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管理学论述题.doc
7页
试述我国行政监督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答;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各种监督,它主要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专门监督是指政府内部设立具有专门监督职能的机构对所以部门的行政工作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1.联系实际,分析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答;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评估体制,提高行政绩效水平2.试论述外源式行政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答;外源式发展模式是指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在不考虑本国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完全输入发达国家的制度、文化、技术、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等,以实现本国的行政发展;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是以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所以起点比较低;行政改革是在外力强迫下的“自我手术” ,缺乏改革与发展的内源性和自发性;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严重缺乏社会中介组织或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造成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极大障碍,导致政府缺乏权威,体制不健全,机构涣散,效率低下。
4.请你谈谈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改革的具体内容答: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砚的合理化;实行地方分权的基层自治;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5.试从行政监督系统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答: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需要强化淤部监督系统和完善内部监督系统;强化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资,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完善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一般监督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专门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6.试述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基本途径答: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制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7.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答: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8.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答: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9.联系实际分析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与功能答: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10.联系实际谈谈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授权艺术答:在授权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授权原则:(1)权责统一原则;视能授权原则;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单一隶属原则 一般说来,授权有以下几种方式: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弹性授权;制约授权11.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与原则答: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有三方面:功能调整;结构重组和行为变革;功能调整:即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对政府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重新定位;结构重组:主要是指行政权力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变革;行为变革:主要是指行政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造和更新。
行政改革的原则: 综合配套、整体推进行政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与行政改革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坚持依法行政改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领导人的意志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随意性,同时也有利于行政改革的长期坚持和稳步发展,更有利于用法律的形式巩固改革的成果;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一方面,因为专家的身份相对来说比较超脱,利益相关程度较低,提出的意见或者改革方案相对来讲比较客观和科学;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对改革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论证,以尽量提高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有利于使行政改革建立在严格的科学精神和坚实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12 结合实际,论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答: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我国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 3.职能关系的转变13.试述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答:在行政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化的问题提高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的措施: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14.联系实际,分析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外部阻力答:外部动力: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文化因素④技术因素;外部阻力:①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②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15、试述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答:1、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社会形态2、在对不同社会环境与其行政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之后,雷格斯逐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额行政理论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 3、雷格斯强调,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融合或衍射型是不太可能的16、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答: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6、请你谈谈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改革的具体内容答: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17、结合实际,论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4P114——125答: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主要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18、联系实际谈谈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授权艺术答:授权是指由行政领导者直接被领导者一定的权力,使其在领导的指导监督下,享有在本职范围内的处理事务的自主权,授权之后,授权者对被授权者保持指挥、监督、检查的权力,被授权者负责完成任务、进行报告的责任和义务行政领导对被领导者的授权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包括人、财、物各方面,但是,关系全局目标,政策方针的制定等自身主要的权力不能全部授予,必须保留对下级的监督权、检查权和纠正权。
授权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授权原则:1.权责统一原则2.视能授权原则(权力和能力相适应)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4.单一隶属原则一般来说,授权的方式有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弹性授权、制约授权19、联系实际,谈谈在我国当前条件下行政信息公开化的含义及其作用答: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作用: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的适应 WTO 的要求20、论述题:试述我国完善行政决策基本程序的措施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 分)(2)强化行政信息工作的咨询工作;(2 分)(3)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2 分)(4)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制度建设2 分)(5)展开论述2 分)21、试从行政监督系统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水平8P255—261答:(1)强化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2)完善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
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主要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等方面专门监督包括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和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1、试述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P239(200804)简述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意义9P287——288答:1、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2、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3、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200704 论述题)试述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与联系10P315 —320答: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1. 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2. 运行的手段和内容不同;3. 运行机制的不同;4. 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联系:1. 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2. 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3.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4. 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联系实际,剖析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与功能11P326 —329答:行政绩效评估是行政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行政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和功能主要有:1. 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2. 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3. 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4. 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5. 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6. 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
试述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基本途径11P353 —354答: 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与原则12P369 —372答:行政改革是行政发展的重要途径,行政改革的内容:1. 功能调整(即政府能的转变,是对政府在整个社会系统所扮演角色的重新定位)2. 结构重组(行政权力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变革)3. 行政变革(行政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造和更新)行政改革的原则:1. 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