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所示,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s.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Fs B.Fscosθ C.Fssinθ D.Fstanθ参考答案:B2. 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在地面上的轻质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落下,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从铁球接触弹簧开始到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铁球的速度和受到的合力的变化情况是A.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B.合力变大,速度变大C.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D.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参考答案:D3.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 在国际单位制中,k等于1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参考答案:B4. (单选)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
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分别以几种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使弹簧测力套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现将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B. 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C. 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D. 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参考答案:A5. (单选)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 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D. 在5~15 s这段时间内,两车运动的位移相等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填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两球总能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参考答案:B7. 某同学采用半径R=25 cm的1/4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实验,其部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通过调整使出口末端B的切线水平后,让小球从圆弧顶端的A点由静止释放图乙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照片中的每个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代表的实际长度为4.85cm己知闪光频率是10Hz则根据上述的信息可知: ①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vB=__________m/s,小球在D点时的竖直速度大小vDy=___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m/s2;(取三位有效数字)②小球在圆弧槽轨道上是否受到了摩擦力:_____________(填“受到”、“未受到”或“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vB=1.94m/s,vDy=1.94m/s,g=9.70m/s2; (2)受到8. 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水流速度是3m/s,则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________s,最小位移是 ________m.参考答案:_105______ ___420__9. 如图所示,A、B两小球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细杆上,相距为l,两小球各用一根长也是l的细绳连接小球C,三个小球的质量都是m.则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的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 参考答案:,方向竖直向上偏左α角,其中10. 16.如下图,弹簧振子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振动激起水波。
当振子振动加快时,水波传播的速度将___________(填“减小、增大、不变”);当振子突然停止振动,水波将________________(填:“立刻消失”或“继续向前传播”). 参考答案:不变 , 继续向前传播 11. 如图所示,线段OA=3OB,A、B两球质量相等,当它们绕O点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两线段拉力之比TBA:TOB = 参考答案:3:4 12. 如图所示,从D点竖直上抛的小球经B点达到最高点A,若小球上升在BA段运动所用的时间是小球上升过程总时间的1/3,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在D、B两点的速度之比VD:VB= ,A、B两点间距离和B、D两点间距离之比HAB:HBD= 参考答案:3:1;1:8从D点竖直上抛的小球经B点达到最高点A,可以看成是小球从A运动到D,A点速度为零,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小球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t,则运动到D点的时间为3t,所以vB=gt,vD=3gt则小球在D、B两点的速度之比VD:VB=3:113. 如图所示,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当磁铁静止圈上方时,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选填“偏转”或“不偏转");当磁铁迅速插入线圈时,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此实验说明: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的磁通量发生 ,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参考答案:不偏转 , 偏转 , 变化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即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质量M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1)为了把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视为小车的合外力,要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 (2)为使图示中钩码的总重力大小视为细绳的拉力大小,须满足的条件是钩码的总质量________小车的总质量(填“大于”、 “小于”、“远大于”或“远小于”) (3)一组同学在做小车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钩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的总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小车的总质量M之间的关系,应作出a与_______的图象. (4)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 – F图象如图所示,说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参考答案:15. 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2.19 m/s.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3.28 m/s.参考答案:考点: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 实验题.分析: 根据电源频率求出打点周期,然后求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 解:电源频率为50Hz,打点周期为0.02s,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5=0.1s;ae段的平均速度为:=2.19m/s;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经过d点的瞬时速度为:vd=;故答案为:2.19,3.28.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应用平均速度公式、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即可正确解题,解答过程中注意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一辆质量m=2.0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R=10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重力加速度g=10m/s2.g=10 m/s2求:(1)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2)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参考答案:17. 如图所示,水平台AB距地面CD高h=0.8m。
有一小滑块从A点以6.0m/s的初速度在平台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从平台边缘的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在地面上的D点已知AB=2.20m,落地点到平台的水平距离为2.00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滑块从B点飞出的速度大小;滑块与平台的动摩擦因数;滑块从A到D所用的时间和参考答案:(1)5m/s(2)0.25(3)0.8s18. 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的粗糙倾斜轨道,通过水平轨道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整个轨道除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与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v0=4.0m/s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沿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μ = 0.50.(=10m/s2、sin37°=0.60、cos37°=0.80)Ks5u⑴求小物块到达点时速度⑵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⑶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参考答案:⑴ 小物块先做平抛运动,然后恰好沿斜面AB方向滑下,则vA = v0 / cos37° (2分)得vA= 5 m/s, (1分)⑵ 物体在斜面上到的摩擦力F f = μFN = μmgcos37° 设物块到达圆轨道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v1,轨道半径为 R0,则mg = mv12/R0 (1分)物块从抛出到圆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 lsin37° – 2R0) – μmgcos37°·l = mv12/2 – mv02/2. (2分)联立上式,解得R0 = 0.66m (1分)若物块从水平轨道 DE 滑出,圆弧轨道的半径满足 R1 ≤ 0.66m (1分)⑶ 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则物块在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须小于或等于轨道的半径,设轨道半径的最小值为R′0,则 mg(h + lsin37°) – μmgcos37°·l – mg R′0 = 0 – mv02/2 解得 R′0= 1.65m 物块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则 R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