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汉语听力试卷分析.docx
8页中级汉语听力试卷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030)[摘 要] 本文分析了某高校国际教育学院中级水平留学生的一套期末听力考试试卷,主要对该试卷的信度和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试卷信度较高,难度适中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要求,该试卷全面覆盖了需要学生掌握的各种听力能力[Keys] 中级;听力;信度;测试能力;难度一、测试概况1、测试对象本套试卷的被试均是上海某高校国际教育学院中级班的留学生,共79名该年级学生于2012年6月,即本科二年级下学期期末参加了本次测试在79名被试中,及格率为55.69%,在各分数段中,分数段70—80占人数百分比最多,为20.25%2、试卷构成及评分本套试卷由50道单项选择题构成,考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试题是一个人说一句话,第二个人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第二部分试题是两个人的简短对话,第三个人根据对话提出问题第三部分试题是几段简短的对话或讲话,每段话后,被试者将听到若干个问题该测试要求被试将答案选项涂在答题卡上,由机器统一阅卷,每答对一题得2分,共100分3、试卷信度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的程度信度是反映测试是否受到非测试因素的影响,反映测试客观性和可靠性的指标。
影响测试信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到试题和评分两个方面就试题本身而言,其信度主要取决于测试范围与题量;而评分的信度则取决于评分标准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本考卷的覆盖面较广,对学生听力技能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进行了考核;从题量来看,这次的考试试卷共有50个题,考试时间定为90分钟相对于中级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来说,这次考试的题量与时间安排是比较合理的从评分标准来看,本试卷试题均为客观题,因此评分具备客观性与准确性本套试卷我们采用了试题分半法(split-half method)来进行信度检验,把整个试卷的50道题分为奇数题和偶数题,然后根据SPSS软件计算出奇数题与偶数题的测试相关性,输出结果为:0.808,这表明本试卷的对半信度在0.01显著水平之下,即奇数题和偶数题的测试结果显著相关,根据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公式校正,得到整个测试的信度系数为0.894,由此可见,此次测试的信度较高,测试分数的稳定和一致性程度符合成绩测试的要求二、测试能力考察及题目分析1、测试能力考察由于本试卷的被试均为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我们参考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判定中级学生对应为大纲中的四级标准,大纲中四级标准对语言技能中单项技能“听”的技能的要求为:能听懂工作场合及社交场合中的谈话或发言,理解陈述性或论述性表达的大意,抓住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其中包括:1.能抓住工作场合中话题熟悉的谈话或发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能抓住社交场合中对话或交谈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领悟说话人的真实意图;3.能大致听懂与个人或工作相关的一些议论;4.能理解陈述性或论述性话语的大意;5.能听懂与常见话题相关的一系列指示或要求;6.能听懂稍长的叙述性故事根据该大纲的要求,我们看出要考察的主要能力有:1、听辨音能力;2、对字词意义的理解能力;3、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4、对细节的把握能力;5、根据语篇推断的能力;6、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其中包括成语、俗语和惯用语以及文化常识其中听辨音能力为听力理解中最基础的能力,每一道题目都考察这一能力,因此我们在下表中不单独列出此能力对应试题,这样我们把除听辨音能力之外的所有能力,对应本试卷的试题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我们发现,本试卷对大纲中要求的六种能力均有涉及,其中有的题目不只考察了一种能力,总体看来,本试卷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和根据语篇推断的能力考点设置较多,而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包括成语、俗语、惯用语)考点设置较少,这也可以在以后的考试中增加此类考点根据学生答对率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每种能力的题目答对率水平相当,说明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均衡。
2、测试能力例题解析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要求,我们可以发现此试卷符合大纲要求,考点设置全面覆盖下面我们就各考察能力进行具体分析:1.对字词意义的理解能力例:我花了很长时间准备HSK 考试,可昨天一考,我觉得还是够呛问:说话人HSK考得怎么样?A.很好B.比较好C.还可以D.不好本题我们首先要听出这句话的意思,才可以根据句子内容理解题意,选出答案本题中的Keys为“够呛”,“够呛”是一个具有口[来自wwW.lw5U.coM]语色彩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要求因此答案为D,我们只有知道“够呛”的意思,才能做出本题2.对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例: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学习,他的汉语水平明显提高了问:他现在的汉语水平怎么样?A.好多了B.比以前好一点C.退步了D.跟原来一样本题提问形式为“......怎么样?”这种提问方式往往考察的是对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本题中说得是“他”的汉语水平问题,其中有“明显提高”Keys,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句话的意思,知道答案是A3.对细节的把握能力例:男:小金,你不是买新车了吗?怎么今天没开?女:唉,别提了,每天上下班路都特别堵今天的会议特别重要,我怕开会迟到,所以就坐地[来自Www.lW]铁来了。
问:女的为什么没有开车来?A.汽车坏了B.担心堵车C.担心出事故D.车被借走了本题中有一个细节需要听清楚正确理解,即:每天上下班路都特别堵这句话是本题的关键信息,听清楚并理解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因此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4.根据语篇推断的能力例:女:这件毛衣洗了两遍也没洗干净,看来今天我还得再洗一遍男:别洗了,干脆扔了吧问:男的是什么意思?A.应该洗三遍B.洗一遍就够了C.不要这件毛衣了D.再买一件新毛衣本题听后,应该对男的的言外之意有所体会,女的说要再洗一遍,男的说:“别洗了,干脆扔了吧”这里我们应该知道男的的言外之意是不要这件衣服了,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题答案为C,因此本题主要考察的根据语篇推断的能力5.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包括成语、俗语、惯用语)例:男:如果解决不了人们的饮食问题,就会有很大麻烦女:那还用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问:他们正在谈论什么?A.怎么解决“吃”的问题B.“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C.吃什么对身体好D.关于“吃”的一些俗话本题我们知道男的在说饮食问题,我们知道饮食问题即“吃饭”问题,然后女的用了一句惯用语和一句俗语,分别是“那还用说”,意思是“不用说,显而易见”,俗语是“民以食为天”,意思是“吃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被试不懂这些惯用语和俗语的意思,就很难选出正确答案B,因此此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三、难度分析难度分析是试卷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题目难度是由答对的比例所决定的难度公式是:P=∑Cr-N,P是难度,即答对的比例,∑Cr是答对的总数,N是受试者人数难度越高,答对的比例就越少,答错的比例就越高因此,难易度与题目的实际难度成反比也就是说,数值越小,难度越大研究证明:难度范围靠近0.5是最恰当的研究证实,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把题目的难易度控制在0.3-0.7之间,根据统计,本套试卷总难度为0.62,在理想范围之内总体来说,本套试卷难度适中和偏易题占了绝大多数,由于本套试卷是针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成绩测试,并不是水平测试,因此此种难度较为合适Reference:[1]刘润清,韩宝成.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余冬梅. 一份英语词汇试卷的效度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3]林筠. 对外汉语中级听力测试难度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4]袁家麟. 语言测试效度研究[J].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3,(12). [5]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 北京:五洲汉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简介:周慧敏,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