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探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6343306
  • 上传时间:2021-09-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8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材中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操作性和扩展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概念是通过对表征的感知形成的,新知识是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获得的,有效的操作活动是通过进行图形的特征识别来实现的,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思维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趣味性教学;策略“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四大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对图形的理解、测量、定位及其变换、图形知识,以培养学生直观的几何、空间概念、推理、应用意识等为核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也会对图形和几何的学习感到厌倦,对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运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趣味化教学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趣味性的情境创设策略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简化高级知识,实现兴趣与知识的统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愿景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听故事、猜灯谜、魔术、唱儿歌等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图形和几何知识的兴趣,引起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策略《新标准》规定,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机会,以便交流与合作,可以设置“看、思、讨”等活动,注重学生的矛盾性,观察、验证,操作经验积累等多种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与推理、应用创新、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几何素养三、趣味性的几何史料整合策略在新的标准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几何教学中的知识,以平面具体的形式介绍了相关的数学史,如对简单形状和图案的原始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对各种简单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研究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几何和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理解,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笔者首先在新课引入环节介绍了画圆的工具,圆规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夏朝,甲骨文“规矩”中的“规”即为圆规;其次,在探索新知环节引导学生掌握了圆的三要素,即圆心、半径和直径,再适时引入2000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在《墨经》中对圆的描述和定义,并用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圆,一中同长也”;再次,在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探索不用圆规画图,在学生找出多种画图方法后,展示《史记》中大禹治水时“左凖绳,右规矩”的画圆法,以及数学家提出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思想;最后,视频用于播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圈,让学生们可以欣赏圆圈的美,感受到圆圈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浓厚的数学文化氛围,体会到几何知识的神奇与魅力四、趣味性的信息技术运用策略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及其在动态测量、轨迹跟踪、智能绘图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使抽象的几何知识直观化,使数学简单化,但不会削弱数学思维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动态演示“点入直线、线入平面、平面入体”的几何生成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把圆的平均过程想象成几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想象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并演示圆的常数平均动态过程,然后再分裂,让学生直接看到越多的副本将圆点,图形越接近矩形,并推导出一个圆的面积的矩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推导过程不仅渗透了数学的极限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感受和理解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了解图形本身的特点和图形之间的本质关系五、趣味性的和谐氛围营造策略创造趣味性的课堂气氛是促进数学学习的法宝根据“图形与几何”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运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首先,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对所有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第二,教师运用幽默、准确、恰当、宽容和鼓励的语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有竞争力的学习平台,通过多样化的评价目标和方法,有效地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六、趣味性的探究策略趣味性探究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初步学习,他们的思维是情与行的结合,思与行的结合,主要是通过直接行动,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通过几何、直觉模型等直观图形的载体来探究问题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动作的直觉思维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抽取,而且图形表示有利于学生,图形知识体系的概念和性质,是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的基础,也是学习基本几何知识的保证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种趣味性教学策略,如创设多种情境,注重积累经验,配合活动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和生活观念,加强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动作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枯燥、困难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1. 杨小秋. 小学数学高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J]. 数学大世界, 2020, 000(001):P.54-55.2. 陈友廷. 小学数学高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4):P.124-125.3. 李巍巍.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趣味性教学策略[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 000(001):P.60-60.4. 卢夙.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分析[J]. 天津教育, 2019, 000(012):76-77.5. 邓显康. 小学数学高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9):1-2.-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