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恶性脑胶质瘤局部治疗新技术及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638363
  • 上传时间:2017-09-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临床医学论文-恶性脑胶质瘤局部治疗新技术及疗效观察作者:易林华,李安民,傅相平,闫润民,查韦光【摘要】 目的 总结和分析恶性脑胶质细胞瘤局部治疗新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 379 例恶性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及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诊及随访结果 随访时间 6~84 个月6 个月之内有效率达 88.9%6 个月以上,临床治愈 39 例,影像学治愈 24 例,治愈率达16.6%1 年生存期 66.8%,3 年生存期 43.2%,5 年生存期 30.1%,7 年生存期23%与传统治疗相比有显着差别结论 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高,传统治疗效果差,不同部位采用相应联合新技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延长其生命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新技术; 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a new treatment technic of malignant encephalic glioma and its clinic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379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differ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tumor’s position and quality, and reexamine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Followup of the patients from 6 to 84 months is showed as follow: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8.9% within 6 months. After 6 monthes, there is 39 cases of clinical cure,24 cases of mageology cure,total cure rate was 16.6%. A survival rate of 1 year reached 66.8%, 3 years reached 43.2%,and 5 years reached 30.1%, 7 years reached 23%.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malignancy grade of encephalic glioma is very high, and traditional treatment have unsatisfied e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reatment technic on gliomas ma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 their life span.Key words: malignant encephalic glioma;new treatment technic;curative effect  脑胶质瘤是目前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 40%~50%,由于肿瘤生长呈浸润性,传统的治疗难以切除,容易复发。

      我科从 2000 年 6 月—2006 年 6 月共收治 379 例,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除采用传统治疗外,结合化疗、放疗等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率,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9 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性 238 例,女性141 例,男:女=1.69:1,年龄 6~77 岁,平均(43.1±16.3)岁颞叶 101例(26.6%),额叶 100 例(26.4%),枕叶 40 例(10.6%),顶叶 48 例(12.7%),多脑叶(两个脑叶以上)17 例(4.5%),丘脑 34 例(9.1%);脑干 17 例(4.5%),小脑 7 例(1.8%),脑室内 15 例(3.9%)1.2 治疗方法1.2.1 幕上非重要功能区恶性胶质瘤 一般采取肿瘤大部切除,术中在残瘤腔内置入自行研制的放疗囊和化疗囊,术后进行抗核型单抗标载的131I 免疫导向放疗、瘤内间质化疗、瘤腔内 131I 或 125I 近距离放疗另外,根据肿瘤病理免疫组化提示的药敏标记物,采用经颈总动脉、经股动脉-颈内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介入化疗1.2.2 囊性胶质瘤 采用立体定向或徒手定向技术置入化疗囊,术后进行抗核型单抗标载的 131I 免疫导向放疗。

      同时根据肿瘤活检的免疫组化提示的药敏标记物,采用经颈总动脉、经股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的选择性/超选择介入化疗1.2.3 小脑恶性胶质瘤 采用手术切除后,在肿瘤残腔内置入自行研制的化疗囊,术后进行免疫导向放疗同时,选择对脑后循环刺激轻微的化疗药(如仍沿用),进行经股动脉-椎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介入化疗1.2.4 脑干胶质瘤 于肿瘤旁置入放疗囊,术后行肿瘤的近距离放疗,同样也选择对脑后循环刺激轻微的化疗药,进行经股动脉-椎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介入化疗  1.2.5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 此方法针对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者在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耐药标记物提示下,患者选择有针对性的高药敏化疗药物,开展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同时采用集落刺激因子后分离患者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化疗 3 d 后回输,以缓解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严重抑制1.2.6 重要功能区恶性胶质瘤的瘤组织间液放疗 患者瘤体分别位于丘脑、侧裂区、语言区、运动区此组患者采用瘤组织间液放疗,选择的液态核素为碘 131I 化钠注射液,微量恒速(0.25 ml/h)注入瘤内的剂量为 30 mCi(1 Ci=3.7×1010Bq),每 2 周 1 次。

      注入前和注入后 3、7 d 和 15 d 时分别以 ECT 测定 131I 显影情况并以数字图像记录2 结果本组病例经门诊复诊或信件随访,随访时间为 6~84 个月病理结果:胶质母细胞瘤 245 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101 例评判标准:显效(病灶消失),有效(病灶缩小 50%以上),微效(病灶缩小 25%~50%),无变化(病灶缩小或增大 25%以内),恶化(病灶增大超过 25%)近期疗效(6 个月之内):显效 177 例(46.7%),有效 160 例(42.2%),微效 23 例(6.1%),无效 19 例(5.0%)远期疗效:除 27 人失访外,至 2007 年 6 月止,所有随访 352 例患者中临床治愈 39 例,影像学治愈 24 例,治愈率达 16.6%3 讨论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高峰在 30~40 岁,或 10~20 岁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改变等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其恶性增殖快,易复发,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水肿手术治疗加辅助放疗、化疗的方法。

      手术方法虽有改进,提高全切率,但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而非重要区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传统的经静脉给药化疗因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分流到瘤区的药物浓度很低,疗效甚微,但造成的全身性毒副作用很大;目前通行的术后放射治疗,是将总的剂量控制在正常脑组织所能耐受的 60 Gy 以下,这一剂量对增殖活跃的胶质瘤瘤细胞形不成有效杀伤而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X 刀、γ 刀因肿瘤的部位、瘤体大小(一般限于 3 cm 以下)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治疗范畴局限,目前认为胶质瘤,特别是性质恶性的星形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 γ 刀治疗为此我科近年来,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性质的不同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除手术治疗外,自制化疗及放疗囊,并将其置入脑肿瘤的实质或囊腔内,行近距离化疗及放射治疗,同时辅以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内化疗结果显示:除 27 例失访外,至 2007 年 6 月止,所有随访 352 例患者中临床治愈 39 例,影像学治愈 24 例,治愈率达 16.6%而 1995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按传统治疗 80 例患者,3 年生存率为 11%[1],1999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神经外科 Davis 教授采用传统综合治疗的一组 146 例患者,1 年生存期为 46%,2 年生存期为 9%,3 年生存期为 3%[2]。

      2004 年美国的前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 Laws 教授牵头的以传统综合治疗为主的一组 565 例患者的 2 年生存期为 34.7%,没有 3 年生存率的报道[3]国内外所报道的脑胶质瘤临床疗效的比较,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生存率明显提高除手术治疗外,与传统治疗相比:(1)减少化疗药物副作用,同时提高了化疗精确度和强度因为化疗囊放置于肿瘤残腔内,化疗药物可直接近距离杀伤残留的肿瘤细胞,因此药物剂量较全身化疗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带来的全身副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4]2)提高了放疗的敏感性及精确度[5]传统的放射性治疗,照射面积大,照射剂量大,对正常脑细胞伤害大,放射性脑病发生率高我科采用的抗核型单抗标载的 131I 免疫导向放疗、瘤内间质化疗、瘤腔内 131I 或 125I 近距离放疗法,由于其为低剂量持续放疗,可提高乏氧肿瘤细胞的敏感性肿瘤中的乏氧细胞可以再氧合而增高对放疗的敏感性,克服了部分癌细胞在外放射治疗时可能避开放射线杀伤的缺陷[6]另外,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利于正常神经组织的修复,可有效防止亚急性脑组织坏死3)因辅以外周血高选择性或超高选择性化疗,及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既可最大限度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复发,又可以缓解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严重抑制。

      4)我科采用的立体定向瘤组织间液近距离放疗法,首次为深部及重要功能区不能手术者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且神经功能损害小[7]总之,我科采用的新的胶质瘤局部治疗技术,针对性强,操作简便,重复给药方便,生物兼容性好,全身毒副作用轻微,临床疗效好,大大减轻了脑胶质瘤传统治疗的弊端与外科手术配合治疗,可有效杀灭瘤腔残余肿瘤,神经功能损害少,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参考文献】[1] 石祥恩,王忠诚,张俊庭,等. 三年以上生存期的胶质母细胞瘤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5,17:212-214.[2] Davis FG, Freels S, Grutsch J, et al.Survival rate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brain tumors stratified by patient age and tumor histological type: an analysis based on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data, 1973-1991[J].J Neurosurg,1998,88(1):1-10.[3] Laws ER, Parney IF, Huang W, et al.Survival following surgery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recently diagnosed malignant glioma: data from the Glioma Outcomes Project[J].J Neurosur。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