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泼陂河镇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汇报.docx
3页泼陂河镇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泼陂河镇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量化标准,高位督导、全面提升”的原则,创建示范点、突出公路沿线,点线结合,推动全镇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全镇建垃圾池多个,垃圾填埋场处,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余处,公厕余座,修村庄主干道和主要次干道公里,修下水道公里,整治坑塘个, 安装太阳能路灯盏 村组以整治 “四乱” 为突破口,全民行动清理杂草垃圾,管理畜禽乱跑,治理污水乱流,实现“三有”,即有垃圾箱、垃圾池等收集设施,有专人清扫、有垃圾填埋场,初步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主干道、集镇环境卫生有较大改善,专业保洁队员多人,经费落实到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以来,我镇高度重视,迅速召开领导班子会,专题研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制定《泼陂河镇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别召开了由全体机关干部和村组主要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会上下发了《实施方案》组织全体驻村干部和村负责人先后参观了先进乡镇示范点,学习借鉴其他乡镇的先进经验,提高党员干部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认识在主要街道、主干道和各村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标语, 村、组层层召开会议, 广泛宣传发动, 在全镇。
1 / 4二、营造氛围,迅速行动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提升”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基础条件、班子状况,决定黄涂湾、黄老湾个村为示范村,确定等村为达标村,每村每年创建个村民组为示范组,严格按照标准、分时段组织实施,每月一检查,每月一排队通报对行动较好的村提出表彰,对行动不力,推而不动的村,整治效果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按照年—年五年行动计划,以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为基点,每年递增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 实现从点线突破到连片推进, 到年,全镇的村庄达到达标村标准,的村庄达到示范村创建标准三、建立机制,镇村联动镇党委、政府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当年工作目标,成立专门领导组和办公室,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长期有效运转 按照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评,进行专项考评和奖惩对按时完成环境净化任务,达到创建标准的,按要求给予奖补采取定期督查与随即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工作措施得力,整治成效明显的村,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整治效果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对工作推诿扯皮的村支书、村主任给予降职或撤职处分制定并落实日常保洁制度,推行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中转、镇处理”四级联动模式,每村成立保洁队伍,有保洁员2 / 4人,购置了垃圾清运工具和保洁工具,制定了保洁措施,村委会与保洁员签订长年保洁协议,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力度,引导建立群众自我管理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制定完善村规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有红白理事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用制度约束人,以文明新风影响人、鼓励人,由“求温饱”变为“求环保”,把爱家园、爱环境、促和谐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四、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建立镇村组投入和群众自筹的 “三投一筹” 投入机制,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达标村创建除县奖励外,我镇将对达标村每村奖补万元,对示范村每村奖补万元其他各村,选个自然村进行达标创建,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每村奖补元投入多万元,在全镇公路沿线、村主干道建垃圾池多个整合项目资金,将“一事一议”,农村安全饮水,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使用的原则进行整合,集中投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帮扶,在外人员资助,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动员全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筹资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