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标准.docx
17页体检中心质量控制原则健康体检质量控制原则(试行)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健康体检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健康体检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健康体检工作,对健康体检工作质量进行科学、对的的评估,提高我市健康体检质量和服务水平,特制定健康体检质量控制原则 一、资源配备 (必备条件)1、场地及建筑 有相对独立的体检场合及候检场合,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2、人员构造及资质(1)至少有2名内科或外科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专职从事主检工作2)每个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3)从事体检工作的医师必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并在本地卫生局注册;医技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有关的上岗证书;护士具有有效的执业证书4)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5)至少具有1名健康管理师3、专业设立 至少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超声科、放射科、检查科及心电图检查室4、执业许可: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健康体检”执业许可二、质控管理1、有健全的健康体检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原则操作规程等,并装订成册。
2、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解决多种纠纷、投诉、缺陷3、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定期对健康体检过程中的医疗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定期召开质控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治措施,督促各项问题整治贯彻,并有记录4、及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有记录5、建立漏诊、误诊登记,及时采用补治措施进行相应补救,并有记录6、建立单位、科间和个人反馈意见登记,并及时解决,反馈意见及解决意见记录真实三、服务体系1、体检套餐设立合理,体检项目价格严格按照国家物价原则执行2、设有体检中心布局图、体检流程图、健康宣教内容等,以便受检者进行体检3、体检服务流程规范,能对受检者进行有效的分流,有基本的便民设施4、发放客户意见征求表,及时解决并答复客户提出的合理意见,体检单位或个人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95% 四、安全管理1、具有完善的各类应急预案2、急救设备齐备、完好,处在应急状态,应定期检查并有记录;急救药物齐备处在有效期,应定期检查并有记录3、体检医师严格执行各项诊断技术操作规范,在体检中可以有效保护受检者隐私五、仪器设备管理1、具有符合开展健康体检规定的仪器设备,设备计量管理符合有关规定,医疗器械、消耗品的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有专人对多种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及维护,并有记录六、信息化管理1、具有并应用信息化健康体检系统2、配备专(兼)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有信息化管理制度及网络安全预案七、体检报告质量管理1、体检报告及时、完整、规范、精确体检报告至少具有个人基本信息、各科体格检查记录、实验室检查报告、医学影像学检查报告、某些特殊检查报告、体检小结及疾病解释等内容八、疾病告知、危急值报告及传染病报告管理1、设有专人负责疾病告知、危急值报告及传染病报告2、对高危异常检查成果及时登记、告知,追踪诊治成果,并有随访记录3、及时上报传染病,传染病上报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九、健康管理1、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健康档案2、开展健康征询和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干预措施合理十、医院感染管理1、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有关工作记录及改善措施2、院感报告、医疗废物管理、污水管理、清洁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医务人员手卫生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等需严格遵守相应管理制度3、工作人员院感知识知晓状况,涉及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的报告,原则避免,手卫生,手套、口罩的对的使用,锐器伤后的紧急解决措施,消毒、灭菌等十一、实验室质量管理1、检查科有质量管理制度及检查项目作业指引书,遵循实行并记录。
2、检查项目符合卫计委《医疗机构临床检查项目目录()》范畴3、检查设备有定期校准、保养、维修等制度和有关记录,实验室环境可以保证检查设备正常运营4、检查科布局合理,实验区和非实验区标记清晰,实验区有生物安全标记,有效通风5、开展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及参与室间质评活动6、有生物安全管理程序,制定并贯彻样本管理制度十二、影像质量管理1、具有健康体检医学影像质量保障的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至少涉及设备定期检测制度,胶片质量评估制度,诊断质量评估制度,影像资料自查、互查制度,并有执行记录2、放射科有关资质符合规定3、具有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涉及医用射线装置使用、检修与维护制度,受检者防护制度,放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有有关记录4、提供规范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有审核制度5、放射检查项目设立合理,严格按照《卫生部办公厅有关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告知》(卫办监督发〔〕148号)执行十三、继续教育、科研课题、科研论文管理1、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核符合有关规定2、申报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为本地卫计委制定决策提供协助附件 重庆市健康体检质量考核评分表考核单位: 时间: 年 月 日 检查者: 总得分:考核内容及分值考核评价内容检查措施评分原则扣分及理由得分 一、资源配备(必备条件)(20分)1、场地及建筑(1)有相对独立的体检场合及候检场合(2分)(2)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3分) 现场查看健康体检场合不是相对独立不合格,扣2分;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低于基本原则低限为不合格,并扣3分 2、人员构造及资质(1)至少有2名内科或外科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专职从事主检工作(2分)(2)每个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1分)(3)从事体检工作的医师必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并在本地卫生局注册;医技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有关的上岗证书;护士具有有效的执业证书(3分)(4)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1分)(5)至少具有1名健康管理师(1分)抽查有关岗位人员《医师执业证书》、《医师资格证书》等复印件,心电图需要心内科或影像专业医师出报告,特殊岗位需持证上岗发现无资质、非卫技人员执业、无本机构注册证书不合格,并扣相应分值 3、专业设立:至少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超声科、放射科、检查科及心电图检查室(3分) 现场查看必设诊断科目不齐全为不合格,并扣3分 4、执业许可: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健康体检”执业许可(4分) 现场查看无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健康体检”执业许可不合格,并扣4分 二、质量控制管理(30分) 1、有健康体检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原则操作规程等(8分) 现场查看有关资料,并抽查有关记录每缺少一种资料扣2分 2、设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解决多种纠纷、投诉、缺陷,有记录(5分)无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不得分,无有关工作记录扣3分 3、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有记录,定期对医疗缺陷进行记录、分析(3分)未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扣2分,无医疗缺陷记录、分析扣1分 4、定期召开质控工作会议,对科室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治措施,督促各项问题整治贯彻,并有记录(5分)未定期召开质控工作会议或无记录扣5分,未对存在问题分析、讨论、提出整治措施扣3分 5、建立漏诊、误诊登记,及时采用补治措施进行相应补救,并有记录(2分)无有关记录扣2分 6、建立单位、科间和个人反馈意见登记,并及时解决,反馈意见及解决意见记录真实(5分)无有关记录扣5分 7、及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有记录(2分)未及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或未记录扣2分 三、服务体系(8分) 1、体检套餐设立合理,体检项目价格严格按照国家物价原则执行(2分) 现场查看,并抽查有关记录体检套餐设立不合理扣1分,体检项目价格未严格按照国家物价原则执行扣1分 2、设有体检中心布局图、体检流程图、健康宣教内容,以便受检者进行体检(2分)无体检中心布局图、体检流程图、健康宣教内容扣2分 3、体检服务流程规范,能对受检者进行有效的分流(2分)服务流程不规范扣2分 4、有基本的便民设施(1分)无基本的便民设施扣1分 5、发放客户意见征求表,及时解决并答复客户提出的合理意见,体检单位或个人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95%(1分)未发放客户意见征求表或未及时解决并答复客户提出的合理意见扣1分 四、安全管理(6分) 1、具有完善的各类应急预案(2分) 现场查看,并抽查有关记录无各类应急预案扣2分 2、急救设备齐备、完好,处在应急状态,应定期检查并有记录;急救药物齐备处在有效期,应定期检查并有记录。
2分)急救设备、急救药物不齐备扣1分,无定期检查记录扣1分 3、体检医师严格执行各项诊断技术操作规范,在体检中可以有效保护受检者隐私(2分)体检医师未严格执行各项诊断技术操作规范扣2分 五、仪器设备管理(4分)1、具有符合开展健康体检规定的仪器设备,设备计量管理符合有关规定,医疗器械、消耗品的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分) 现场查看,并抽查有关记录无健康体检规定的仪器设备扣1分,仪器购买和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扣1分 2、多种体检设备定期校正及维护,有记录(2分)无有关记录扣2分 六、信息化管理(2分)1、具有并应用信息化健康体检系统(1分) 现场查看无信息化健康体检系统扣1分 2、配备专(兼)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有信息化管理制度及网络安全预案(1分)未配备专(兼)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无信息化管理制度及网络安全预案扣1分 七、体检报告质量管理(3分)体检报告及时、完整、规范、精确,体检报告至少具有个人基本信息、各科体格检查记录、实验室检查报告、医学影像学检查报告、某些特殊检查报告、体检小结及疾病解释等内容(3分) 现场抽查3份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资料不全或不规范扣3分 八、疾病告知、危急值报告及传染病报告管理(5分)1、设有专人负责疾病告知、危急值报告、传染病报告(1分) 现场查看,并抽查有关记录无专人负责疾病告知、危急值报告、传染病报告扣1分 2、对高危异常检查成果及时登记、告知,追踪诊治成果,并有随访记录(3分)无高危异常检查成果登记、告知、随访记录扣3分 3、及时上报传染病,传染病上报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分)传染病上报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扣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