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铁路.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19420484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铁路》编 制 说 明一、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及 编制技 术依据(一)必要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铁路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以来,各评价单位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至2005 年,我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7 万余公里,环境影响评价为铁路建设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4 年国务 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 年,全路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 万公里,建成在我国交通运输中起骨干作用的大能力 铁路通道,形成快速客运网络、重载煤炭运输网络和快速集装箱运输网络我国将迎来 铁 路建设跨越式大发展时期, 规划建 设的铁路将体现高速、重载的特点,且建设周期短,现有的粗放型 环评技 术条件已不能适应铁路大发展的需求为反映近十几年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新的发展成果以及国家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 2005 年,原国家 环保总局将铁路建设项 目环评技术导则纳入统一的行业标准,在 “关于下达 2005 年第三批国家环境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 (环办[2005]61 号)中下达了工作计划,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院”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铁路》。

      二)编制技术依据1、《中 华 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2、《建 设项 目环境保 护管理条例》(国 务院令第253 号)5、国家环 境保护总 局令第14 号“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6、《环 境影响 评价技 术导则 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 声环境》(HJ/T 2.1~2.4)7、《环 境影响 评价技 术导则 非污染生 态影响》(HJ/T 19)8、《辐 射 环境保护 管理导则 电磁辐 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9、相关环 境标准和 环境监测技术规 范(三)编制原则本标准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管理要求、原 则和技术标准, 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进 行了适当的转化,突出了 铁 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二、本标 准列入计 划的年度及下达 计划文件号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2005]61 号“关于下达2005 年第三批国家环境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三、标 准主要技 术 内容说明(一)标准的组成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要求和方法;标准共分 14 章,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生态、声、振动、地表水、大气、电磁、固体废物、社会 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及公众参与,另有6 个附 录。

      二)编制本导则采用的主要技术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大气 环境· 地面水环境·声环境》(HJ/T 2.1~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关于加强铁路噪声污染防治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08号)《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 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 10504-2007)《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铁计[1995]84号)(三)术语和定义1、铁 路建 设项目包括各 类新建铁路、改建铁路、铁路枢纽(单独立项或单独编制文件),单独立项或单独编制文件的铁路特大桥、铁路客站、 铁 路货场、集装箱中心站、焊轨基地等工程建 设项目2、根据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令第14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 对“环境敏感区”进行定义四)一般规定本章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进行了规定1、环评 涉及的工程方案: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会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如 线路走向、站址、污水排放口等,影响评 价可以贯通方案 为主,兼 顾其他比较方案;若比较 方案是同精度研究或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时,则应进行全面的影响 评价。

      2、国 际金融 组织贷 款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评价应在执行我国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兼 顾国际金融组织的技术要求,其相关规定参照原国家 环保局、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文件《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监[1993]324号)3、环 保措施: 环境影响 评价提出的 环境保护措施应以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目的,工程方案 应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并经分析论证后,提出推荐方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增、减的环境保护措施,汇总全部环境保护措施内容和投资4、列入环评 的改 扩建项目内容和范 围: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改建、 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与 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和新建项目有关的污染源要详细调查,并予以区分5、环 保设 施的划分: 铁路建设过程中既 为工程需要又为保护环境发挥作用的项目1)路基各类植物防护工程中,因防护边坡而采取的植草措施以及为防雪、防沙而 设置的防护林带等;(2)路基附属工程中的天沟、吊沟、排水沟、缓流井等;(3)桥涵附属工程中的锥体护坡、河床加固及河岸防 护,弃渣 处置等;(4)隧道防护工程中的排水沟、仰坡防 护、洞 顶水资源补偿与恢复专项 工程。

      五)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产污环节和污染物特征基本相同,但由于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和环境管理要求差异较大,因此,工程分析应注意两者的结合,突出重点工程前、工程后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工程前后的 变化量应按“总量控制” 行政管理区划分别统计六)生态影响评价1、本章规 定了生 态影响评价的任务 、对象和目标,明确了重点评价和一般评述相结合、重点关注局部敏感生态系统和典型生态因子的原则2、铁 路生 态影响 评价范围是在充分研究、考虑以往铁路建设项目实际 生态影响范围的基础上确定的铁路经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附近区域时,在保 护 区边界外1km的 调查范围内, 较全面、准确地识别建设项目与保护区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进而研究确定合理的 评价范围 对于受工程直接影响的原生林地或珍稀野生 动物栖息地,则应以受影响的整个 动植物群落 为评价范围;否则评价范围仅限于直接影响区域当项目区域外围有高山陡坡、峭壁、河流形成天然隔离带,或城 镇区域铁路两侧建筑物可产生隔离作用时,其生 态影响不可能越过这些隔离地物,因此可以取这些隔离地物 为界, 缩小评价范围。

      3、铁 路建 设项目呈 带状分布, 线长 点多,地理跨度较大,所经区域通常呈 现为不同的生态类型和生态敏感性;只有结合铁路建设项目和工程行为的性质,按评价范围内不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并据以确定评价深广度,才能科学地制 订评价工作指导原则,突出重点,达到保护和改善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的目的4、本条所列生态环 境现状评价内容,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 围内生态环境特征进行识别、甄选,应分段、分区域确定评 价内容和评价深广度5、对 既有 铁路生 态影响和遗留问题 的分析、 评价,一般以不良地质危害、水土流失、景观干扰为重点6、生 态影响 预测 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或 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各级生态影响评价中应注意分段、分区域确定预测内容和深广度:——三级评价侧重于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和主要生态影响的宏观分析;阐明项目实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的潜在影响;通 过分析说明项目实施将产生的主要生态影响和关键影响因子——二级评价除沿线生态影响宏观分析外,应就评价范围内所有潜在生态干扰,主要生 态因子和重要野生动植物、 优势植被或拼 块的变化,整体生态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化给出 说明。

      景观干扰分析图宜利用工程设计横断面图绘制——一级评价强调对生态环境结构、功能的影响分析,增加了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受保护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繁殖地和迁徙、洄游通道的影响预测, 对评价深度、生态图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价范围内的资源分布图和生物量图表可利用工程平面图、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 结合搜集到的 现状图表和预测分析结果进行绘制7、水土保持作为环 境影响报告书中的 专题章节, 较之独立成册的水土保持方案 报告无论内容和形式均应适当简化重点应是水土流失突出工点的防治措施和方案, 对主要取、弃土(渣)场设置与选址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大型施工 临时设施的选址原 则和水土保持要求, 针对性地提出水土保持 补充措施8、生 态保 护措施 应充分考虑建设“绿色通道”的要求,优先采用植树绿化、植草等植物措施七)声环境影响评价1、铁 路噪声一、二、三级评价的基本要求,主要参照HJ/T2.4—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制定的2、预测 参数的确定铁路噪声预测 中的源强数据及预测模式中的预测 参数可依据铁计[2006]44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的通知”取值;或者通过类比监测与调查取得, 选择类比点 时应注意噪声 类型、作 业性质、作业特点、作业 量及周围环境条件与本工程的可比性,并应在引用类比数据时注明类比地点和测量时声源的作业状况。

      3、预测 方法由于铁路噪声在声源 类型、线路条件和作业性质各方面均有较好的相似性,既有建成运营的项目很多,并且已有大量的测试资料,因此采用对声源进行类比监测与 调查,再结合本项目的环境条件进行模式预测,是较适合于 铁路的一种预测 方法,适用于所有 铁路环评项目的噪声 预测,尤其适用于声源复杂的铁路枢纽和车站噪声预测模式预测 法的预测参数既可通过类比确定,也可依据铁计[2006]44号文发布的指导意见确定4、判断铁 路噪声是否 对铁路附近地区造成噪声 污染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以《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2525-90)作为判别依据;铁路工程设计一般分近期和远期两个设计年度,远 期由于时间 跨度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噪声评价对远期噪声一般仅根据运量进行预测,噪声治理措施以近期噪声为依据较为合适5、根据现 有铁路噪声防治 经验,声源控制措施主要是选用轴重轻、声学性能优良的机车车辆,或者通过铺设无缝长钢轨、采用减振 轨道和扣件等措施降低 铁路噪声影响;传播途径的噪声治理措施主要有设置声屏障、种植绿化林带等等;受声点防治措施主要对敏感点进行建筑隔声设计、敏感建筑物拆迁或功能置换等等。

      对敏感点采取的临时防噪措施包括:调整施工场点,调整施工作业时间, 调整施工机械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替代高噪声设备,设置简易式隔声屏障或 给予噪声受损者适当赔偿八)振动环境影响评价1、评 价范 围 轮轨 振动为铁路的主要振 动源,其产生机理为轮轨激励产生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桥梁及其基础,再由基础传递 至地面,从而引发地面和建筑物的振动评价范围定为60m是根据以往大量实测资料和评价经验确定的,因 为根据大量的 实测资料, 铁路振动在距线路60m外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中“铁路干线两侧”振动标 准要求2、评 价指 标 环境振 动主要评述对 人的影响,《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 )标准的评价指标为经Z计权因子修正的铅垂向Z振级;文物古迹主要评述对古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指标为振动速度振动速度包括铅垂向、水平东西和南北向等 3个评价因子,具体选择哪一种作为评价量,可根据保护建筑物的要求确定3、预测 参数的确定铁路振动预测 中的源强数据及预测模式中的预测 参数可依据铁计[2006]44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的通知”取值,或者通过类比监测与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