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参考.doc
18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复习资料(一)【一】《藤野先生》〖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2、中心主题:这篇散文回忆了自己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本文的两条线索:明线: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4、人物分析:(1)鲁迅先生: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人,他到日本求学是为了学习新的医学来振救国人,最终决定弃医从文,以文艺来振救国人,这些都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2)清国留学生:这是一群思想腐朽,附庸风雅、庸俗丑陋的人文章中写这些清国留学生的目的是和鲁迅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3)藤野先生:是一个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待人热情诚恳、治学严谨、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毫无民族偏见,能够热诚公正的对待我这样一个弱国留学生,并希望我能够把新的学术传播到中国去。
①修改讲义事件——认真负责 ②纠正解剖图事件——严格要求、一丝不苟③关心我的实习——待人热情诚恳 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治学严谨、具有实事求是(4)所谓的“爱国青年”: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有狭隘的民主偏见的日本人,在文章中,作者用来衬托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重点语段〗〖语段一〗第1、2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那是在学跳舞1、这一段叙事对象是什么人? 作者抓住其肖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作者写他们在东京的哪些行为?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品质?清国留学生,盘辫子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效忠腐败的满清王朝)赏樱花,学跳舞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丑陋、腐朽糜烂的精神状态2、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出作者对冬景的失望之情引出作者答对清国留学生的腐朽思想和糜烂生活的描写,为离开东京去仙台埋下伏笔3、作者为什么要写樱花的美衬托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4、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时,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比喻、夸张、反语的修辞,写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以丑为美的丑态写这些清国留学生腐朽的生活可以和鲁迅形成鲜明的对比,鲁迅到日本求学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通过对比可以较好的突出鲁迅的爱国注意精神。
5、反语的使用:(1)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反语,意思是实在丑极了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无情的嘲讽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学跳舞精通时事:反语修辞深刻的揭示了清国留学生的腐朽思想6、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还值得去一转的目的是因为有书,从这个小的细节中可以知道鲁迅到日本是真正为了学习,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作者的志趣在这里得到体现〖语段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概括本段的主要事件:看电影事件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紧承上文匿名信事件而展开议论中国是弱国”与“中国人是低能儿”本深是没有因果联系的,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表示肯定深刻的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在强烈的反讽之中,也包含着作者满腔的义愤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也是对日本“爱国青年”军国主义思想的揭露和嘲讽3、“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让作者觉得最心痛的哪一类人?⑴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的人。
⑵麻木的,同样毫无意义甚至喝采的看客⑶被刺痛了的人(我) 最让作者心痛的是那些麻木的看客偏”字一方面写出作为弱国的“中国人”特殊的悲惨境地,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的愚昧的批评态度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混沌不觉醒的不单单是那个被杀者,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是作者所深为忧虑的4、“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什么?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酒醉”、“何尝”有什么表达作用?(练习四4)“酒醉”是形容人处于高度兴奋、迷狂以致难以自我控制的状态这里说的是国人“闲看”枪毙犯人时的表现看客们一方面对自己受剥削受压迫麻木不仁,一方面又对他人受残害而抱围观、鉴赏、兴奋不已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作者对黑暗政治压迫下和落后封闭的文化熏陶下的国民的劣根性表示了极大的愤慨看客的根本特点是:思想麻木,不觉醒而且这样愚昧的国民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是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6、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原来我的意见”是学医救国,“变化了以后”是想从事文艺运动,医治同胞的麻木和愚昧变化的原因是因为鲁迅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在当时第一重要的是唤醒人民的觉悟,改变人们的精神,这就首推文艺。
二】《我的母亲》〖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胡适,字适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作家2、中心主题: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重点语段〗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1、本段重点描写了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的严与慈母亲对我的训导教育: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2、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息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从这句话里,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管教孩子的严厉,同时也可以看到她能够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3、母亲的慈爱表现在哪些细节上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母亲为孩子舔眼翳4、请你客观的评价母亲的教育方式?答:(正面答案)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即严又慈,她能够注意到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这对孩子的人格健全是很有好处的,她以自己的待人接物的行为为表率,教会了我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这些美好品德即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
反面答案)但是母亲深受封建礼制的毒害,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扼杀了作者的音乐和绘画的爱好今天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有更高的标准,母亲的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是有一定不足的同时,母亲在管教我的时候常常采用体罚的方式,这种教育手段也是不可取的5、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总结本段的内容严师、慈母与上文的内容想照应,顺序不能够颠倒6、母亲节祝福短信:☆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您常说,子女的幸福快乐就是最好的的礼物,今天我把所有的幸福和快乐用短信包裹送给您,祝身体健康,笑口常开!☆送您康乃馨,您总说太浪费;想请您吃大餐,您说外面没家里吃的香;想送您礼物,您总说家里什么都有但有个礼物我一定要送:妈妈,我永远爱你!☆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你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亲爱的妈妈,感谢给予我的一切,祝福您节日快乐!【三】《雪》〖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鲁迅(略)本文的体裁:散文诗写作手法:对比手法、象征手法2、中心主题:这篇散文诗,通过对江南和北国的雪的细致描绘,在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北方雪的赞美,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直面惨淡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重点语段〗(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4)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5)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6)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江南的雪的特点是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的雪的特点是苍凉悲壮,顽强抗争永远如粉如沙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北方的雪象征: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
2、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句话表现了北方的严寒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写出北方雪的特质,同时‘冰冷的坚硬的’强调了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3“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的雪生机盎然、无比美丽的特点美丽的图景,寄寓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4、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赏析:“冬花雪野”图 这幅图画层次井然,色彩美丽,生机勃勃,能使人感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倾注了作者的钟爱之情5、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赏析:这一段显然是作者的想像,作者有烂漫的冬花,自然联想到春天特有的动物蜂蝶忙碌的情景,从侧面很好的衬托了花的明艳,从而很好的使读者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机6、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赏析:“旋风忽来”写环境之恶劣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旋转”“升腾”写出了雪花不畏恶劣环境,勇于奋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具有斗争精神的勇士的讴歌。
7、“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结构上,这句话与开头“暖国的雪,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遥相呼应内容上,这句话饱含了作者的感情:既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对于这句话还有更深层的理解,即只有牺牲雨的温婉、缠绵,献身于反抗斗争的现实生活,才会成为一名坚强不屈的斗士8、作者对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会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对江南的雪的感情是在赞美中流露出些许遗憾,对北方的雪的感情是在竭力赞颂中将它比作雨的精魂因为北方的雪有着与江南的雪不一样的美丽,这种美是经过磨炼并能保持长久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9、关于《雪》的诗歌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