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汽车音响分频器怎么接.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7250300
  • 上传时间:2023-09-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汽车音响分频器怎么接 据我所知,分频器共有三个接口:INPUT:音频输入口 WOOFER:中音 TWEETER:高音 它们之间的接线是这样的,INPUT〞为输入端子,分正负极,接入功放某一通道输出端子,中间有音频线相连,线路长短以事宜为佳这里要注意的是音频线两头分别对应正负极连接 “WOOFER〞为中低音喇叭输出端子,“TWEETER〞为高音载输出端子,这两个端子通常状况下位于分频器另外一端(居同侧),并且也有正负极 使用音频线分别连接中低音喇叭与高音载头正负极,同样注意音频线两头正负极应对应连接通常状况下,一组套装分频喇叭应搭配两只分频器,2只中低音喇叭于2只高音载头分别组成左右通道各一组(1只分频器+1只中低音喇叭+1只高音载)连接方法大致如上 假设是LC分频,分频器前“+〞接扩大器输出的“+〞,“—〞接扩大器输出的“—〞分频器后面接就要注意了,分频输出有“H(高)〞和“L(低)〞,如果有中频则还有“M(中)〞,一般只有高和低关于12阶的分频(比较常用),高音输出的“+〞接喇叭的“—〞,低音输出的“+〞接喇叭的“+〞这样可以把经LC产生的移相在接线中弥补过来。

      对应电子分频,直接按照分频所接的扩大器输出接相应的喇叭,同样,关于采纳12阶的电子分频,高音仍然反接,对应24阶的分频,高音正接(“+〞接“+〞,“—〞接“—〞),比较简单 2汽车音响调音方法 我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汽车音响四种有用调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主机+套装喇叭的调音方法 汽车高音音量过多的话,可以降低高音音量,以求平衡方法如下:在分音器与高音喇叭之间串并联5W水泥电阻汽车音响四种有用调音方法汽车音响四种有用调音方法高音的+端要放在正常位置,如分音器有-3dB、0dB则放在0dB的位置,因为-3dB的位置分音器内部已有电阻,对扩展机来讲阻抗会改变 二、主机+同轴喇叭的调音方法 将音量开大,测试有没有提早失真的声音,高速左右平衡,检查有没有180 的相位差,找一张人声、乐器单调的卡带或CD,将主机LOUND OFF BASS钮及TREMBLE钮置于中间,然后测试每一支喇叭对人声表现是不是相同,如有频谱测试器,则测试一下凹凸音的比率,如没有就得靠耳朵来听将音量关至很小,听听高音如有铿锵恰恰非常显然,那表示高音量太多了,另外强化BASS钮听听低音固定是不是完好,有没有异常声音,而低频表现是不是很好,低频不够可适当增加BASS钮,亮度不够或高音太多可调整TREMBLE钮,后再调整FADER感觉一下定位,如此改换音乐,反复上述步骤数次。

      三、主机+电子分音+扩展机+喇叭+超低音 首先将主机上的音量控制全部放在中央位置,然后将音量开至80%,并将扩展灵巧敏度关至小,现在将电子分音器输入增益调大置于中间,打开扩展机输入增益约一半,然后加大电子分音器输出灵敏度直到喇叭出现失真的声音,再降回一些到此为止,所有的灵敏度已设定完成,然后开始调音,首先将前后声道中高音关掉,单独听听超低音,让超低音喇叭可以自然的运作,而且没有机械杂音或其他共振,然后加入中高音,并调整中高音与超低音的比例,将后声道音量调小,然后再测试超低音的相位,在小音量时改变超低音相位180即正负反拉或在电子分音器上有0~180选择开关,看看哪一个相位音量比较大为正确相位当所有的相位及频率范围都设定好了之后在作细部调整,一般超低音的分频点设定在80HZ~100HZ之间,而高通部分中高音喇叭分频点约60HZ~90HZ汽车音响四种有用调音方法DJ音控 四、主机+扩展机+喇叭 首先设定扩展机的灵敏度,将它关至小,再将主机音量开到80%,然后加大扩展机的灵敏度直到喇叭出现失真的声音,然后再减少一些,此点可以得到的信号杂音比,其他与组合1相同 3汽车音响共振怎么解决 每辆汽车都有一个共振点,共振时的车速各不相同。

      一般认为共振时车速越高车的质量越好普桑100左右就出现共振,而大奔200时才出现共振车把空调打开后,感觉车子抖,这不是共振,是发动机功率不够 关于发动机共振的原因:“能够引起发动机共振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大家要知道共振和异响的区别,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前者的表现是有震动感,而另一个是发动机有噪音 出现发动机共振问题,请尽快到4s店去进行汽车整体检查调整,发动机共振涉及零部件、接合处理和调教等综合问题,问题车辆建议尽快进站检测修理同时,也呼吁汽车厂商能够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帮助车主彻底解决此类问题 共振是正常的,每个车都有共振点,就是各自的共振点不同罢了,有的在150迈有的 在120迈没准,主要要看会不会影响你的驾驶,汽车有出现异常都算不正常,这样会影响车子的寿命.建议开到4S店或者汽车修理厂检查一下每辆汽车都有一个共振点,共振时的车速各不相同一般认为共振时车速越高车的质量越好普桑100左右就出现共振,而大奔200时才出现共振你的车把空调打开后,感觉车子抖,这不是共振,是发动机功率不够 如果共振问题如果是个例,请努力找4S买单解决,这属于质量问题其次,如果所有CRV都这样,属于制定问题,请联名投诉以期待厂家改善或认命。

      后,我不建议对共振去做一些隔音,理由如下: 1)噪音是声波,源于某些零件的异常振动,找不到振动源,如何消除这个声波呢? 能找到,你直接加固即可,还隔什么隔 2)车辆在内饰NVH制定中,有很多的一次性防拆结构,为的是将缝隙小化,避免引起振动噪音你隔音一做,拆断几个不注意的小卡子就算解决了当前的噪音源,日久饰板间隙磨损变形后,那些断裂的小卡子的位置会成为新的噪音源 4汽车音响改装店 汽车音响虽然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前期主要发展于南方及沿海城市,近几年才开始辐射到内陆地区任何一个行业的起步发展阶段都是或多或少比较混乱的而且,愿意从事这个技术行业的主要人群注定受教育程度不是非常高(这或多或少跟中国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而这个行业又是必须要具备电学和声学基础才干有比较大的成长潜力所以大部分从业者几乎都只负责施工(很多施工细节都是必须要师傅交代的),而师傅级别的主要负责搭配方案和调音 正常状况下:从车主的角度出发,我是来解决原车音响不给力这个问题的从店家的角度出发,我是为你解决音响效果不给力的问题的而有时候,车主发现,我花了银子,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甚至把问题搞的更糟了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水略深 那么,如果避免陷入深水呢?首先你得清楚,汽车音响升级并不是简单的把喇叭拆下来,装上一个新喇叭就OK的事儿而在这个国度里存在着大量的对音响升级的理解就是换喇叭的店家而且以这种熟悉,他喇叭的安装工艺也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要避开深水的第一步是避免选择这样的店 第二,到专业的改装店如何判定这个专业店是为了解决你的问题还是单纯为了你口袋的银子呢? 专业店首先会了解你的必须求,在有限的预算内主要是听人声、流行还是摇滚DJ类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不同的产品搭配 然后就是试听环节,了解你的必须求后,店家应该让你试听对比(比较好对比一下,因为音乐很主观,你罕有的应该相信的是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喜爱这个声音)给你推举的配置试听后可以要求看看店家做过的改装案例 我觉得如果整个过程沟通都很流畅、愉快,相信这会是一次很愉快的升级 5汽车音响破音怎么办 有时在电脑前听音乐时会发现音响发出的杂音,也就是所说的破音,这不仅影响听者对音乐的体验,长时间的杂音还会降低音响的寿命!那么该如何消除这类烦人的杂音呢?下面我就依据自己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拿来与大家分享。

      1、检查音响的连接线路,保证各接口插接稳固尤其是音响连接耳机的插孔,一定要插接稳固,否则就极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噪音 2、优化音响周边环境,尽量避免具有电磁辐射的设备产品靠近音响电脑使用者通常都会习惯性的将等电子产品放在电脑桌上,当有来点时由于瞬间电磁波的加强,就会导致音响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发出刺耳的声响,严重影响听觉体验因此要养成优良习惯,坚持优良的音响使用习惯 3、尽量购买质量好、有保证的音响劣质音响由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般都会采纳粗劣、廉价的电子产品进行组装制造,这类音响不仅音质效果差,自我优化能力也很低,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使用时间久了硬件自然就开始老化,音质也就更差 4、下载高质量的音乐文件,从而避免由于文件本身音质问题而引起的音响破音问题通常状况下高清音乐在音质方面都经过了优化处理,这种音乐听起来会给人以更加完美的体验,而且音乐舒缓,原汁原味,从而在播放时都位于音频正常频带范围内,音质效果自然 5、利用基于Windows的音频管理器来优化音频效果,以达到优化音频噪音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点击“开始〞—“运行〞,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dxdiag〞打开DirectX诊断工具,选择“声音〞选项卡,将“硬件的声音加速级别〞设置为大。

      这样就可以实现音乐更为流畅的播放效果 第 1 页 共 1 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