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基础练习川教版.doc
7页《日本大化改新》基础练习1.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B. 12 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C. 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 700 年D. 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2.7 世纪中期, 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 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 A. 奴隶制民主政治 B . 种姓制度 C . 城市自治机构 D . 中央集权制度3.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A. 主公 B . 天皇 C . 将军 D . 国家4.7 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 效的是( )A. 希腊共和制度 B . 中国明清制度 C. 唐朝典章制度 D . 罗马元首制度5.(题文)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倭人”指的是( )A. 日本 B . 拜占庭 C . 阿拉伯 D . 朝鲜6.公元 7 世纪, 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 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 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 A. 法兰克王国 B . 日本 C . 罗马帝国 D . 雅典7.日本的崛起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改革 , 一次是大化改新 , 一次是明治维新改革。
其中前者改 革的领导者是 ( )A. 孝德天皇 B . 明治天皇 C . 裕仁天皇 D . 德川庆喜8.6 世纪末期,在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学习中 国封建制的改革派,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圣德太子 B . 孝德天皇 C . 苏我氏父子 D . 屋大维9.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 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战后社会改革 B . 实行幕府统治 C. 建立法西斯专政 D . 大化改新10. 12世纪晚期 ,击败平氏武士集团 , 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 )A B C D11. 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一一大和,该国基本统一日本是在( )A. 1世纪 B . 3世纪 C . 5世纪 D . 7世纪12.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 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中“汉化”是指( )A.明治维新 B .大化改新 C .大和的统一 D .种姓制度13.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 产(调)……”根据你的推断,颁发这一诏书的是( )A.孝德天皇 B .伯利克里 C .凯撒 D .屋大维14•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 《田令》中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这材料中反映了改革中哪项举措()A.实行贵族世袭制 B .颁行“班田收授法”C.田地可以自由买卖 D .受田者死后,不用归还国家15 .阅读材料:时间:7世纪中期主要内容: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1)这是哪个国家改革的内容?(2)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3)力主这次改革的重要人物是谁?4)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答案与解析】1.【答案】 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 12 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 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 本由此进入长达近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B 项错误,符合题意; C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D 项不合题意;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旁 落,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A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B2.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7 世纪中期,日本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 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大化改新开始, 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D项符合题意;奴隶制民主政治是雅典的特色, A项说法不正确;种姓制度是印度的制度,B项说法不正确;C项不是大化改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 ABC 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3.【答案】 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 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权击败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 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A4.【答案】 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 6世纪末 7 世纪初,日本国内政局动荡,中国唐朝的统一兴盛,朝 鲜半岛新罗的崛起,刺激了日本大和的统治者。
646 年孝德天皇决心参照隋朝典章制度,实行改革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因此这次改革为“大化改新” 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5.【答案】 A【解析】依据已学知识, 1 世纪前后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本州中部兴起的奴 隶制国家大和, 5 世纪统一了日本元朝末期,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称日本人为“倭人” 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A6.【答案】 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7 世纪中期, 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 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改革, 因为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 所以叫做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使日本 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选项 B符合题意;而选项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o7.【答案】 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宣 布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选项 A符合题意;而选项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 Ao 8.【答案】 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6 世纪末,摄政的圣德太子力推改革,试图按照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的势力。
645年,孝德天皇继位,继续推行圣德太子的政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选 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孝德天皇主持改革的领导人; 选项C苏我氏父子是长时期里控制了 日本的政局的人物, 选项D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所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o 9.【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公元 7 世纪的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 志故D符合题意;战后社会改革与题干的“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 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实行幕府统治出现在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故 B不符合题意;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 是 7 世纪的大化改新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10.【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2世纪晚期 ,击败平氏武士集团 ,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源赖朝,选项B是源赖朝,符合题意而选项A 是查理大帝;选项 C伯里克利;选项 D是屋大维;所以选项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答案】 C5 世纪初,在本州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 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国因此大和国基本统一日本是在 5世纪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汉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 , 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的措施,这些政 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能看到隋唐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痕迹 选项 B 符合题意; 而欧化是指向西方学习,如明治维新,选项 A不符合题意,选项 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 Bo 13.【答案】 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7世纪中期,日本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参照中国隋唐时期 的制度,实行大化改新在经济上,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根据 题干中的“效法隋唐”“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 方土产(调)”等可知,颁发这一诏书的应是孝德天皇, 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是欧洲历史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 A14.【答案】 B【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凡田, 六年一班, 神田、 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 应退田者, 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可知,它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中“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 班田收授法效法隋唐的制度, 规定土地属于国家, 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 分给农民“授田”,向他们收取赋税,死后田地由国家收归, 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错误故选 B15.【答案】( 1)日本;大化改新 2 )中臣镰足3)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解析】( 1)根据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7 世纪中期”、“天皇制封建国家”,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可知, 这次改革发生的背景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政局混乱 在七世纪中期,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 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 化改新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发生的背景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在 七世纪中期,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 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效仿中国隋 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这次改革在经济上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3)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7 世纪中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七世纪中期,改革 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 中臣镰足力主大化改新, 后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效 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4)通过大化改新,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 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 过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封建社会点睛: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知识,还应该掌握大化改新的时间、具体措施、影响等知识,从 日本的大化改新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