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苦与最乐备课笔记.docx
6页最苦与最乐(梁启超)备课笔记(紫金中学语文教研室:左增福)一、作家作品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主张“变法”、 育人才”、 开学校”、 变科举”等,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 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二)、能力目标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三)、情感目标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四)、教学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五)、教学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六)、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三、 课文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段落(一)、第一部分(第 1、2 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 1)第 1 自然段:运用设问引出论点,责任未了,痛苦是无法解脱得本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 从“人生什么事最苦呢到“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运用设问引出分论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
第二层:(从“人若能知足”到“也不算什么苦”):论述人最大的痛苦不是贫困老死的理由第三层:(从“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 到“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责任的理由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正面: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面: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以上正反两方面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第 2 自然段:具体地说明责任未了痛苦是无法解脱的本段指出人生在世,无论对朋友、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本段也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次层照应第一段“受良心责备而又无法逃躲”第二层(从“为什么呢”到“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第三层(从“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到本段结束):照应第一自然段: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而负责任才是最大的痛苦承诺未办; 欠钱未还; 恩惠未报答; 得罪人未赔礼对人; 对事; 对自己二)、第二部分(第 3 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 2)讨论第 3 自然段1、什么事最快乐呢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3、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三)、第三部分(第 4、第 5 自然段):人生当勇于负责任,不能逃避责任第 4 自然段:深入论证苦与乐的关系讨论第 4、5 自然段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 论据: 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明确:论述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论据:“责任是逃避不了的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4、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 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五)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合作探究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 概括了所有的责任)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
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