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十年崛起市场孕育万科样本.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425537
  • 上传时间:2018-03-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60.88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十年崛起之路 万科玩转资本魔方本报记者 万晶在中国股市的每个纪念时刻,人们总会提起一个上市公司的名字———万科,万科的成长之路与中国资本市场 紧密相连 这家1984年在深圳悄然诞生的贸易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推动和支持下,如今已经华丽转身为年销售额接 近千亿元规模的地产巨头、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 而一部万科成长史,折射出的也正是中国上市公司20年的崛起之路一则招股函 廿载资本路 万科可谓中国企业与资本结缘的“先驱”,它的资本运作竟早于中国股市的降生1984年的改革开放春潮初动, 王石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名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公司,这就是万科的前身 成立不久,万科就在《深圳特 区报》 上刊登了招股通函,这成为中国第一份按照国际惯例在报纸上公开刊登的招股通函 和率先涉足股票的飞乐音响、深发展一样,万科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充满了戏剧性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 改造,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由于万科当时净资产只有1324万元,为了推销股票,王石亲自带队上街,在深圳 闹市区摆摊设点叫卖万科股票,每股价格只有1元 这次股份改制和公开募资,让万科获得了2800万元资本金,开始 涉足房地产业 1989年万科第一届股东例会召开,王石等11人组成了第一届董事会,这些人谁也没有想到,二十年 后万科会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公司之一。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万科的梦想升腾之地 1991年1月,万科A(000002) 以14.58元的价格登陆深圳证券交易 所,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募集到1.3亿元人民币,与深发展、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一起成为深交所的“老五股” 自 此万科开始了资本扩张之路 1993年4月,万科获得发行4500万B股的资格,每股发行价为港币10.53元,这让万科赶 在中国经济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之前,获得了宝贵的4.5亿港元“过冬”资金 董事长王石后来谈到,除了募集到宝贵的资金之外,发行B股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它促使万科深入调整自身的 业务架构,并努力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向国际投资者更认同的方向发展 万科放弃了以综合商社为目标的发 展模式,提出了加速资本积累迅速形成经营规模的发展方针,并确立以城市居民住宅为公司主导业务 在资本市场中,万科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面临惊涛骇浪 1994年的“君万之争”,堪称是万科历史上最惊险的控 制权之争,也是资本市场中投资者与董事会的第一次直接对抗 当年证券界风头最劲的君安证券作为财务顾问,在 极短时间内与万科四家法人股东签下委托授权,火速召开新闻发布会,抛出了近一万字的《改革倡议书》 ,准备对万 科的经营战略提不信任票,认为万科应全力发展和充实房地产业务,并建议改组董事会。

      君安的突然发难将王石逼到墙角,一时间媒体和舆论沸腾,万科立刻申请股票紧急停牌君万控制权之争”最 终以万科一方的胜利而终结,但有趣的是,君安提出的改革倡议,却与万科1993年开始的剥离其他业务,以房地产 为主业的思路不谋而合 在风风雨雨的洗礼之中,万科对于一家上市公司与资本方关系的理解,也深入骨髓 有财 经界人士后来评价,今日之万科,是非常善于与机构投资者打交道的公司之一,其体味资本脉动的能力并不亚于对 行业起伏的把握立行业潮头 圆千亿梦想 为摆脱公司股权分散可能带来的风险,2000年万科引入有国家资本背景的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 “策略性 大股东” 随后万科开始了一个梦幻般的十年,其资本支持下的高速成长故事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典型样本 和很多上市公司发展道路一样,万科的每一轮经营扩张,都能在其资本市场的动作中找到清晰的印迹 1997 年, 万科通过配股募集资金3.83亿元, 解决了其1996年主业增长乏力的困境,1997年营业收入猛然提升至65.37% 2000年万科决定开始新一轮城市扩张战略,再次进行增资配股,募集资金6.25亿元,在上海、北京、天津等10个大城市拿地,迅速完成了经营业务、市场开发、土地储备等方面的重大扩张策略。

      2002年、2004年万科先后两次共发行了34.5亿元可转债,且绝大多数成功实现了转股,平稳地度过好房地产低 谷期 2006年万科非公开发行4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42亿元,为此后备战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几年积蓄了“弹 药”;2007年8月A股市场牛气冲天,在接近历史最高点的时刻,万科增发3.17亿A股,发行价高达31.53元/股,此次融 资被业内戏称为“在最合适的时间融最合适的资”;2008年万科发行了59亿公司债券,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地产最低 迷时期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有时会被冠以“圈钱”,万科的再融资也遭遇过波折2000年底,万科曾打算向大股东华润集 团定向增发4.5亿股B股,以提高华润的持股比例,却遭到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很多小股东抗议增发B股造成的股 价波动会影响到其利益,经过仔细考虑,万科放弃了增发计划 在2003年9月漫漫熊市之中,万科拟推出可转债发行 方案,当时市场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充满质疑,万科此举迅速引来一片反对声 万科迅速启动危机公关,高管频 频造访基金公司和机构,与股东不断沟通,最终拿出了一份可转债发行修订方案 “要把‘圈钱’和企业正常的股票融资区分开来 所谓的‘圈钱’应该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过度融资;第二,它没 有用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上;第三,它没有带来合理的回报,侵害了股东尤其中小股东的权益。

      ”面对一些投资者对 “圈钱”的质疑,王石曾给出回答,万科的融资行为不属于“圈钱” 与万科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相呼应的是,它也善用资本,体现出了高超的企业经营能力1998年万科建筑研究 中心成立,打造的“城市花园”系列项目让万科奠定了国内一线品牌开发商的地位,随后又在大城市郊区推出“花 城”系列取得成功 进入21世纪,王石率先提出“住宅产业化”战略,逐步将“模块造梦”、“住宅产业化”推广至实际项 目操作 2007年2月,万科首个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上海“新里程”启动,次年它在华南的首个住宅产业化项目 “第五寓”落户万科第五园 “住宅产业化,不仅仅是住宅生产技术的一次革新,更是万科对自身发展模式,对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一 次反思 ”王石在《徘徊的灵魂》 中如此表述,在“住宅产业化”理念的推动下,万科从2005年到2007年成功实现了销 售规模的三个跨越———100亿元、200亿元、500亿元,经过2008年的短暂“负增长”之后,万科又在2009年上升到634 亿元的销售高峰 今年前十个月万科已实现销售869亿元,年销售千亿元的梦想已近在咫尺,这比万科之前预计的 千亿元销售业绩的实现时间,提前了整整四年。

      坚定守万科 缔造财富路 从1991年以14.58元登陆资本市场,万科股票经过二十年的跌宕起伏书写了传奇故事 若以2007年下半年高峰 价格算,万科那时的复权价格一度高达1700多元 就算时至今日,万科复权价依然高达500多元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 是2000年之后这十年,万科的股价从复权价50多元开始起步,十年间回报超过十倍,最高峰时回报甚至超过30倍 尽管市场上对于万科乐于融资却分红不足有质疑, 但万科依然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分红时间最长的公司之 一 万科历年来募集资金的总额为192亿元,分红总额近44亿元,从分红派现和募资的比例来看虽然不太高,但在资 金需求较大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中还是排名居前的 而在过去二十年间,对业绩增长的进取追求,也让万科持续成为 QFII、保险资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票在坚定追随万科的投资者中,诞生了A股市场的“最牛散户”刘元生,这已成为中国股市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也可成为长线投资最成功的样本从1988年第一次认购万科股票以来一股未卖,按照万科11月23日收盘价7.92元计 算,万科第四大股东刘元生持有的13379万股A股,市值已经高达10.6亿元 刘元生是香港商人,早在王石创建万科时,他们已是商业合作伙伴,结下了深厚友谊。

      1988年12月,万科进行股 份制改造,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每股1元 一家原本承诺认购的外商临阵变卦,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元生首先慷慨 解囊认购360万股 1991年万科上市后,刘元生坚定地持有万科, 1992年刘元生持有万科A股为370.76万股,随着万科A的送股和配股, 以及刘元生通过二级市场的增持, 他持有万科股份逐年增加,1993年刘元生持有万科504.39万股,1995年为 767万股,2004年达到3767.94万股,2006年为5844.63万股 截至今年年中,刘元生持有万科A股13379万股,位居万科第四大股东 刘元生现在持有的万科A股票数量不仅远远超过万科董事长王石、总经理郁亮的持有股份,而且超过 了中国人寿、融通、博时等众多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 刘元生的财富故事,或许是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双赢发展的最佳注脚 其实带给人们惊喜的上市公司还有 很多 苏宁电器2004年上市,复权价已高达1175元,较首日开盘价29.88元,已经上涨近40倍,其间诞生了A股市场的 另一超级散户———陈金凤,按三季度末持股2.25亿股计算,陈金凤持有苏宁电器股票市值已超过30亿元此外,1994 年上市的泸州老窖复权价也高达1130元,较首日开盘的9元已经翻了120倍;贵州茅台上市9年来,股价也从首日开 盘的34.51元,涨至最新复权价962元;格力电器首日开盘仅17.5元,如今复权价已有947元,十四年间上涨了50多倍。

      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二十年,造就了数量庞大、优秀、高成长的上市公司群体,上市公司筹集资金总额已 达三万多亿元,二十年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先后开业时,两市可供交易的只有“老八股”和“老五股”,而今上市公司已 经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数量20年间增长了150多倍 下一个二十年,希望万科依然让人憧憬,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神话能够让人品读T17二十年崛起 市场孕育万科样本在中国股市的每个纪念时刻, 人们总会提起一个上市公司的名字———万科, 万科的成长之路与中国资本市场紧密相连 这家1984年在深圳悄然诞生的贸易公司, 在资本市场的推动和支持下, 如今已经华丽转身为年销售额接近千亿元规模的地产巨头、 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而一部万科的成长史, 折射出的也正是中国上市公司二十年的崛起之路□本报记者 万晶一则招股函 廿载资本路万科可谓中国企业与资本结缘的 “先 驱”,它的资本运作竟早于中国股市的降生 1984年的改革开放春潮初动,王石在深圳成 立了一家名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的公司,这就是万科的前身 成立不久,万科 就在《 深圳特区报》 上刊登了招股通函,这成 为中国第一份按照国际惯例在报纸上公开 刊登的招股通函。

      与率先涉足股票的飞乐音响、深发展一 样,万科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充满了戏剧 性 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造,公开募集 社会股金2800万元,由于万科当时净资产只 有1324万元,为了推销股票,王石亲自带队 上街, 在深圳闹市区摆摊设点叫卖万科股 票,每股价格只有1元 这次股份改制和公开 募资,让万科获得了2800万元资本金,开始 涉足房地产业 1989年万科第一届股东例会 召开, 王石等11人组成了第一届董事会,这 些人谁也没有想到,二十年后万科会成为中 国最为著名的公司之一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万科的梦想升腾 之地 1991年1月,万科A( 000002) 以14.58元 的价格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配售和定向发 行新股募集到1.3亿元人民币,与深发展、深 金田、深安达、深原野一起成为深交所的“老 五股”自此万科开始了资本扩张之路1993 年4月, 万科获得发行4500万B股的资格,每 股发行价为港币10.53元,这让万科赶在中国 经济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之前,获得了宝 贵的4.5亿港元“过冬”资金 万科董事长王石后来谈道,除了募集到 宝贵的资金之外, 发行B股还有更深刻的意 义, 它促使万科深入调整自身的业务架构, 并努力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向国际投 资者更认同的方向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