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爱莲说》课文理解.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55884964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爱莲说》课文理解  1. 概括文章主旨(概括作者所言之志)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2. 概括课文段意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中心3. 本文的感情线索:爱4. 本文的写法:托物言志、衬托(菊是正衬,代表隐逸者;牡丹是反衬,代表富贵者;而莲代表君子)5. 课文三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找到这些句子并总结它们的作用:① 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②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③ 菊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6. 作者一开始就写与陶渊明、世人不同的爱好,说明了什么?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谈富贵,在污浊的世间,能够坚贞不屈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7. 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这是衬托手法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8. 作者写莲的具体内容(作者爱莲的原因):方面对应句子莲的品质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AB)生长环境(A)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A)高洁(B)质朴比喻君子(A)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B)又不以孤高自诩C)体态(D)香气(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C)正直(D)芳香比喻君子(C)通达事理,行为端正,(D)美名远扬E)风度(F)气质(E)亭亭净植,(F)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清高比喻君子(EF)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谈一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表回答):这句话从莲的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花,突出它高洁的品质,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9.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目的是什么?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明他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人的鄙弃10.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比拟不睦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用意是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1. 写出几个与莲花有关的诗句: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13.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