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改的有效策略.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846976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改的有效策略 赵学文【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评改;策略G623.24A1004—0463(2019)14—0065—0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学生习作修改的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修改习作内容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修改习作中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自评和互改,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在实践中,笔者尝试着以读为本,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式评改”模式,颇有成效下面,笔者简述一下“对话式评改”模式的具体做法及操作流程一、自读自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完成习作之后,让学生像读课文一样大声读自己的文章,多读几遍,读给自己听借助声音,凭借语感,帮助自己发现作文中需要修改的语言问题,比如: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等等边读边改,并以“作者心语”“自我感言”“自我推荐”等形式,对文章展开自评为避免“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中心突出”等套话,引导学生以“说心里话”的方式谈谈自己选材时的所思所虑,说说自己习作中的得意之处以及习作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这样的自评,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成就感,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树立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后主动修改的良好习惯,而且为教师的点评指导提供了必要的线索,是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自评。

      二、互读互评,小组评价在习作评改中,教师可采取小组评议、同桌互评等形式,让学生大胆地互批互改,共同提高写作能力评改时,学生交换朗读他人的习作,组与组之间交叉评改各小组内,首先拿到作文看第一评改人,第一评改人对自已拿到的第一篇作文负全责第一评改人批完后交第二评改人,以次类推,每篇作文由组内成员轮流批阅一遍,并按要求注意相关内容(包括作文题目、作者、评改日期、评改人、错别字、语病、主要优缺点、内容、语言、结构、书写程度等)每篇作文限时10分钟评改完然后,各组推选出本组范文,由组长执笔,全体组员共同讨论,给范文写出评改意见(评语),准备宣读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评改小老师,这样的做法唤起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他们成了习作评改的“主角”三、生读师评,教师点拨学生互批过程中,教师在各组间巡回,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推选范文和拟写评语;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当分组互批结束后,由组长在讲台上朗读本组范文并阐述本组评改意见及得分再让下面的学生议论评语是否恰当、中肯,得分是否合理然后进入教师点评环节教师点评是当堂评价,要以肯定小组意见为主,也要注意多用积极向上、充满鼓励的评语善待范文的作者。

      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劲头才会越来越足,不至于在一味的批评中丧失信心经过分组互批、范文点评后,学生批阅了本组的作文,又听了几篇范文及评语后,基本上掌握了作文的写作要求及评改情况,对如何写评语也有了感性认识然后由第一评改人,依据评改标准及范文评语,给自己负责的文章写出评语,并参照考试的评分标准,得出该文的分数最后,学生将作文本收交教师教师在仔细审阅后,应总结出这次写作及评改的情况,集中精力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既评习作,又点评学生合作交流情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改进方法,以供下次写作及评改时借鉴四、再读再写,以评促写上述环节结束后,小组长把作文本交给作者作者认真阅读“评改意见”及评语,认真分析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修改,并在此基础上再读再写,完成本次习作活动这样,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扩展成了“写作—评价—再写作”,使学生尝到了评改的甜头,提高了修改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写作规律的认识:“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的!”此外,教師还可以设计“优秀习作展示园地”,将各小组推荐出的优秀习作张贴出来,鼓励学生向校报投稿,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这种作文评改模式,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而是学生全程参与,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学生既尝到了当“老师”的甘苦,又培养了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作文水平,何乐而不为?编辑:张慧敏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