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错台.pdf
3页水利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错台 4.1 表现形式 混凝土墩墙分层浇筑处上下层在垂直面上错开一定的位置,形成台阶;或者不同分块的墩墙垂直分缝处明显不在同一平面,形成相邻面错开 4.2 产生原因 (1)后浇筑结构模板与先浇筑结构已拆模的混凝土接触不严密,支撑、固定不牢靠 (2)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企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不好,相邻两块模板错缝 (3)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受振后胀开程度不一 (4)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振捣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5)上下层模板结合不紧密, 有较大间隙;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跑模现象 4.3 防治措施 (1)定期修整模板,确保模板底边和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2)立上层(或相邻块)模板前,检查已浇筑块与待浇筑块接触面处的混凝土平整度,如有偏差应作修正处理 (3)立上层(或相邻块)模板时,利用下层(或相邻块)混凝土浇筑时预留的对拉螺丝将模板紧贴已浇筑块固定牢固,并在上下层混凝土接头的部位增加钢管支撑,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跑模 (4)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一致保持对拉螺杆松紧一致;装模时要求操作工人检查拉杆的工作情况,杜绝使用坏丝的拉杆螺母和已变形拉杆;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时,拉杆上双螺母。
(5)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上升速度, 防止拉杆伸长、 崩丝,出现局部胀模 (6)如发生错台,可区别以下方法处理: ①错台高度小于 1cm 的用磨岩机磨平或者用砂轮磨平即可 ②错台高度大于 1cm 的处理方法一:将错台一侧,顺水流方向按 1∶10 坡度磨成斜面,垂直水流方向按 1∶30 坡度凿成斜面,边缘凿除深度均应不小于 1cm;然后清洗干净,表面用 1:2 砂浆进行修补至平整 ③错台高度大于 1cm 的处理方法二:根据平整度控制标准,对错台高度超过标准要求的,先细心修凿,预留 0.5~1.0cm 厚度用手持电动砂轮打磨平整,保护层偏小时,可在表面涂刷环氧防护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