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doc
74页邻水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 5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效 5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形势 8第二章 总体要求 11第一节 指导思想 11第二节 规划原则 11第三节 发展目标 12第四节 指标体系 14第三章 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 16第一节 高标准建设文化旅游城 16第二节 高水平打造文旅发展带 16第三节 高品质创建文旅示范区 17第四章 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9第一节 构建文艺精品创作体系 19第二节 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利用 21第三节 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23第四节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4第五章 加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9第一节 加大旅游产品供给 29第二节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32第三节 培育文旅新兴业态 33第四节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35第六章 健全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 39第一节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39第二节 拓展文化和旅游发展新空间 40第三节 扩大和引导文化和旅游消费 42第七章 完善现代文化旅游市场体系 44第一节 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 44第二节 优化文旅市场发展环境 45第八章 深化宣传推广和区域合作 47第一节 强化宣传推广 47第二节 区域联动筑牢前沿阵地 48第三节 协同推进重点项目发展 49第九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52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估 52第二节 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53第十章 保障措施 56第一节 推动文旅生态绿色发展 56第二节 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能 57第三节 全面落实规划实施保障 57附表:邻水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项目表 60附图:1.文旅发展格局规划图 68 2.文旅项目分布图 69 3.主题游线图 70—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评估“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认真总结发展成就,找准发展不足与短板,准确研判“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形势,全面把握邻水文化和旅游资源情况和发展现状,邻水文化和旅游要着眼长远,抢抓机遇,把握发展大势,坚定文化自信,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效“十三五”时期,邻水文旅工作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联动,融合提升,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公共文化服务、遗产保护传承、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扶贫攻坚等文化事业发展任务基本完成,镇、村(居)等基层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2020年全县文旅企业达到300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15亿元,年均增长13.54%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相继实施五华山旅游区提档升级、让水湖旅游度假区、棕阁山生态度假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先后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2020年接待游客619.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51亿元,年均增长13.10%,推动旅游产品升级,旅游服务和消费品质提高,旅游经营治理能力增强,旅游活动成为满足群众美好向往的精神生活需求的载体,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坚持文化惠民,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三级公共文化体系成功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二级图书馆,建成全市唯一的县级博物馆,建成文化馆分馆27个、图书馆分馆26个、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4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4个。
县文化馆获得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实施惠民广电工程采取“有线+无线+直播卫星”覆盖方式,新﹙改﹚建广电网络2000公里,网络双向化改造8.2万公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打造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巩固拓展“书润邻水”“舞韵邻水”“聆听邻水”“放歌邻水”等“邻”字号文化活动品牌,实现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一月一开展创新文化艺术作品原创大型历史川剧《南海李准》荣获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广安市政府文艺奖一等奖;川剧《信仰》荣获全省十七届小品(小戏)比赛三等奖;“报春鸟”百姓宣讲队成为全市特色文化品牌,《“报春鸟宣讲队”让百姓真懂、真信、真用》入选全省文化扶贫典型案例——坚持活态传承,全面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落实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面完成邻水文化资源普查新命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王家镇地选村、观音桥镇汤巴丘古民居、城北镇金垭村被命名为全国、全省传统村落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新命名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项,成功申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项,“邻水竹琴”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开展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和“非遗”进景区活动,组织邻水手掌木偶戏等19个代表性“非遗”传承项目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文旅宣传周、“巴蜀风韵·橙意邻水”文旅宣传周上展演展示,鼎屏小学成功创建四川省川剧传承发展基地——坚持文旅融合,全面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务实开展品牌创建成功进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3个,五华山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全省十大康养旅游目的地,缪氏庄园、银鼎山公园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效完成资源普查全县共普查出文化资源1194个、旅游资源1629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273个,评定五级旅游资源11个,四级旅游资源47个)加快实施重大项目五华山旅游区、云顶文旅古镇、铜锣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重大文旅项目相继展开扎实开展宣传推介携手毗邻区县高质量举办“巴蜀风韵·橙意邻水”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川渝共唱文旅“双城记”迈出可喜步伐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多角度、集中式推介邻水文旅品牌及产品,提升了邻水旅游形象——坚持精准施策,全面打好文旅扶贫攻坚战将全域旅游与文化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相结合,集中打造了观音桥—柑子乡村旅游环线、美丽乡村产业环线。
实施文旅扶贫工程,探索建立“景区+企业+贫困户”联结模式,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1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2个表1 邻水县“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主要指标增长情况序号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增长情况备注1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亿元)4.328.15整体增长88.66%年均增速13.54%2旅游总收入(亿元)34.3263.51整体增长85.05%年均增速13.10%3旅游接待人次(万人次)——619.85————4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21新增五华山旅游区5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42新增缪氏庄园、银鼎山公园6文旅规上企业01313——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次为2019年与2020年实际值的平均值为基数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邻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省委、市委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在能源、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邻水文旅发展新格局,邻水县围绕“擦亮自然风景游、做大周末休闲游、唱响康养体验游”三大品牌,精心打造华蓥山东麓休闲度假示范带、铜锣山腹地文旅融合示范带、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城郊型”乡村游,打造川东渝北“短途游”“周末游”目的地,率先融入重庆都市圈,为邻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资源品质突出,区位优势明显,有利邻水文旅全面发展置县近1500年历史,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是川东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聚集地拥“三山两槽”独特地形地貌,有绵延激荡的山水资源、个性独特的奇峰幽谷,是山水资源富集地毗邻重庆,对外交通便捷,属“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川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重庆都市圈休康养旅游后花园邻水文旅发展面临全新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与高质量发展对文旅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区域文旅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文旅产品更新滞后于市场需求,文旅业态亟需创新——文旅融合不深入,产业转化水平不高历史文化挖掘不够,文化产品不足,旅游产品不丰富高品位资源、低层次开发的问题突出,“非遗”等宝贵的文化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产业融合发展不深——文旅产业效益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缺少核心景区引领,旅游品牌、线路、产品开发不够,旅游体验较为单一,旅游消费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突出的旅游形象,文旅发展仍缺少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吸引力——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不优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缺乏整体性,旅游智慧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景区智慧化配套设施不完善车站、重要景区、重要交通节点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导视系统不清晰,游客咨询服务不畅通。
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坚定做活文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有效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序加快现代文旅综合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助力邻水发挥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建成践行“两山论”样板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打造乡村文旅振兴示范区第二节 规划原则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促进生态文明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两化路”,保证文旅开发立足实际,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二、坚持文旅融合,多规合一原则。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突出规划落地实施三、坚持品牌引领,优质发展原则着力创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精品文旅景区,以品牌为引领,创意产品内容,优化场景设计,完善体验体系,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做实运营,追求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四、坚持科技创新,智慧发展原则发挥科技创新对文旅发展的赋能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文旅建设,提升旅游品质,推进旅游服务的智慧化升级着力发展数字科技与文旅相融合,以人为本,以科技为驱动,为游客提供深度体验式新玩法,催生更多的文旅消费场景,刺激文旅消费第三节 发展目标按照县委“1136”工作思路,立足“1234”生产力空间布局,依托邻水生态优势、人文禀赋,联动重庆毗邻地区,深入挖掘文旅资源,开展文旅品牌创建,实施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人数、A级旅游景区三个倍增计划,实现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3个“零”突破,实现文化旅游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四力”显著增强。
力争到2025年,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构建渝邻旅游共同体为抓手加快融入重庆主。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