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模板质量缺陷和防治措施.docx
8页铝模板质量缺陷和防治措施轴线位移(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2)原因分析1)放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3)防治措施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标高偏差(1)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2)原因分析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3)防治措施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模板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结构变形(1)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2)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4)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5)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达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6)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3)防治措施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3)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4)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不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接缝不严(1)现象: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2)原因分析:1)放样不认真或失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2)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边角变形未及时修整造成裂缝。
3)模板接缝措施不当4)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3)防治措施1)放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放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2)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3)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脱模剂使用不当(1)现象:模板表面用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2)原因分析: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3)防治措施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模板支撑选配不当(1)现象:由于模板支撑体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2)原因分析1)支撑选配马虎,未经过安全验算,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
2)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3)防治措施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2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