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用生活化理念,让语文课堂充盈生活味.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46530035
  • 上传时间:2024-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运用生活化理念 ,让语文课堂充盈生活味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 ,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 (于漪语),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 ,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语文教学“生活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 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下面对这个问题分别进行分析一、创设情境,体验生活一些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也唤起学生生活的多元化感受,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富有自己生命体验的个性化理解如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有这样一个环节: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滔滔黄河的雄姿,领略了沉稳艄公的风采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那些乘客,老师就是那位老艄公,即将上岸了,你们有话跟我说吗?”生 1:“艄公,你在惊涛骇浪中如履平地,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师:“谢谢你的高度评价!”生 2:“艄公,下次我再来这里的话,还要坐你的羊皮筏子! ”师:“谢谢你的信任, 咱们有缘会再见的! ” 师:“同学们,你们同样拥有练习撑篙本领的黄河,那是什么?”生:“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海洋! ”师:“对,祝大家在茫茫学海中、生活的大海洋中,撑起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黄河的主人!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师生对话活动,以生活化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容,感悟文章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学生并不了解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于是笔者就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求知,全面了解了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深刻理解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三、学一学,体验生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 《养花》 一文时,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知养花的乐趣和艰辛,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对养花的感受,或组织学生进行养花活动。

      这样学生不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四、运用生活,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 ,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 因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 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如当推销员、导游、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 ,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 ,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 争先恐后, 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柿子、琵琶、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这样采用多种 “生活化” 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五、引进生活化的作业方式,让学生乐学语文陶行知先生认为: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学生作业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如在在学习《燕子》一文后,带着学生到校园外,让学生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边感受文本中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感情,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实实在在的“碰撞” 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体验,就一些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拓宽活动的空间,实现从课堂到课外的转移,从学校到社会的转移,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在学生学习《特殊的葬礼》两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开展社会环境调查,小组成员互有分工,又彼此协作,既使学生了解了社会环境的变化情况,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总之,儿童的世界是别致的,他们的稚嫩的思想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方能开出灿烂之花让我们在课堂中以生活为本,为孩子架设一块跳板,为他们创设一片能让他们快乐成长的净土丰富的儿童世界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参考文献[ 1]桑新民、阿建翔著: 《教育哲学对话》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2]叶澜著:《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000 年[ 3]吴康宁著:《课堂教学社会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