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升初备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要点总结.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红***
  • 文档编号:205680001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升初备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要点总结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阅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不应该为了阅读而阅读.我们要把所学的东西吸收起来,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升初备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要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 开学在(j)即 一触(j)即发 信(jīān)笺 (jǐ)脊梁 例句: 开学在即,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吗? 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双方的争斗一触即发. 这个信笺是去年我在日本买的. 努力进取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2.疑问句:向他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询问一件事情的句子,语调高升,句末用问号.如: 你怎么一点也不开心?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二)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2.这首诗采取了白描的手法. 3.这篇>形象地刻画出了放牛娃天真活泼和率真的神态.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归纳 1.>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 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 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_.结合>,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归纳 一.字词 1.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2.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矛盾时要先调(dio)查,然后调(tio)解. 3.这两个景德镇的瓷器模(m)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型做出来的. 4.证件被交警没(m)收了,他仍像没(mi)事一样,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5.大学四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更放不下我的朋友们. 二.文学常识积累: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一)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②>汉乐府民歌 1.田田:莲叶浮水之貌. 2.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1.注释: 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绿色的宝石,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⑶妆成:装饰或打扮. ⑷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浮的柳枝.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似乎. 2.〝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条比做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柳条也是绿色的;它们的形状相似——细长. 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4.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示例:春风不说话,只用那轻柔的手,弹拔掉月光上挂着的冰凌;春雨不说话,只用那温柔的手,洗去阳光披裹着的积雪;春光不说话,只用那灵巧的手,牵来一道彩虹,绿了草,红了花……啊,着春风,这春雨,这春光,令人永远地陶醉. 小升初备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要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