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三复习提纲.doc
10页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3复习提纲 五中地理组编写地理必修3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知识点: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 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具有一定的 特征,以及一定的 、 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 3、案例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 地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 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 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 气候区 气候区土地条件① 土为主,②耕地多为 ;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 ① 土分布广泛;②耕地多为 ;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 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 有较丰富的 等矿产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 耕作业 耕作业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 ,还有油菜、 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 、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 熟一年 熟其他水产业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业工业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我国的 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相关案例】1、比较秦岭——淮河南北地区2、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4、区域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阶段、 阶段、 阶段。
5、案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稠密的水系成为 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难,所以这一时期 业发展缓慢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制约因素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水系提供了天然通道等,农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桑蚕和棉花产地③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的地位在下降相关案例】1、分析鲁尔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2、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3、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4、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6、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主要知识点: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 、管理、 和应用 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 、 和 等。
2、遥感广泛应用于 、 、 等领域结合实例分析)3、全球定位系统是指利用 ,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 、 的系统,简称 4、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 和 -GPS信号接收机5、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 、 、连续性和 的特点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高程,从而在野外调查中获得精准的数据6、专门处理 的 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7、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可以对城市的信息进行 、修改、 、距离测算等,从而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8、数字地球指 地球,即把整个 进行数字化后,由 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主要知识点:1、荒漠化是指发生在 、 地区以及一些 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 退化、 退化、 退化而引起的 、 、 2、分析思路(1)、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2)、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3)、治理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采取生物措施(如防护林)和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工程)构筑防护体系;③退耕还林、还牧;④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⑤控制人口增长3、案例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本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以 、 为主的景观特色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 ,干旱程度 ,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 。
2)本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①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②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3)本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②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过度 ;过度 ;过度 4)措施:见第2(3)题5)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措施有 防护林体系建设、 林的保护、退耕还 还 、防沙治沙等相关案例】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主要知识点:1、森林不仅是重要的 资源,又是重要的 资源,被誉为“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 林和 林地区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其中60%在 境内3、热带雨林对调节 ,维护全球 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雨林生态具有 性,一旦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5、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 ,开发活动的背景是当地发展中国家的 和 ,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6、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应该把 放在第一位相关案例】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2、洞庭湖地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知识点:1、能源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包括 ,非可再生能源包括 2、分析思路(1)、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区域资源状况、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2)、分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主要从图文材料中挖掘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从如何开发资源优势、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科学技术、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入手。
3、案例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1)开发条件① ;② ;③ 2)存在的问题①煤炭外运能力 ;②产业结构 ;③水资源 ;④产生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地表被破坏)、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3)可持续发展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④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⑤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⑥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⑦调整产业结构;⑧“三废”的治理【相关案例】分析鲁尔区煤炭资源开发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主要知识点:1、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征外,更要考虑流域的 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2、分析思路(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主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特征、资源等方面分析2)、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3)、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有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灌溉、提高水质、土地利用等3、案例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位于美国 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地理条件①地形:多山,有丰富的 资源,航运作用显著②气候:气候 ③水文特征:水系 ,支流 ,水量 ,通航里程 ,但水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将 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 、 、 、 、 、 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相关案例】1、分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