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互作用习题.doc
5页1.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的合力还可能等于F B.分力一定小于合力C.一个1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大小都为100N的分力 D.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分力的夹角的增大而增大2.下列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小于一个分力B.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被确定,则合力也被确定 C.5N、2N、6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一个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3.物体在四个共点力F1、F2 、F3 和F4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1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90O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它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 F1 B.2 F1 C.F1 D. F1/2 4、如图所示,拖拉机拉着耙耕地,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若将该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它的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Fsinα B.Fcosα C.Ftanα D.Fcotα5.下列几组力中,合力有可能为零的是( ) A. 5N ,10N,4N B . 10N,20N,40C. 12N,5N,17N D. 2N,6N,7N 6.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7.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只增加绳的长度 B.只减小重物的质量 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 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8.在机场和海港,常用传送带运送旅客的行李和货物,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b为倾斜传送带,当行李箱m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 B.、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C.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ABθD.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θO/FO0AB9.如图,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6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所受的合力和弹簧秤的读数为:( ) A.0N 6N B.4N 6N C.0N 16N D.4N 16N10.如图,质量分别为2m、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θ = 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的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θABOm11.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 A.Fcosθ B.Fsinθ C.Ftanθ D.Fcotθ 12.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OF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二、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横线上F1F20图514.(6分)如图,物块P与弹簧称相连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金属板上,弹簧称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水平拉力F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弹簧称的示数稳定(已把弹簧称示数放大),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若用弹簧称测得PF32N金属板物块P重14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材料动摩擦因数金属—金属0.25橡胶—金属0.30木头—金属0.20皮革—金属0.2815.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1)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器材除已有三角板和刻度尺外,还必须有 ;(2)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每次多要将橡皮条拉到 的位置(选填“相同”或“不同”); (3)在图5中已画出两个分力的图示,已知方格每边长度表示1.0N,试用作图法画出合力F的图示,并由此得出合力F的大小为 N16.(8分)一位同学做“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所测的几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做好分析弹力(F/N)0.501.001.502.00弹簧原来长度(L0/cm)15.0015.0015.0015.00弹簧后来长度(L/cm)16.0017.1017.9019.00弹簧伸长量(x/cm)⑴算出每一次弹簧的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⑵在坐标图上作出F—x图线;⑶写出图线的函数表达式(F用N作单位,x用cm作单位): ⑷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19.(8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
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5kg,它们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5,且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果作用在木块A上的推力F =6 N,木块A、B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x =5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 N/m求:⑴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⑵刚撤去F后瞬间,木块A所受摩擦20(6分)如图4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求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低压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打下B、C、D、E、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d6d5d4d3d2d1A B C D E F G对应点BCDEF速度/ms-10.1220.1640.2050.2500.289① 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vF= ;② 根据上面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时刻,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线;③由v-t图线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通榆一中高一物理阶段考试四 参考答案1.AC 2.B 3.C 4.A 5.CD 6.C 7.B D 8.C 9.A 10.D 11.B 12.A13.① (2分)②图略(2分) ③ a=0.42 (2分,0.41、0.43均给分)14.2.80(2分) 木头(2分)15.(1)弹簧秤;(2)相同;(3)图略,7.016..⑴ 弹簧伸长量(x/cm)1.00 2.10 2.9 04.00 ⑵F—x图线如图所示 (2分)⑶F=0.5x (2分)⑷弹簧的劲度系数 (2分)17.(8分)每个图2分.略18(6分)解:①作出人的受力图如右图所示2分)TTmg60°②由平衡条件可知2Tcos30°=mg (2分)T=mg/ 2cos30° (1分) =200N=346N (1分)19.(8分)解:⑴物体A所受弹簧弹力 ( 1分) 由平衡条件 (2分) 得1N (1分)(2)刚撤去力F后,物体A将向左运动 (1分) 滑动摩擦力 (2分) 方向水平向右(1分)20.(6分)解:物体B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时,所需时间t1= s=5 s,(1分)运动的位移xB== m=25 m.(2分))θAB图1N1mgN2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的位移xA=vAt1=4×5 m=20 m(1分);显然还没有追上,此后物体B静止.设追上所用时间为t,则有4t=x+25 m,(1分) 所以t=8 s.(1分)附加题答案21. (8分)对球m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2分)由正交分解法可解,x:N1sin370=N2, (1分)y:N1cos370=mg (1分)N1= mg/ cos370=(N),(1分)N2图2mgN1370(N) (1分)所以,A球对档板的压力大小为:N2/= N2=75N (1分)B球对档板的压力大小为:N1/= N1=125N (1分)也可以由矢量三角形求解N1和N2,如图2所示,2. (12分)FmgθfN图3(1) 对m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1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 (1分)(2)撤去F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分);[可能有答变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也给分]物体的摩擦力为:Fmg)θf1N1图4(3) 对m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1分) (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