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城市建设.ppt
19页建筑赏析建筑赏析中国古代城市建设1 •一、城市的概念及基本要素一、城市的概念及基本要素•1.城市的概念:城市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中解释“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2.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居民区;2 •二、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四个阶段:二、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四个阶段:•1.城市初生期(夏、商、周):城市初生期(夏、商、周):•1 1)). .城市由原始氏族聚落发展而来城市由原始氏族聚落发展而来•2) .2) .城市各种要素分布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城市各种要素分布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3 •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里坊制确立期(春秋——汉)汉)•1)).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战国策战国策》》::“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2) .2) .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 把全城分割成若干封闭的把全城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里””作为居住区;作为居住区;• 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定时开闭的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定时开闭的““市市””中;中;• “ “里里””和和““市市””都环以高墙,设里们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都环以高墙,设里们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 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城市布局自由,形式多样城市布局自由,形式多样; 4 •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唐):• 城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城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成“里里”。
5 •4.开放式街市期(宋开放式街市期(宋——明清):明清):•城市布局:开放式城市布局:开放式6 •三、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三、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和运营:• •1.1.城市选址原则:城市选址原则:•1 1)). .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即择中原则;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即择中原则;•2)).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即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即‘度地卜食,体国经野度地卜食,体国经野‘的原则;的原则;•3)).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国必依山川国必依山川‘的原则;的原则;•4)).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5)).考虑水源及交通问题,往往选择水陆交通要冲考虑水源及交通问题,往往选择水陆交通要冲 7 •2.城郭之制:城郭之制:•1)). 城郭之制即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的城市建设制度•2)).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
郭);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8 •3、、 都城布局:都城布局:•1)). 方格网式规则布局方格网式规则布局•《《考工记考工记》》中所述:中所述:‘匠人营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2)).自由的不规则布局自由的不规则布局•所谓所谓‘凡立国都,因天材,穷地利凡立国都,因天材,穷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绳‘9 •4、、 道路系统道路系统10 •5、、 都城绿化:都城绿化:•都城中轴上御街的绿化布置: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注,沿沟植树都城中轴上御街的绿化布置: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注,沿沟植树11 •6.防火问题:防火问题:•1)).宋东京城市发展很快,房屋宋东京城市发展很快,房屋密集,接栋连檐,常有火烛之密集,接栋连檐,常有火烛之灾,所以设立了消防队灾,所以设立了消防队•2)).城内每隔一里许设负责夜间城内每隔一里许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巡捕,并在地势高处巡逻的军巡捕,并在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了望砖砌望火楼了望•3)).南北朝以后,都城及州县城南北朝以后,都城及州县城设鼓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
设鼓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 12 •7、、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1)).汉长安已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汉长安已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2)).唐长安则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唐长安则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3)).宋东京有四条河道穿城而过,对用水、漕运、排水都大有好处宋东京有四条河道穿城而过,对用水、漕运、排水都大有好处•4)).明时北京设有沟渠以供排泄雨水,并设有街道厅专司疏浚掏挖之明时北京设有沟渠以供排泄雨水,并设有街道厅专司疏浚掏挖之职13 •8.城市规模:城市规模: •在周代城市的大小规模及类型以被纳入在周代城市的大小规模及类型以被纳入“礼制礼制”之中之中“天子城,方九里;天子城,方九里;公爵城,方七里;侯爵与伯爵城,方五里;子爵城,方三里公爵城,方七里;侯爵与伯爵城,方五里;子爵城,方三里14 •四、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四、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实例:实例:•1.汉长安的建设汉长安的建设•1)).建设背景建设背景•2)).空间形态空间形态——”斗城斗城”•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
皆系于斗•3)).空间布局特点空间布局特点•城市布局不规则,各宫分散城市布局不规则,各宫分散•“七星抱月七星抱月”的城市群的城市群•“八街八街””九陌九陌”的道路系的道路系统统•离宫别苑的建设离宫别苑的建设15 •2.隋大兴(唐长安隋大兴(唐长安) 的建设的建设•1)).建设背景建设背景16 •2)).空间布局特点空间布局特点•——规整式棋盘布局规整式棋盘布局• “百千家似棋盘局,百千家似棋盘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十二街如种菜畦” • 白居易白居易17 •3.3.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建设•1 1)). .元大都布局特点元大都布局特点• 以宫城、皇城为中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心布置• 城市中轴线就是宫城市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城的中轴线• 《《考工记考工记》》城市布城市布局的套用,即局的套用,即““左祖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社,面朝后市””18 •2)明清北京城布局的特)明清北京城布局的特点点•凸字形的平面布局凸字形的平面布局•城市布局强调封建帝王的城市布局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