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范文700字左右汇总.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1824****852
  • 文档编号:308353316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范文700字左右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本月,举荐自己阅读的一本书籍《中国近代史》作为最有重量的近代中国史,蒋廷黻(fu)先生以其独特的笔触,超然的视角,从鸦片斗争到太平天国,从日俄斗争、甲午海战到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呈现了近百年中国近代史的一副历史画卷读来颇为生动,仿佛每一场关键历史事务,作者都在空中凝视  一、关于作者其人  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闻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心探讨院院士;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高校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高校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高校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高校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高校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二、关于阅读本书的几点感悟  (一)思想落后比武器落后更可怕  本书从1840年鸦片斗争的起因说起,从清廷政府在剿夷与抚夷之间不断摇摆,细论了从第一次鸦片斗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尤为令人扼腕的是,已落伍于世界潮流的我们,即使经验了城下之盟的屈辱与苦痛,然后却并未触动改革,所以在道光、咸丰治下随后的20年中,我们仍旧犹如1840年以前一样,麻木不仁、夜郎自大,中华民族丢失了整整20年的珍贵光阴,摆脱落后挨打的机会窗口悄然逝去缘由是什么,作者指出,就是中国人的守旧性和以士大夫阶级为主体的旧力气缺乏独立的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和自我革命的意识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仁人志士能够看到问题的关键,如林则徐,但终究担忧清议的指摘、顾忌自己的名誉而慎言作者指出,林则徐不愿公开提倡改革,让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趋衰落而不愿牺牲名誉与时人奋斗,以自身名誉比国事还重要这个观点倒也新颖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背诵的中国近现代的第一个不同等条约),赔款、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治外法权,我们在艰难的谈判中,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事实上,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才是对中国冲击最大的、损害最大的条款而英国之后、美、法等都以英国为样本,要求同样的权利;我们竟然和善地以为给予同权给其他列强可以有效限制英国的独占性,这一方面是源于我们无知,更是源于我们的法制远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二)卖国贼李鸿章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东方俾斯麦  印象的历史课本中,李鸿章简直是丧权辱国的代名词,各种不同等条约的签订者,然而我们也都知道弱国无外交,外交事宜终究是要靠拳头和实力的,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必定得不到,尤其是近现代中国被识破色厉内荏之后,留给外交腾挪的空间实为有限。

      尽管如此,书中呈现了李鸿章纵横捭阖,腾挪跌宕,在狭窄逼仄的环境下,为中国(清政府)争取这一点点空间1860年头起,认清必需习得西方科技方能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设外文学校、设江南制造局、筹办铁甲兵船、设水师学堂、设矿务局、筑旅顺军港、建北洋海军,不遗余力地推动改革事实上,从恭亲王奕欣、文祥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晚清的五大时代领袖领导着自强运动,不断给清政府续命他们当然有其局限性,但即使放在一百五十年后的当代社会,这些历史人物的洞见与卓识也足以令我们佩服不已  (三)以变应变当是永恒的主题  西方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兴起以及大航海时代的拓展,世界格局已发生深刻改变,中西方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中国再也不能偏安于一方然而我们却浑然不知欧洲人不断蚕食、国外殖民势力的更替,康熙大帝匪夷所思地放弃了一统无外、万邦来朝,既有其自身超群的外交才智,也有列强无暇或忌惮的侥幸成分,使得列强进入推后了若干年,但仅仅是推后,该来的终究要来,英国输入鸦片导致虚弱的平衡被打破,从抚夷的无解难题到剿夷付出的代价,我们在两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无法彻底自省,假如说中英是餐前小点,那么中美、中法、中日则更为惨痛,而俄罗斯更是干脆侵吞大量国土,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断自强又不断失败,到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彻底站了起来。

        总之这部中国近代史,虽着墨不多,但字字珠玑,眼界开阔,让曾经熟记更多不同等条约、重大历史事务、人物的我们能够对那段历史理解的更加深刻、丰满并带来更多的思索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的政党制度产生于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中,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党制度就成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气,调动最广阔人民反抗外侮、争取国家独立统一和富强民主的政治机制历史起点和历史主题深刻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道路,也使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具有自身显明特色  中国政党制度是基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逻辑和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律的历史逻辑设计的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要素:民主党派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庭抗礼的反对党,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掌政权的联合执政党,而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律,从功能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设计初衷: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分权制衡关系,而是体系内的权力制约关系,其目的是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反对或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主党派存在的价值,从政治架构上看,列入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政治功能上看,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从民主价值上看,民主党派以民主为价值取向,与中国共产党有共同旨归,以参政党身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它拓展和深化了人类社会对民主及其实现方式的相识:民主的内涵是丰富的,民主的形式是多元的;谋求共识是民主的灵魂,合作与协商应成为更好的民主形式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民主党派是民族抗战的重要宣扬者、战时民主的重要追求者、民族文化的重要爱护者在当今中国,坚决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是参政党最大的政治  以学问分子为主体是民主党派的显著标记之一学问分子在中国古已有之中国的学问分子在被称为学问分子之前,叫做士以道自任,是其本质特征之一道的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由来已久,它超越现实世界,但不脱离人间士的天职和使命是守道、卫道、传道士志于道的价值追求,确立了学问分子参政的自觉性和根深蒂固的入世(仕)情结因此,中国学问分子从一起先就不仅是坐而言的志向主义者,更是起而行的行动实践者。

        充分发挥学问分子在中国政党制度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回顾百年中国历史,有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到新中国成立,我们依靠军事力气解决了挨打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依靠经济力气解决了挨饿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着挨骂问题换言之,亟须构建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亲和力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  权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包括写好中国政党制度的时代篇章为此,学问分子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民主党派当以专业素养和学以致用的实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气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斗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今,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斗争为标记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究史我们学好这段历史,必需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同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斗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战胜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斗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同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其次次鸦片斗争,清政府在反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丢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斗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斗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拒,进一步限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斗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斗争和大批的不同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困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峻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宏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斗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阔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其次次鸦片斗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斗争中,冯子才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斗争中,左珍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阔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反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斗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拒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头,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夫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夫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给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担当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快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  其次次是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冲突加剧的19世纪末,最终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力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相识到中华民族的不行政府性  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