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业水平考试课内文言文复习-必修五.doc
4页归去来兮辞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2.选出对名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译:家里的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B.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译:既顺着幽深曲折的溪流寻山谷,又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穿过山丘 C.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译:富贵本非我愿,神仙居住的地方没法到 D.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暂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再也不要怀疑什么了3.对文意概括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B.第二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C.第三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促使诗人欢欣鼓舞,诗性大发D.第四段抒发了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朴归真,但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中却隐含着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③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滕王阁序(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接孟氏之芳邻 接:接待B.一言均赋 一言:一句话C.恭疏短引 引:序D.抚凌云而自惜 凌云:天空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梓泽丘墟 B.窜梁鸿于海曲C.腾蛟起凤 D.屈贾谊于长沙7.下列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B.奉晨昏于万里C.都督阎公之雅望D.童子何知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2)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逍遥游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10.下列不翻译恰当的一句是(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在世间的他,没有拼命追求什么B.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这样,(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闻名D.去以六月息者也——(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11.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12.翻译下列句子1)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陈情表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不幸的事) 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沐浴清化(蒙受)B.除臣洗马(解除) 臣具以表闻(听到) 晚有儿息(儿子)C.犹蒙矜育(养育) 伏惟圣朝(俯伏思量) 岂敢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D.有所希翼(非分的愿望) 夙婴疾病(缠绕)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不能忍受)14.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慰问。
B.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临近死亡C.急于星火:比燎原的星星之火还要急切D.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生命垂危,随时都可能死去1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16.翻译句子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归去来兮辞1.B(用棹划船)2.D(……还犹豫什么呢)3.C(看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诗性大发,而是悲愁叹老,自伤自悼,这种敏感与哀伤是诗人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的自然流露4.① (我已经)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了),可恨(这)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以前路”是后置了的介宾短语作的状语之”实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②园子(由于)每天涉足已经成了有趣的园子,大门虽然安设了却常常闭关。
日”为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③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滕王阁序(二)5.C 解析:A项“接”应为“结交”;B项“一言”应为“一首诗”;D项“凌云”这里指司马相如的赋6.A 解析:名词活用作动词,成为丘墟B、C、D三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7.C 解析:A项是判断句,B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8.(1)我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2)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好作品逍遥游9.C绝:直上穿过10.D点拨: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11.D点拨:“《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说法不准确12.略陈情表13.B(除:授予官职 闻:呈报)14.C(急于星火: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迫15.A(不是代替祖母抚养孩子, “婴”解释成缠绕,疾病缠身)16.(1)出生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