无序竞争第二节 加入WTO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影响,一、WTO相关规则及中国承诺对蔬菜产业的影响 1特殊保障条款,按WTO农业协议规定:WTO成员的部分农产品在受到进口冲击时,可使用特殊保障条款SSG条款,临时征收附加税,而我国由于在WTO谈判中未列出使用特殊保障条款的产品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