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之八.doc
10页高三历史专题训练之八近代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进程及影响 重点难点突破 1.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立宪制、共和制、选举制、议会制等,这些在当时都是进步的在国家政体方面,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类型这些制度避免了少数人专政,保证了多数人参政议政在个人权利方面,法国走在历史的前列《人权宣言》依据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原则,规定了个人应享有的权利,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切都否定了王权、神权和特权,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明确肯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2.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评价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反封建斗争中产生的,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①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②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③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这给无产阶级提供了组织和斗争的机会,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测试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据此回答1—5题 1.17~18世纪,英法两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其革命任务的共同之处是( ) ①推翻封建君主②解决农民土地问题③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④向法治国家过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英国和法国先后出现过克伦威尔的护国政府和拿破仑帝国的统治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尚不够充分 C.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D.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需要 3.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或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或建立总统共和制,造成这种政体不同的原因除各国的历史传统外,更主要的因素在于( ) 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领导革命的阶级力量不同 C.指导革命的思想理论不同 D.革命所处的时代不同 4.资产阶级国家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5.法国资产阶级在对封建制度的改造中,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的革命目标的标志是( ) A.制宪会议颁布的八月法令与《人权宣言》 B.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建立共和国 / C.雅各宾派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拿破仑制定《民法典》和其他法典 近代社会到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法治取代人治。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往往通过法律文件来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据此回答6—9题 6.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791年宪法》相比,其共同点不包括( ) A.制定的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B.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C.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体 D.赋予公民充分的选举权 7.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从实质上表明( ) A.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 B.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定势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8.拿破仑《民法典》所起的作用中不包括( ) A.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秩序 B.巩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统治 c.通过法律形式保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以法律手段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9.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依此材料,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用法律限制王权 B.奉行权力制衡原则 C.坚持人民监督原则 D.用真理和正义精神武装全体国民 在世界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往往通过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据此回答10~13题 10.17一墙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 A.结束君主统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建立民主共和国制度 D.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11.下列关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论述,不准确的是( ) A.早期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本国确立 B.改革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形式之一 C.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的推动力是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可能使半殖民地国家发生重大改变 12.日本明治维新对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造的中心措施是( )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没收封建领主土地,由新兴地主经营 D.实行土地国有化,统一征收地税 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这表明( ) A.各国经济危机严重 B.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 C.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要潮流 D.近代两大对立阶级问的斗争激烈 法西斯主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据此回答14~17题 14.德国统治阶级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主要不是进行经济改革,而是走法西斯道路德国选择法西斯道路的原因中不包括( ) A.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应付危机的经济手段较差 B.殖民地较少,不易将危机转嫁给殖民地 C.德国封建残余严重,容易走向专制统治 D.德国缺乏大型经济垄断组织 15.法西斯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它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①实行一党专政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③对外争夺殖民地④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导致日本政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罪态度与德国有巨大差异的历史根源在于( ) A.20世纪末以来,13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危机 B.日本领导人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参加国际会议 C.二战后初期,日本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严厉制裁 D.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和根除 1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几十年来,德国政府和人民向战争受害国及人民一再谢罪并给予赔偿而日本右翼势力却一再为侵略战争开脱,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造成日本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是( ) A.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 B.美国对Ft本的庇护和扶持 C.El本战犯未受惩处 D.战后日本经济始终高速发展 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社会改革据此回答18~20题 18.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变革社会制度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收购大量私有企业并使之成为国有企业 A.①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19.二战后,美国监督下的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其内容包括( ) ①清除了部分法西斯分子②废除了天皇制度 ③消除农村封建专制残余④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回顾近200年的世界历史进程,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以下哪些因素具有这些作用( )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经济力量的增长③军事实力的变化④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建立了一个国家,它孕育自由,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一次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长久存在……我们在此立志宣誓……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庇护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从地球上消失 ——摘自亚伯拉罕-林肯1863年11月19日的演讲 材料二 我将扩充军队(不管有没有得到议会的支持),以任何一个借口向奥地利宣战,把德国统一在普鲁士的领导之下德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普鲁士的威力……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摘自《俾斯麦回忆录》 材料三 朝鲜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统一国家,但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朝鲜半岛被人为地分裂为两个国家从此,实现统一、和解是南北方人民心中的“梦”’21300年6月13日到15日,朝鲜和韩国最高领导人冲破南北方55年的隔阂与对峙,聚首朝鲜首都平壤,实现了历史性会晤双方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确认朝鲜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方向,从而揭开了朝鲜半岛走向民族和解与统一的新篇章。
近年来,北南双方又有一些新的互访动作,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隔阂,增进了解 ——摘自《朝鲜半岛的风云》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内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演讲者为“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从地球上消失”,其在战争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俾斯麦是如何“用铁和血来解决”当时德意志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问题的解决对德国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从材料一、二所包含的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朝鲜半岛被人为地分裂为两个国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结合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分析南北方“确认朝鲜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必要性 22.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代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独立宣言》写道:“我-fr]i&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材料二 《马赛曲》中唱到:“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材料三 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引用了《孟子》和《周礼》中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