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详细(知识学习).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52305946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84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一)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其一生来说非常之重要已成为共识,不需多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现在越来越关注幼儿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中都有明确要求株洲市教育局在2011年开始启动以研发“我有好习惯”幼儿园养成教育课程为抓手的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重点项目我园作为两个研发基地园之一正在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要想科学高效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必须加强学习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本次讲座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理论学习之一作为幼儿教师,每天都和孩子们朝夕相处,老师都有切身体会,幼儿行为良好与否与班级常规直接相关经常会有老师说:“某某小朋友习惯好,要是小朋友都像他就轻松了某某小朋友怎么说都不听,油盐不进…”为什么有的孩子行为良好,有的孩子行为偏差,怎样塑造孩子良好行为,矫正孩子的偏差行为呢?我以台南师范学院林正文教授撰写的《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为蓝本,向大家介绍一些儿童通俗行为改变技术的内容与方法今天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儿童行为塑造的基本理论,二是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的最基本方法——正增强、消弱、增强物。

      一、儿童行为塑造的基本理论㈠个体行为1、个体——单一的有机体2、有机体——具有生命且自身能够有系统地维持其生理与心理功能者,通常指人与动物3、行为——包括内在的、外显的和潜意识的一切活动4、个体行为——被人观察到或是能用仪器测得到的个体活动狭义)除直接能观察及测量的外显活动外,尚包括间接推知的内在心理历程—意识及潜意识历程广义)㈡行为改变个体行为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身心发展及客观情境影响,随时在变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1、成熟——即人类由遗传、生理成熟及老化而产生的行为改变这一类行为的改变大多属于本能反应,如吃、性、参与活动等2、有机体的暂时状态——指由疾病、疲倦、情绪紧张或药物所导致的行为变化3、学习——除上述两种以外所有行为变化都来自于学习学习是指经由练习而产生的较持久性行为改变的历程㈢行为塑造1、行为塑造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从没有改变为有一种是从不良改变为良好或从偏差改变为正常2、人类与生俱来和自然成熟的行为太少、太简单,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如不依赖后天学习产生行为改变,会适应不良而不能生存或被淘汰3、行为塑造的方法:正增强、消弱、行为塑造、继续增强、区别增强、后向连锁反应、间歇增强、隔离、惩罚、制约增强(代币制)、逃脱制约与躲避制约等。

      ㈣偏差行为1、偏差行为——儿童在行为上失去常态,足以困扰他人或自己而妨碍其生活适应者显著特征是异常、有害,两者皆具备才叫偏差行为)2、偏差行为主要有不足性行为(沉默寡言、行为太少如自闭症),过多性行为(行为表现过多如多动症),不适宜行为(表现不符合时间、地点及身份的行为,如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3、偏差行为的出现说明个体出现了适应困难,个体无法自我摆脱困境,唯有诉诸病态(偏差)行为以满足需求、消除困难或解决危机偏差行为的出现是一种求救呼声,表明个体不能用积极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也不能用消极容忍面对问题此时,成人应适时介入,帮助并引导学生纠正偏差行为㈤行为改变技术1、行为改变技术——凡是应用学习理论于实际补救程序,复健、矫正、教师管理、谘商及等技术均称之,包括不良行为的改善及良好行为的塑造2、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依据:古典制约、操作制约、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等4种理论㈥反应性制约学习与操作性制约学习★反应性制约学习:两个刺激同时出现,产生了取代作用,引起行为改变,像这类刺激代替性的学习历程,在学习心理学上称为古典制约学习,或称反应性制约学习案例:《揖驴的故事》明朝有位徐文长,他的叔叔每次来到他家里,都会指责他行为放荡不羁,多次后,他心里非常不舒服。

      于是他溜到屋后,对着叔叔骑来的驴子作一个揖,然后重重地鞭打它一顿,如此连续几次,驴子一见作揖,就惊跳起来待他叔叔临走,骑上驴子,徐文长很恭敬地对他叔叔深深一揖,那只笨驴以为又要挨打,忽然暴跳起来,把叔叔摔了下来,跌得鼻青眼肿,到死都还不知道被侄儿摆了一道1、反应性制约学习的理论基础:巴甫洛夫的学习实验;华生的恐惧制约实验;琼斯的反制约实验1)巴甫洛夫的学习实验将一只饿狗系于架上,以少许牛肉呈现,狗即流出口涎,由此可知牛肉为有效刺激铃声本为无效刺激在呈现牛肉时,同时也按铃,如此连续几次后,虽然单独按铃,狗亦流出口涎反应性制约学习历程学习之前:食物f分泌唾液铃声f漠然反应学习过程:(连续配对呈现铃声与食物5~6次)铃声+食物f分泌唾液学习后:铃声f分泌唾液⑵华生的恐惧制约实验一位11个月大的男孩子艾伯特,他原先不怕小动物,喜玩白鼠,多次在他玩鼠时,用铁锤敲击钢棒所发出的尖锐噪音,使他表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叫、发抖等,这就是形成所谓恐惧性情绪的制约历程到了实验后期,艾伯特看到白鼠,甚至看到白兔、白狗、棉花,也都会表现惧怕情绪⑶琼斯的反制约实验一位34个月大的男孩子彼得,惧怕许多动物如白鼠、兔子等,在治疗过程中选兔子为刺激,让彼得每次看到兔子就能吃到他所喜欢的食物,经此反制约历程,终于使彼得逐渐喜欢白兔。

      ⑷生活小例子幼儿觉察到母亲面带怒容时,往往乖巧的多,这是因为母亲每当责罚时总是面带怒容,怒容形成责罚的信号★操作性制约学习:行为的出现在于后果的满意与否者称为操作制约学习案例:《临江之麋》在柳宗元所撰之《临江之麋》一文中,曾说到一个故事有一位临江人,打猎时获得一只小麋鹿,带回家畜养它一进家门所养一群家犬都翘着尾巴跑来望着小麋鹿垂涎欲滴,主人见状拿起鞭子怒打之从此每日抱着麋鹿来到群犬中,慢慢地,小麋鹿可以跟家犬游戏,久而久之,家犬都如主人的意思,跟小麋鹿和平相处对于群犬垂涎欲滴的反应,主人可能采取很多办法,多数无效,只有一个效果——鞭打,作为垂涎欲滴带来的不满意效果,使群犬垂涎欲滴的反应逐渐消失,保留跟小麋鹿和平相处的反应1、操作性制约学习的理论基础:斯金纳的白鼠实验斯金纳设计了一个自动控制的斯金纳箱,一端壁上有横杠,杠下有食物水盘各一,按动杠杆时,可在食盘中出现一片食物,或由水管落下水滴实验对象为白鼠,经过多次实验,每当白鼠按下杠杆,即可得到食物,久之,这种按杠杆的反应被按后获得食物而满足的后果所控制,白鼠学会了按杠杆取食物的行为操作性学习历程在箱中无意识活动一按杠杆;出现食物一有意识按杠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险境f勇往赴前;重赏f勇夫)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鱼儿水中游f上钩;吃香饵f必有死鱼)2、操作性学习的要素:①要学习的行为是有机体的生理条件所允许的,也就是说他具备此行为的潜能。

      ②他必须亲自表现这种行为,才能得到酬赏③由于这种行为经常得到酬赏,这种行为被学会并长久的保留下来④行为显现来自于个体的自愿二、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的最基本方法——正增强、消弱、增强物小故事《一条腿》有位餐厅师傅,烤得一手好吃的北京烤鸭,但他出炉的鸭只有一条腿偏偏老板又是个闷葫芦,一忍就忍了3年有一天心情实在不好,又看到这位师傅考出的鸭子仍旧少了一条腿,终于火上心头,忍不住问道:“这只鸭子怎么只有一条腿?”“本来就只有一条腿嘛!”“是吗?”“你看,窗外池塘边的鸭子不都只有一条腿吗?”老板抬头一看,正在午睡的鸭子都是缩起一只腿的金鸡独立着于是老板重拍了两下手掌,鸭子受惊,立刻探头伸腿,嘎嘎嘎的跑掉了老板这下真格的发怒了,便说:“你看,不是两条腿吗?”“我的烤鸭也是一样,只要你拍手鼓励两下,鸭子就变成两条腿了”每一个人都喜欢被戴高帽、说好话,特别是孩子,对于旁人给予肯定的评价和令人鼓舞的重视,都会心中暗喜,表现得更好作为父母,老师要善于肯定孩子、赏识孩子,下面我就介绍如何有效的肯定、鼓励孩子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几种简单的方法㈠正增强利用激励(通常所说的奖赏)方法,使儿童良好行为继续出现,在心理学上有专有名词“增强”,因它属于积极性的所以叫正增强或积极增强。

      1、使用增强原理强化良好行为的例子(P63《规矩吃饭》、P73《画得好吗?》P76《准时上课》)情境反应立即效果长期影响吃饭阿毛规矩吃完表扬,报以微笑并给三色冰激凌阿毛以后会更规矩吃饭瑞华画画询问老师画得怎么样老师采用建设性的赞许,颜色很丰富,很喜欢它瑞华画画兴趣更浓育帜上课总是晚到今天意外提前进教室老师特别给予奖励准时进教室的行为增加2、误用增强原理强化良好行为的例子(pg]《突破安全区》、P94《忘带好文推荐##参考资料一-页盾页脚可删除东西》P100《乱念》)情境反应立即效果长期影响上百货公司玉璇哭吵着要买玩具妈妈没办法同意了哭吵买东西的行为增强到校上课明靖忘穿校服,打回家妈妈送到学校忘记带东西的行为增加上课中启清念错课文师生大笑启清故意念错3、有效使用正增强的要点:① 选择恰当的增强物② 必须表现出我们所要求的期待行为才可获得增强③ 增强物须紧随着良好反应之后,间隔越大,效果越差④ 呈现增强物应顺便指出儿童所表现的良好反应⑤ 训练初期采用继续增强,行为稳固后采用间歇增强⑥ 不可与惩罚混淆不清,或在增强之后,提出批评或要求㈡增强物指足以改变行为或反应频率的刺激例如微笑、表扬、报酬、成功等等。

      1、增强物的类别属性名称具体描述依功用分正增强物个体所喜爱的如糖果、拥抱、奖状等等负增强物个体所厌恶的如唠叨、嘲笑、叫骂、拷打等等依本质基本增强物本身就具备增强个体行为的力量(正与负)如参考资料一-页信页脚可删除分饮食、性等从属增强物本身不具备增强行为的力量,但因其接一连二的与增强物同时出现,形成与基本增强物同样价值,具备增强行为的力量如母亲喂奶时的紧抱、微笑、声音等等概括性增强物任何一种从属增强物与一种以上的基本增强物起出现几次,便成为概括性增强物依内容分消耗性增强物使用后会逐渐减少或消耗掉的增强物如食物、食品等活动性增强物属于休闲活动的增强物如郊游、野餐、旅行等等操弄性增强物可供儿童玩耍摆弄的增强物如洋娃娃、电动玩具、图画等拥有性增强物可供儿童拥有的增强物如手表、服装、书包等社会性增强物属于精神层面奖励的增强物如口头表扬、抚摸、拥抱等依主体分外在增强物来自个体以外的增强物内在增强物出自个体本身内在的增强物如快乐、愉悦、成功、期待等2、增强物的选择个体不同,嗜好相异,在选用增强物时应考好文推荐##——参考资料—_页盾页脚可删除——虑对象的年龄、性别、兴趣及背景等等① 观察法通过平日的观察,了解个体的兴趣与喜好,作为选择增强物的依据。

      ② 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表与增强物清单2种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表,问个人或家长,了解儿童的嗜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类列出各类物品、活动以及事件,供个人选择来了解儿童的嗜好③ 需避免的误区一是理所当然例如认为男孩就肯定喜欢玩具汽车,女孩就肯定喜欢芭比娃娃二是以此类推例如在观察中发现儿童个性沉静,以此推断他的喜好与兴趣,相信他必定喜欢听音乐、绘画或下棋等安静的活动三是第一印象第一次碰到儿童在图书馆看书,便判定该儿童喜欢阅读,书可作为增强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