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001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pptx
16页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难点助学1-04-001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战国商鞅变法目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三北宋王安石变法一、战国商鞅变法公元前770年,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诸侯纷争 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争相延揽人才,不断调整国策,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目的变法的星火,以不可遏止的燎原之势在各国蔓延开来 卜宪群等中国通史第二卷1、背景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列国变法示意图燕昭王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一、战国商鞅变法1、背景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类别措施经济政治军事农业发展国力增强政权巩固效率提高一、战国商鞅变法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国富兵强2、内容、影响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推行县制,县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军队战斗力强(约公元前395前338年)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开始在秦国变法。
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民族融合趋势加强1、背景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2、内容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由此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为了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二、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小袖,便于骑射,汉服宽而长原姓现姓拓跋元尉迟尉2、内容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影响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三、北宋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司马光与王安石因变法展开争论司马光王安石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j)敛以尽民财,如此则百姓困穷,流离为盗,岂国家之利耶?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只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不取于民,将焉取之?1、背景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三、北宋王安石变法青苗法青苗法市易法市易法保甲法保甲法2、概况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三、北宋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部分内容措施内容 作用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2、概况青黄不接时,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设立市易务,调控物价编制农民,兵农合一增收限制高利贷盘剥增收,稳定物价加强对农民控制节省募兵、养兵费用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三、北宋王安石变法 熙宁六年(1072年)散发的青苗钱回收13,965,459(贯匹石两),利息钱为2,920,000(贯匹石两)熙宁九年全国共收免役财赋10,414,553(贯匹石两)熙宁五年(1071年)军队改革,军队总数较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 裁减了八十万人,相应的,军费也节省下13,000,000贯有余以富国为目的的王安石变法为何没能使北宋强大?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政府的收入3、评价积极影响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三、北宋王安石变法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成者毁之,弃者取之。
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叶适水心别集1.强兵效果不明显,宋夏战争失败2.理财变为聚敛,便民化为扰民,加重人民负担3.朝野新旧党争,统治集团分裂 元丰四年、五年 , 宋夏之间两次大战, 宋军中义勇、保甲约占一半, 这两场战争都以宋军败北 、死伤数十万人而告结束吴巨洪浅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3、评价消极影响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小结想要变法成功,需以下几点:制定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制定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得到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得到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敢于同旧势力斗争顺应历史潮流1-04-001 中国古代变法和改革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